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簡林紹先諸友三首 其三
載酒湖山憶盛年,可憐風物竟凄然。
杜陵野老哭春日,空谷佳人倚暮天。
禾黍離離迷故國,旌旗杳杳徧南偏。
虎皮何日包弓矢,老為羲皇受一廛。
載酒湖山憶盛年,可憐風物竟凄然。
杜陵野老哭春日,空谷佳人倚暮天。
禾黍離離迷故國,旌旗杳杳徧南偏。
虎皮何日包弓矢,老為羲皇受一廛。
回憶起當年帶著美酒游覽湖光山色的盛年時光,可惜如今的風景竟如此凄涼。像杜甫在春日里痛哭,又似空谷佳人在暮色中獨自倚靠。莊稼雜亂生長,讓故國變得迷茫難辨,旌旗在南方處處可見。什么時候能停止戰爭,我年老后能在太平盛世擁有一塊土地生活。
載酒:帶著酒。
盛年:青壯年時期。
杜陵野老:指杜甫,杜甫曾自稱“杜陵野老”。
空谷佳人:指隱居在山谷中的美人,常用來比喻高潔之人。
禾黍離離:出自《詩經·王風·黍離》,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杳杳:形容遙遠。
虎皮包弓矢:表示停止戰爭。
羲皇:指伏羲氏,這里代表太平盛世。
廛(chán):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處于動蕩不安、國家局勢不佳的時期。詩人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看到如今的凄涼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和平的渴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國家現狀的悲痛和對和平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思考。
猗嗟富媼,博厚含弘。發榮敷秀,動植茲豐。爰酌茲酒,肸蚃交通。眾祥萃止,垂祜無窮。
嚼蠟塵情,誰知淡然無味。販何樓、一場兒戲。看成空,渾不懂,夢中身世。謾橫陳,使機關、到頭何濟。省后俱休,尋個久長之計。便收心、破除人偽。遠樊籠,捐俗物,洞天嘉致。結云庵,對西山、萬峰凝翠。
崎嶇百戰割山河,天命其如已去何。萬古不消忠義氣,至今凜凜壓岷峨。
風騷而后此英靈,飄泊江湖一客星。猶有精誠動天地,虛蒙記識到朝廷。奄奄櫪驥寧辭辱,的的高鴻不易冥。幕府身容托疏放,誰知心苦忍伶俜。
獨殿春光,此花開后無花了。丹青人巧。不許芳心老。密影翻階,曾為尋詩到。竹西好。采香歌杳。十里紅樓小。
□□□□□,□□□□□。□□□□□,□□□□□。
竹樹深深地,天留聽雨聲。山藏馀塔淡,陰迥逼花明。點滴無春思,飄搖損客情。道人寒不睡,煮茗話深更。
彈鋏歸來感舊游,天涯何處話離愁。青山有分長為客,白發無情忽上頭。冠蓋盡隨云影散,樓臺近逐電光收。聞君近卜江邊宅,仍許閒情共白鷗。
風暖柴荊鳥語幽,麥高麻矮野桑柔。
濕云狼籍水悠悠,茅屋人家竹樹幽。野鳥不知緣底急,飛先漁艇過溪頭。
我修祀事,于何致誠。罔敢怠佚,視茲碩牲。納烹薦俎,侑以和聲。格哉休應,世濟皇明。
流水人家,乍過了斜陽,一片蒼樹。怕聽秋聲,卻是舊愁來處。因甚尚客殊鄉,自笑我、被誰留住。問種桃、莫是前度。不擬桃花輕誤。少年未識相思苦。最難禁、此時情緒。行云暗與風流散,方信別淚如雨。何況夜鶴帳空,怎奈向、如今歸去。更可憐,閑里白了頭,還知否。
九月微凋上苑林,映波擁塔影深深。傷高未瞑登臨眼,悲世猶馀半死心。萬里望迷云路雁,十霜伴冷塞垣砧。重來念念歸寥落,聊應佳辰酒共斟。
寸地不可棄,東風何處無?
小孤山下晚波恬,妥墮青鬟玉鏡奩。借與彭郎作眉樣,西南初月正尖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