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賢祠
東坡政績踵香山,梅下韜光獨養閑。
一様清風無異代,三公遺像有生顏。
竹亭畫鶴銜芝老,石鼎蟠蛛炷柏慳。
摘取吟聨分扁隸,英游時駕碧云還。
東坡政績踵香山,梅下韜光獨養閑。
一様清風無異代,三公遺像有生顏。
竹亭畫鶴銜芝老,石鼎蟠蛛炷柏慳。
摘取吟聨分扁隸,英游時駕碧云還。
蘇東坡的政績緊隨著白居易,在梅花下韜光養晦獨自安閑度日。一樣的清風跨越不同時代,三位賢人的遺像栩栩如生。竹亭里畫中的仙鶴銜著靈芝顯得古老,石鼎上盤踞著蜘蛛,燒柏香也很稀少。摘取詩句寫成扁隸,賢士游覽時駕著碧云歸來。
踵:跟隨。香山:指白居易,他號香山居士。
韜光:隱藏光芒,指隱居。
一様:即一樣。
生顏:生動的容顏,指遺像栩栩如生。
銜芝:口中銜著靈芝。
炷柏:燒柏香。慳:稀少。
吟聨:即吟聯,指詩句。扁隸:扁體隸書。
英游:賢士的游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作者在參觀三賢祠時,看到三位賢人的遺像,有感于他們的政績和品格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對賢才有著一定的推崇,作者借此詩表達對賢人的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三位賢人的清風品格和政績。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語言典雅。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才的敬仰。
誰將生計問陶朱,我恐陶朱術亦疏。五賊天生難剿克,一毫身外敢奔趨。山瓢雅可閑斟月,煙艇何妨日釣魚。自謂身輕成晚計,故園秋菊共茱萸。
今古斯文共一家,如君豐度可人誇。弛張局里真無恙,活潑天機豈有涯。竹葉別留春意好,蒲帆高掛夕陽斜。相看欲了無窮話,何日同歸理釣槎。
家世傳經術,膠庠藹雋聲。上方思舊學,公乃擅專城。
滁上功尤著,潮陽政愈明。哀哉鍔流水,猶解不平鳴。
嚴冷不可向,其中實曠然。行藏睽素志,燕樂了馀年。
鶴化人何處,鸞孤影自憐。才高不盡用,流慶尚綿綿。
江州刺史蘇司業,
似勝屠沽市上兒。
便可從君看山色,
餐錢今作酒錢支。
墜地原非汝,分形孰使為。未芽先委露,那得怨霜吹。
勝無良可慰,如幻亦何思。誰種傷心業,為渠出腹兒。
汝母生鄰死,安能向汝持。祇今衣裼在,空使血痕吹。
風音來夜葉,雪片掛朝絲。影響歸何處,凄清獨在茲。
野馬依空見,流星接瞬迷。不知形所附,孰使氣相吹。
初月銜西樹,微光寄遠枝。空憐長夜色,難假片華垂。
索索殘年緒,傷懷似遠思。霜云一片落,相對轉迷離。
我念人間世,同茲一息吹。彭殤何壽夭,造物祇相欺。
夢回如有失,腸亂不堪知。阿子汝聞不,燈前百嘆辭。
黃沙磧迥塞云低,
苜蓿秋來長作齊。
何處戍樓羌笛奏,
雁行驚起日將西。
積水明如鏡,輕舟小似鞋。
晴天彌曠野,遠勢接平厓。
宿霧千林合,歸云一鳥偕。
川原堪極目,虛閣自開懷。
隔院新聲動玉琴,飛云狂蕩碧波深。
輕搓縵鬢閑中弄,垂死紅情夢后尋。
春做海,月生襟,詩腸膠淚不成吟。
高樓尚有無窮目,可但懷人一寸心。
又將骨肉輕離別,坐遣回腸寸寸刓。
昨夢已驚安節去,此行端為阿通難。
青鐙老屋貧家瘦,落木西風遠道寒。
知汝明朝在何處,山青云白水漫漫。
陳侯一榻懸千古,賤子何能望入府。門前誰者高櫑具,甚口美髯方快睹。
裙衣新失大雪寺,告訴天吳煩拆補。陰風立我鐵戶限,起到不供人笑侮。
邇來稍挫牙角勇,一見何知肺肝吐。繪衣君欲試華蟲,鶯領吾方愧桑扈。
新篇直欲命騷仆,寸舌寧當下齊虜。已從雁蕩歌貫休,更向烏江憐項羽。
遙知筆下卷波瀾,乞與胸中洗塵土。魏侯魏侯聽我語,醉里江山迭賓主。
吳歌一聲落青蒲,遮莫催歸啼杜宇。江南江北知何許,萬水千山話僧廡。
因君永嘉說謝客,南海維摩堪淚雨。樽前卜試鴝鵒舞,一鬨從渠較鄒魯。
人生苦遠離,況復經歲年。悠悠日復日,時事多變遷。
自從阿兄出,親戚俱完全。前年妹夫死,幼子旋棄捐。
嗣后祖翁姑,高年不復延。未幾二伯翁,復表《瀧岡阡》。
我家伯父死,長兄自隴還。二嫂忽遽逝,家書言慘然。
今年三伯母,又復歸黃泉。老父悲親戚,小病長糾纏。
老母稍曠釋,右臂病未痊。歸省此其時,高堂望已穿。
勿復滯歸期,勉撐湘上船。再拜北堂人,四女未寄箋。
為言人世事,修短自有天。悲吊苦無益,且自寬食眠。
飛鴻儻有便,遺我書一篇。
一重空翠一重煙,樓閣三層小洞天。
才子最宜花眷屬,仙人兮結月嬋娟。
那無俊語酬春色,如此聞根亦破禪。
譜要替修香要□,東風還要出大千。
文殊盡力一問,維摩結舌無言。
布袋長時落魄,飲光論劫坐禪。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離唇邊。
四個合成兩個,三錢置得一錢。
而今除本算利,且喜本利俱全。
微雨打扁舟。天氣初秋。最難為客五更頭。回首家園何處也,夢繞秦樓。
倚枕聽江流。雁唳蘆洲。離情如水幾時休。誰似鴛鴦滄海上,不解離愁。
夜吟方倚樹,曉夢已入竹。
風鈴散疏聲,懸燈照凄綠。
頗欣謝塵事,息仰在深谷。
跡感鎩羽禽,狂驚失群鹿。
窮鄉此留滯,樂歲苦躑躅。
豈念懷與安,徒成歌復哭。
隴頭汨汨水長流,
白草黃云總是秋。
月下征夫吹篳篥,
曲中多半奏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