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周溪園登賞心亭
建業城樓四面窗,賞心勝處冠南邦。
石頭西峙云藏寺,水面南浮月滿江。
故國秋深人自老,新河夜遁虜誰降。
高人登眺同懷古,忽有飛來白鷺雙。
建業城樓四面窗,賞心勝處冠南邦。
石頭西峙云藏寺,水面南浮月滿江。
故國秋深人自老,新河夜遁虜誰降。
高人登眺同懷古,忽有飛來白鷺雙。
建業城的城樓四面都有窗戶,賞心亭是南方最絕妙的勝景之地。石頭山在西邊聳立,云朵藏起了寺廟,南邊水面上月亮滿照著大江。故國在秋意漸深中人們自己也老去,新河夜里敵人逃走了可誰能讓他們投降呢。高雅的人登高遠眺一同懷古,忽然有一雙白鷺飛來。
建業:今江蘇南京。
冠南邦:在南方地區位居首位。
石頭:指石頭山,在南京城西。
故國:指前朝、舊國。
新河:可能是當地的一條河流。
高人:指高雅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南京作為歷史古都,歷經朝代更迭,詩人陪友人登賞心亭,面對眼前的秋景和歷史遺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登賞心亭所見之景,抒發對歷史興亡的感慨和對國家現狀的憂慮。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也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莫怪匆匆是落花。春來誰得久繁華。蝴蝶不知寒食后,向誰家。白發自教成暮雪。紅顏不解作朝霞。送盡多情江上客,一琵琶。
君不見陶公飲酒負奇氣,平生下筆五千字。不肯上書干明主,安能束帶見小吏。歸來不愿千頃田,但須囊中有酒錢。男兒委身事權貴,摧眉折腰誠可憐。朱君雄豪氣如虎,風期直與陶公伍。青袍銀帶不復視,壯年棄官如棄土。雅性好酒兼好文,眼中富貴豈足論。五花換酒召賓客,千金買書遺子孫。人生百歲終蕭索,如子從容胡不樂。未似原生少宿儲,卻比蘇家多負郭。長安陌上久離群,子亦還山臥白云。南巖桂樹花自發,歲晚相看一望君。
白日墮西山,流波到東海。人壽亦如斯,奄忽不相待。豈曰無親親莫留。樹兮欲靜風不休。孤兒獨灑終宵淚,蒼天漠漠白云悠。
公馀幾上詩書亂,事簡庭中雁鶩休。乞我新篇洗凡俗,蕭蕭風雨打窗秋。
一般顏色兩般名,紙蓋難瞞眾眼睛。雪嶺當時便封轉,閩王猶未息疑情。
謫去房陵席尚溫,回看北第已消魂。當時賀廈翩翻者,今日張羅不過門。
徐生七尺軀,少小輕投筆。自言親授異人編,妙精玉女及符術。此中千年秘不傳。風云遘會豈徒然。男兒致身須及早,毋令祖生先著鞭。
四郊飛雪暗高城,北風怒號天杳冥。將軍宅中晝擊鼓,哀箏鳴笛羅后庭。我時凍吟在西野,忽見將軍送書者。開書讀罷喜即行,邀我入門方下馬。凝輝絢素開簾櫳,流風回霰滿堂中。青氈帳高雪不濕,蘭燈夜照氍毹紅。卿家父子皆好客,能留對雪歡今夕。已看稱壽奉千金,況復徵歌出雙璧。梁園賓客多交游,謝家兄弟盡風流。古人勝事長已矣,吾輩優游亦爾儔。
攘攘終朝見,悠悠卒歲疑。詎能分牝牡,焉得有蝝蚳。徙市竟何意,生涯都幾時。巢由或逢我,應似我相期。
風雨滿西樓,松間細水流。獨懸孺子榻,誰泛剡溪舟。佳境能留客,深杯可散愁。待君攜杖屨,同去看龍湫。
流水瀉危橋,清風灑虛閣。山下有行人,山花對人落。
憐君歸橐路迢迢,到得茅齋轉寂寥。應嘆藥欄經雨爛,土肥抽盡縮砂苗。
秋日湖干爽氣橫,更逢初曙景逾清。煙收遠樹山徐出,月落寒濤水正平。漁唱忽隨霜露起,扁舟共載幾人行。平吳事業今誰在,一領蓑衣萬古情。
寒雨滿城詩客孤,秋風萬山帽人少。何如對床千古心,白發黃花傲昏曉。
魂夢滿江飛。茫茫何處歸。和煙雨、千里霏微。芳草不知人有怨,愁望處,只萋萋。不用接天低。王孫路已迷。恨羅裙、色映東西。淚共風花相遠近,烏柏下,覓香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