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景 地爐煨榾柮
片地為爐古,長镵斫雪來。
蒲團容膝坐,榾柮向人煨。
鑿破昆山璞,方如煖閣開。
一根深雨露,四壁漲煙煤。
光怪浮螭吻,云星撥芋魁。
朱門香獸擁,何意早成灰。
片地為爐古,長镵斫雪來。
蒲團容膝坐,榾柮向人煨。
鑿破昆山璞,方如煖閣開。
一根深雨露,四壁漲煙煤。
光怪浮螭吻,云星撥芋魁。
朱門香獸擁,何意早成灰。
以地面為爐是古老的做法,用長镵在雪中砍來柴木。坐在蒲團上,膝蓋能容下,榾柮在面前慢慢燃燒。就像鑿開昆山的璞玉,溫暖的感覺如同暖閣打開。一根柴木帶著雨露的潤澤,四周墻壁都被煙熏黑。火光怪異如螭吻浮動,像云星般撥弄著芋魁。富貴人家擁著香獸取暖,卻沒想到很快就成了灰燼。
地爐:在地面挖成的火爐。
榾柮(gǔ duò):木柴塊。
長镵(cháng chán):古農具名,類似鐵鍬。
昆山璞:指昆侖山的美玉,這里形容柴木燃燒時的珍貴。
螭吻(chī wěn):傳說中龍的第九子,這里形容火光的怪異形狀。
香獸:做成獸形的香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較為清苦的生活環境,看到富貴人家與自己生活的差異,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描寫自己簡樸的冬日取暖場景和對比富貴人家的奢華,展現不同生活狀態。其特點是意象豐富、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葉葉枝頭綠未深,孤花猶自間園林。醺酣要是都非飲,興寄元非不是吟。
花影攲燈上小窗,夢回香篆有殘缸。當年何事成諸葛,萬物無情繚老龐。
歲歲逢春不自持,詩成酒去必歸遲。而今懶向花邊醉,只拾荊薪撰早炊。
野菜誰將滿把歸,水蓊須長杞苗肥。任他比并膏粱味,直底西山怨采薇。
菜傳新綠發生時,花簇輕黃碎小枝。日下時看粉蝴蝶,背人驚斗忽參差。
乳燕初飛藕作花,秋娘二八髻雙丫。臂韝微露真珠絡,疑是錢塘舊內家。
細雨微風透碧紗,酒痕橫面上朝霞。君行不唱陽關曲,聽取尊前陌上花。
其為人也孝,
好亂未之聞。
曾以是取怨,
無人語蓋勛。
負弩爭迎畫省郎,為余駐馬問凄涼。
淚揮一掬江頭月,鬢亂千莖嶺外霜。
南國昔年同小草,西京今日待長楊。
自憐曾是公車客,老向蕪城憶建章。
清曉無人知此涼,
岸巾植杖立銀塘。
晴霞燒眼收將斂,
荷葉生風綠水香。
聲臨渭水清
影拂湘潭碧
瑤瑟曲未絕
商飆坐來夕
落梅復落梅,千片復萬片。愿借鼓芳風,吹入披香殿。
古梅飄古香,新梅綴新妝。那枝傳妾恨,何樹近君鄉。
梅落復梅開,流光似流水。君心在梅花,妾意憐梅子。
團思更團情,依幌且依楹。朝朝妝靨靨,日日望卿卿。
合掌陳詞,問以大道。大道伊何,嚷嚷鬧鬧。云過不滋,水流泥淖。道在理中,理為道盜。羅漢本領,恐不能到。敢問如來,不言而笑。
閩嶠七千里,
烽煙十二秋。
不知明鏡里,
也有雪盈頭。
故山巖谷帶窈窕,布襪青鞋事深討。不辭身世墮黃菅,忍使王風歸蔓草。官如敝屣不自惜,局似殘棋差可了。未昏羽就叢薄宿,已涼葉抱危柯槁。
所嘆補牢計已遲,方咎徒薪謀不早。動地惟聞戰鼓悲,連天莫遣妖氛掃。川光晃帶人血赤,野色晴連煙燧曉。飄飖何地置老夫,蕭疏亂發垂蓬葆。
朋舊凋亡遠書絕,鄰里過從近局少。一發黔山出天角,幾回西望升林杪。獨角驚傳鉅野獸,再鳴喜聽岐山鳥。新詩出手已懷慚,陋姿對鏡先含惱。
入室豈能造皰湢,掃門或許儕傭保。頻夢形容得仿佛,猥誦清詩喜傾倒。組織諸綺散奇麗,彫刻眾形炫工巧。誰憐寢處傍宮墻,不免鼓鐘煩擊考,累月常嗟粱肉缺,秋風日送鬢絲老。
草中自古來異人,塞上于今求國寶。休勞司農饋酒錢,會見行人具芻藁。褰裳儻共莫髯往,從事無如曾侯好。千里何辭聘應梁,再拜聊為策贈繞。
我如斥鴳翔蓬蒿,性似爰居安海島。行把釣竿拂煙霧,君視我頭為誰掉。
忽忽離家且一年,
春風又是海棠天。
還家何以遺妻子,
傾倒囊詩近百篇。
披圖長嘯,發響劃巖巒。日南路,真萬里,扼雄關。是苴蘭。憶昔繁華日,輦賨布,輸蒟醬,僰僮麗,賧錢重,雜花丹。靡莫牂牁,有幻師爨弄,善舞能彈。更五溪六詔,縈繞點蒼山。鳥道孱顏。峭難攀。
嘆今古事,多割據,瀘水黑,甚時乾。?町國,哀牢郡,笑征鞍。不曾閒。莊蹻開邊后,蒙氏廢,段家殘。離宮壞,金輿杳,沒諸蠻。髣髴三郎去,淋鈴也、何日回鑾。祇昆明劫火,映戰血成斑。羅袖紅殷。
譚喉汪齒。一部梨園興廢史。白發歌王。為我從頭述教坊。
未慚死友。說到知非才住口。四十年來。誰識詞壇有霸才。
慟難支。
苦難支。
抱恨終天永日思。
蓼莪廢詠時。
心如癡。
意如癡。
伶仃馀息已如絲。
傷心只自知。
入湘無濁水,天亦憫忠臣。
陰結魚龍氣,香聞蘭杜春。
高吟方有思,靜望忽傷神。
舟上多漁父,應無似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