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花
蒙茸紫結秀蕤明,遠訝霞鋪彩鳳輕。
有碎影照溪羞晚悴,爛香蔓壑藉春榮。
蔓如諛佞依權勢,色比空華易死生。
花落水流儴沈約,至今故宅號余英。
蒙茸紫結秀蕤明,遠訝霞鋪彩鳳輕。
有碎影照溪羞晚悴,爛香蔓壑藉春榮。
蔓如諛佞依權勢,色比空華易死生。
花落水流儴沈約,至今故宅號余英。
藤花蒙茸,紫色花朵鮮艷明麗,遠遠看去,驚訝如彩霞鋪展,似彩鳳輕盈。藤花碎影映照溪水,羞于在晚時凋零,芬芳的藤蔓布滿溝壑,憑借著春天的生機而繁盛。藤蔓好似阿諛奉承之徒依附權勢,花色如同虛幻的景象,容易經歷生死榮枯。花落水流,讓人想起沈約,至今他的故宅還被稱為余英。
蒙茸:蓬松、雜亂的樣子。
蕤:花下垂的樣子,這里指花。
諛佞:阿諛奉承、奸佞之人。
空華:即空花,佛教語,比喻虛幻或暫時的現象。
儴沈約:“儴”可能有誤,此處應是提及沈約,沈約是南朝梁文學家。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看到藤花的生長榮枯,聯想到社會上一些人阿諛奉承依附權勢的現象,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藤花為載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批判了社會不良風氣,揭示世事無常。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敏銳觀察與思考。
明圣湖頭宋將塋,神州戮力想精誠。
關張義勇原無敵,李郭功名竟未成。
沙漠何期歸故主,權奸乃敢壞長城。
孤忠遺恨千秋在,大樹悲風日夜鳴。
聞說萍鄉縣,
家家有絹機。
荒年絲價貴,
未敢議寒衣。
天上平分一半秋,千巖萬壑月華流。蟾宮有客曾攀桂,牛渚何人學泛舟。
燕賞不須徒酩酊,高歌聊復寄交游。嫦娥肯盡來宵興,再遣寒光照九州。
天風吹我上南樓,為報嫦娥得舊游。寶鏡瑩光開玉匣,桂花沉影入金甌。
清涵宇宙三千界,冷浸山河百二州。醉倚畫樓吹鐵笛,一聲驚破九天秋。
殘月空斜掛,
疏星點點明。
稀微螢火淡,
我意更幽清。
姮娥竊藥為飛仙,夜食丹霞凌紫煙。
瞥開銀碧排翠鈿,信手拂掠新妝妍。
蛾眉點出爭嬋娟,皎然嬌額臨風前。
佳人再拜心拳拳,多生端有好姻緣。
掀云直指烏號懸,下射萬頃楊花氈。
南飛驚鵲殊可憐,北堂人冷空無眠。
彩霞欲掣舞衣揎,水精梳插籠鬢蟬。
方諸滴瀝生流泉,老蚌呼吸凝芳鮮。
誰家破鏡飛上天,滿林玉玦相勾連。
多情應照載花船,無窮解趁尋春鞭。
蓂莢自與桂華偏,駒隙誰爭白兔先。
斯須幾望摶清圓,白毫宛轉吞大千。
纖埃不隔知無邊,蕊宮可掬疑深穿。
瓊華隨步翻繡筵,琉璃倒海傾長川。
買來曾不用一錢,笙歌醉賞須年年。
甕中有地可藏真,
子子孫孫曲糵醺。
誰是圣之清者后,
此君應負此君君。
去年移竹比兒長,今歲抽梢已過墻。不待伶倫裁律管,自有天聲諧鳳凰。
東海拾得青瑯玕,移向山窗生翠寒。手把玉笙待明月,吹下青天雙白鸞。
東園夜涼歌竹枝,人影月色兩參差。天高鶴背露花落,恰似玉郎清笑時。
金聲玉聲相和鳴,白月皎皎風泠泠。軒皇張樂洞庭野,記得夢中曾一聽。
玉立亭亭好弟昆,清陰不礙月當門。晚涼移席西池上,空翠霏霏落酒尊。
把袂楓橋憶去年,旋聞廷論幾扶顛。尚方甫聽尚書履,春水忙歸野渡船。冠蓋便應傾洛社,經筵不道少伊川。從今烏石岡頭巘,付與希夷自在眠。
云補衣裳竹補亭,亭中高臥一人醒。匣涵溫室金泥紫,飯煮仙家玉糝青。自信逆鱗無忌諱,亦緣磨蝎有神靈。何當萬仞浯溪石,魯國顏公與刻銘。
萬化終有盡,如君獨可傷。
途窮人共惜,命促志空長。
白鶴歸何歲,青蠅吊異鄉。
愁魂招不得,幾欲問巫陽。
散步偏宜野服輕,相憐赤足倍多情。
香山漫自飛云去,東郭還疑踏雪行。
碧草軟承春有跡,瘦筇閒趁緩無聲。
莫言朱戶三千貴,歌嘯年來問阮生。
小醉初消日未晡,
幽窗催破紫云腴。
玉川七盌何須爾,
銅碾聲中睡已無。
空山自具太古瀑,處世盡為天下呆。
塵根久凈耳非耳,道旨中存材不材。
廬阜惡詩昔早洗,蘇州監本今重開。
丹青莫道少真意,展卷萬壑喧風雷。
淩云意氣昔年豪,
痛飲何須讀楚騷。
不覺中途憔悴甚,
亭名怕說是勞勞。
世人好圖畫,山水及動植。墨煤與粉繪,軸而掛之壁。
畫豈有天趣,識假真不識。
我有古盆瓶,清晨井自汲。時花簪數枝,悠漾泳金鯽。
靜坐玩生意,默然若有得。
此見亦淺狹,撫幾忽起立。
我家山水鄉,鶯啼春草碧。
風緊靈犀怯鎮帷,曉來白盡遠山眉。
石蹲錯認鹽形虎,地煖應知穴處貍。
色混江梅無眼目,潤添隴麥有膏脂。
朱門酒肉嗟遺臭,藍縷樵夫不掩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