保叔塔
咸平曾有募緣僧,遍走街坊負叔稱。
定力一堅無外想,窣波七級可中興。
愚夫春日燒冥??,道者昏時炙梵燈。
祗怪青龍行雨過,煙云遍護最髙層。
咸平曾有募緣僧,遍走街坊負叔稱。
定力一堅無外想,窣波七級可中興。
愚夫春日燒冥??,道者昏時炙梵燈。
祗怪青龍行雨過,煙云遍護最髙層。
咸平年間曾有化緣的僧人,走遍街坊打著保叔的名號。他定力堅定沒有雜念,于是建起七級佛塔讓佛教中興。愚笨的人在春日焚燒冥紙,有道之人在黃昏時點起梵燈。只奇怪青龍行雨過后,煙云都環繞守護著最高層。
咸平:宋真宗趙恒的年號。
募緣僧:化緣的僧人。
負叔稱:打著保叔的名號。
窣波:即佛塔。
冥??:冥紙,給死人燒的紙。
道者:有道之人。
炙梵燈:點起梵燈。
青龍:傳說中司雨的神。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游覽保叔塔之時。保叔塔始建于北宋咸平年間,在當時佛教發展有一定背景。詩人可能被塔的歷史和周圍景象所觸動,從而寫下此詩,表達對塔的歷史文化及宗教氛圍的感受。
這首詩以保叔塔為主題,描述了塔的建造起源及周圍人們的活動和景象。主旨在于展現保叔塔的歷史與宗教特色。其特點是將歷史、人物、自然景象結合,有一定文化內涵,在展現地方宗教建筑文化方面有一定價值。
休問廢興問廉恥,
可憐諸將盡蟲沙。
至今誰食中原粟,
不是呼蘭芍藥芽。
西風蕭索雨聲愁,
長夜漫漫人倚樓。
莫上竹簾空悵望,
綠楊煙暝水中流。
桂魄初生秋露微,
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歸。
萬壑千巖要盡窮,漫將筋力試衰翁。請君速辦尋山屐,同上南高第一峰。
三年身在翠鬟堆,慣見湖山眼厭開。要上云峰最高處,試看潮過海門來。
西丘日落坐氤氳,吳越山川掌上分。
霸氣已荒金虎跡,江濤猶壯水犀軍。
離宮雨歇馀芳草,別墅春殘起暮云。
獨有生公臺畔石,吳儂長日醉醺醺。
北山松粉落輕黃,
濯雨蝦須麥吐芒。
槐火石泉寒食后,
十分春事屬農桑。
無諸城已銷烽,鷓鴣雙引熊幡舞。鮫宮浪偃,鯉湖波靜,歡騰榕浦。荔子搖丹,石華漲綠,海云佳處。仗九龍仙令,二泉茂宰,洗兵馬,為霖雨。
只我離情萬縷。逐盈城、攀轅士女。摩空瘦鶻,倚墻病驥,飄零誰訴。落落禰衡,茫茫劉表,此身無主。送千秋鮑叔,紅旗掣電,向閩天去。
化嶺連西極,香山翊上京。三關增險阨,九塞倚崢嶸。
脈度昆崙邇,襟開遼海橫。飛神先鳥去,挈侶溯泉行。
花密紅中騎,蘿深綠外軿。妙高凌帝釋,巨麗眇仙瀛。
八水開功德,三車邁路程。龍宮日月迥,鷲苑殿堂閎。
亭俯多羅樹,垣圍善見城。硨磲分陛級,瓔珞掛檐楹。
睥睨黃金屑,罘罳赤玉瑛。法輪回象寶,梵鐸震鯨聲。
鹿子游相亞,獅王吼欲轟。谷虛松韻遠,園敞竹林瑩。
先帝留黃幄,今皇駐綵旌。龍神爭護蹕,天女下彈箏。
蓄德兼三昩,觀風覽八纮。詎異游姑射,應同問廣成。
慈云浮濊潤,慧日鎮常明。自匪天游豫,那覘世太平。
賡歌前達跡,清賞此時情。均有林中好,曾無身外攖。
覺花悅凈性,忍草愜幽貞。古剎登雞足,高僧得馬鳴。
勝招青雀鳥,法度白猿精。盛夏炎無暑,中霄月正晴。
漱流不記處,選洞更忘名。靜窟同忉利,寒崖過國清。
眼空南膳部,身倚西長庚。吾道原無外,空門藉有醒。
天機自喪我,真寂本無生。回首塵寰客,何心火宅爭。
相攜歸省闥,還為語朝英。
日親黃卷坐忘疲,
夜撥寒爐臥更遲。
淡淡生涯隨分足,
諸孫同唱老夫詩。
伏虎昔年寺,塔留雷半焚。
我來白日靜,鐘落青山聞。
亂石開云氣,晴池散鳥群。
遲回興不盡,林葉落紛紛。
春晚羅衫適體輕,
買舟廿日渡安平。
旌旗簇擁天妃過,
茶果香花夾道迎。
游目久躊躇,古意生臨眺。
夜樹帶馀清,高闕聳雙峭。
淺水魚吻足,華燈月分曜。
千載此祈褫,神風助舒嘯。
雖乏上皇心,終會靈臺妙。
慚為掣鯨手,屢倚天涯釣。
息意休辨宗,厝辭增物誚。
謳歌歸去來,欲譜穿云調。
北樹朱華日麗,生階翠葉風長。
纖蕤膩蔿舒芳艷,絕似杜蘭香。
仙骨瘦知髓綠,道家雅愛衣黃。
何因花事關心事,相對隱憂忘。
北登玄真闕,攜手結高羅。
香煙散八景,玄風鼓絳波。
仰超瑯園津,俯眄霄陵阿。
玉簫云上唱,鳳鳴動九遐。
乘氣浮太空,曷為躡山河。
金節命羽靈,徵兵折萬魔。
齊挹二晨暉,千春方嬰牙。
喪真投競室,不解可奈何。
十月秋陰不出行,海天遙寄斷鴻聲。
幾時舊國歸吾土,無地新亭哭老傖。
捫首莫談天下事,喪心寧愛草間名。
北風瑟瑟黃花晚,尚有枝頭未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