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蕉花
鵝項窰壺插翠干,就中瓊卉裊清寒。
暑天流影澄方沼,塵眼迷叢倚曲欄。
幾葉但知靜尾掉,數蕤易覺粉香殘。
西風枝上無多雨,留傍花臺當畫看。
鵝項窰壺插翠干,就中瓊卉裊清寒。
暑天流影澄方沼,塵眼迷叢倚曲欄。
幾葉但知靜尾掉,數蕤易覺粉香殘。
西風枝上無多雨,留傍花臺當畫看。
用鵝項形狀的窯壺插上翠綠的蕉干,其中的鮮花裊裊帶著清寒之意。暑天它的影子映在方形的池塘中顯得澄澈,蒙塵的眼睛看著花叢倚靠在曲折的欄桿上。幾片葉子只知道靜靜擺動,幾朵花很容易讓人感覺粉香已殘。西風中枝頭沒有多少雨了,把它留在花臺邊當作畫來欣賞。
鵝項窰壺:形狀像鵝頸的窯制壺。
瓊卉:美麗的花卉,這里指蕉花。
蕤: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暑天看到瓶中蕉花,被其姿態和韻味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相對閑適的生活狀態,有心情欣賞自然之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瓶中蕉花之美。特點是描寫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細微之美的捕捉和表達。
爛漫芙蓉色,居然似六郎。朝云團翠蓋,夜月舞紅裳。景奪前溪麗,香飛太液長。空令李供奉,極目紫騮傍。
人隨雁雁俱南去。雁應先到憑傳語。若問錦書無。人歸不得書。歸期還信否。準在梅花后。煙樹短長亭。只爭三四程。
太清不著微云,冰雪精神占春。詩老自知風格,淺紅未可驕人。
墨沼移春春不知,卻將玄色換仙姿。小橋流水孤山路,呼鶴歸來月上遲。
黃鵠兮黃鵠,鶱翮兮扶搖。一飛兮絕泰華,再飛兮沖層霄。鵠兮無弟與兄,若將求其曹。于呼鵠兮心悁勞,燕雀在樊兮食且飽。樂且不憂,中林有木兮木有巢,鵠乎歸乎無遠遨。
有懷長不釋,一語一酸辛。此地暫胡馬,終身只宋民。讀書成底事,報國是何人。恥見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不到南徐三十春,好將夢寐吊遺民。也知往事如流水,祇想重來是后身。棹響官河風色暮,云離野服鬢毛新。舊游偶失扶桑路,煩向滄江一問津。
好片歡場容易變。渾不似、落花芳甸。幾番風雨幾番霜,枉省識、春人面。微生甘被牛羊健。驚到處、碧燐紅燹。盡他風雨盡他霜,尚入夢、春暉戀。
學士園林人不到,傳聲欲問江梅。曲闌清淺小池臺。已知春意近,為我著詩催。急管行觴圍舞袖,故人坐上三臺。此歡此宴固難陪。不辭同二老,倒載習池回。
別得東皇造化恩。黛消鉛褪自天真。恥隨庾嶺花爭白,疑是東籬菊返魂。風淡淡,月盈盈。麝煤沈馥動孤根。寒蟬冷蝶知何處,惟有蜂房不待春。
凜然清臞,落其驕榮。饋奠化之,廓兮忘情。萬里遲子,晨興宵征。遠虎在側,以寧先生。
日日春山不厭尋,野情原自懶朝簪。幾家茅屋山村靜,夾岸桃花溪水深。石路草香隨鹿去,洞門蘿月聽猿吟。禪堂坐久發清磬,卻笑山僧亦有心。
有美青云客,才華蔚鄧林。中原馳捷足,上國締同心。磊落千言賦,飛揚七步吟。寥寥燕市筑,一擊為知音。
山人坐。把酒歌呼相和。起舞盡教烏帽墮。歸來頭不裹。浮世人情歷過。身外虛名參破。除卻醉鄉無別個。神仙天地我。
平生始識真梅,不數朱唇皓齒。小立寒梢注目,幽香已著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