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蔡主簿小園
聒耳禽聲細,澄顏池影浮。
襟懐猶徼塞,松竹自林丘。
剪韭疏畦闊,分蘭貼石幽。
吟箋滿蕓架,閑樂野僧留。
聒耳禽聲細,澄顏池影浮。
襟懐猶徼塞,松竹自林丘。
剪韭疏畦闊,分蘭貼石幽。
吟箋滿蕓架,閑樂野僧留。
耳邊傳來細碎的禽鳥叫聲,清澈的池水中倒映著天空的顏色。我的心懷仍像邊塞一樣遼闊,而園中的松竹自在地生長在山林丘壑間。稀疏的菜畦里韭菜被修剪得整齊,蘭花貼在石頭旁顯得格外幽靜。吟詩作賦的詩箋堆滿了書架,我在這里享受著閑適快樂,連野僧都愿意留下來。
聒耳:聲音嘈雜刺耳,這里指禽聲不斷傳入耳中。
澄顏:清澈的顏色,指池水中天空的倒影。
襟懐:胸懷。徼塞:邊塞。
剪韭:修剪韭菜,古代有割韭菜待客的習俗。疏畦:稀疏的菜畦。
分蘭:移栽蘭花。貼石:貼近石頭。
吟箋:寫詩的紙箋。蕓架:書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拜訪蔡主簿小園時,被園中的景色和閑適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對田園生活有所向往,渴望擺脫世俗紛擾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蔡主簿小園的寧靜閑適之美,突出特點是寫景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田園生活的審美情趣。
世相幻于云,每把春婆夢當真。試聽嬌鶯聲細囀,香唇,腥穢寧知五臟神。笑面縐靴紋,夜夜懷慚影對衾。獨有精芒銷不盡,詩魂,一點靈明不受塵。
秋風爛漫熟禾黍,夾路垂垂棗盡紅。長鐮在腰來婦女,小籃負背走兒童。野菊開花清露濕,樓桑墜葉白煙籠。夕陽山下少人去,杖藜隨意數飛鴻。
藉甚劉生尚古文,師資貢禹卒前聞。從公未覺山程遠,到日須知土俗分。紅嚼檳榔霞滿口,白飛鸚鵡雪成群。七閩自昔稱文物,莫說三山盡瘴云。
奴家原是個寶。反作街邊草。聽得旁人說、官人戀、新人俏。郎是天上鳥。甜心棗。到嘴才知曉。怨誰鬧?貓兒要跳,瓶兒挨著才倒。奴家不忿,任著那人歡笑。休問奴家老不老,都道:娃兒生了才好。
鬧市無人,龍門有客。漆桶相揩,渾無軌則。一時輥入草窠中,盡西湖之西,北山之北。山上鯉魚,南山白額。
今年盡今日,明日是明年。客況蕭條處,春寒雪后天。
三十年來同命鳥,棲息一枝安。未解愁眉風雨攢。自信識云鸞。燕燕鶯鶯春色好,笑共卷簾看。只恐羅衣生薄寒。且呼取,幾杯干。
武夷春色年年早。花滿洞天清曉。玉女峰頭云縹緲。幔亭張列,群仙來下,環佩知多少。天生九曲清溪繞。幾處流來棹歌好。音韻悠揚風裊裊。舟橫絕壑,巖留仙掌,知是何人巧。
春秧困深寒,夏穗仍憫雨。書來西江西,赤地掃瓜芋。墨數食指多,坐羞長袖舞。憂憂米如珠,南山采薇去。
使君方問俗,旌拂海云開。兩鹢飛帆至,群龍逐棹來。彌天奪彩錦,勝地酌金罍。千里歡呼動,爭看擊楫才。
辨士朝入境,莫享祿萬鐘。胡為兩遺老,墾此荒田中。行行問津者,日晚悲途窮。邯鄲殺鳴犢,頸血流殷紅。臨河返車轡,太息尼山翁。
紫燕黃鸝興已闌,薰風庭院綠陰寒。兒童競說新篁長,只隔前窗懶去看。
登危不妨蠟屐,踞坐自側烏紗。鐵嶺高天一線,漁陽落日千家。
年光逝若片帆輕,坐惜宵分到啟明。客舍張燈浮太白,禁鐘和漏隔華清。攝提北斗中天運,太乙東宮吉日迎。身在詞林無寸補,幾陪鴛鷺聽雞聲。
雨擊風摧歲月空,臥沙老木暗藏絨。一彎鐮撇手中月,幾點塵飛吻角風。放出夜光應有力,挽回春色豈無功。燧人勛業今安在,惟有真空用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