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楚絕無行樂地萬柳池邊有開元小寺稍潔因載酒約淮上翁荀桂叔林紹先諸友同游
柳外澄波系小艖,玉皇宮畔梵王家。
蟻浮臘味杯行酒,鶴避晴煙灶煮茶。
客里招邀慙草率,座中霑洽笑蘭阇。
杖藜歸路西風晚,一抹寒林萬點鴉。
柳外澄波系小艖,玉皇宮畔梵王家。
蟻浮臘味杯行酒,鶴避晴煙灶煮茶。
客里招邀慙草率,座中霑洽笑蘭阇。
杖藜歸路西風晚,一抹寒林萬點鴉。
在柳樹外清澈的水波邊系著小船,這里是玉皇宮畔的佛寺。大家用杯盞盛著臘味酒暢飲,仙鶴避開晴日的炊煙,灶上正煮著茶。在旅途之中這樣倉促地邀請大家,我慚愧安排得不夠周到,座中大家盡情歡飲,笑著像蘭阇一樣自在。拄著藜杖在傍晚的西風中踏上歸途,看到一片寒林上有萬點寒鴉。
艖(ch?。盒〈?。
玉皇宮:可能是當地的道觀。梵王家:指佛寺。
蟻?。褐妇泼嫔系母∧?,代指酒。臘味:臘月釀造的酒。
霑洽:指飲酒盡興。蘭阇:原指僧房,這里可能形容眾人自在的狀態。
藜:一種草本植物,莖可以做拐杖。
從詩題可知,淮楚之地原本無行樂之處,但萬柳池邊的開元小寺較為潔凈,詩人便載酒邀友同游。具體創作時間和當時心境可能與詩人在淮楚的旅途經歷有關,或許是在旅途中偶然發現此寺,興起游玩之念。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友人同游開元小寺的經歷,特點是將游玩過程和景色描寫相結合,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日常的生活情趣和對自然人文景觀的感悟。
黃雞催唱曉玲瓏,尺五飛來紫禁中。遂使堯言布天下,始知漢詔感山東。金甌已付經綸手,玉燭均調鼎鼐功。人囿太平無事日,村村粳稻飐香風。
甓社有明月,夜半吐光寒?;茨喜菽撅w動,秀出斗牛間。自有秦沙以后,試問少游而下,誰卷入毫端。補袞仲山甫,冰雪照云寰。霄漢近,繡衣去,錦衣還。江南且為梅醉,莫道歲將闌。三百六旬欲換,五百歲終才始,日月兩循環。酌彼金錯落,澆此碧瑯玕。
法法法元無法,空空空亦非空。靜喧語默本來同。夢里何曾說夢。有用用中無用,無功功里施功。還如果熟自然紅。莫問如何修種。
新庭靖安,祖后燕怡。有開圣謀,累崇天基。典章文明,聲容葳蕤。御于邦家,曰壽曰慈。
亂兵如猬走王師,社稷顛危孰為持。夜逐螢光尋道路,漢家天子步歸時。
彼蒼不足恨,人事實可哀。莫復念忍盦,念之心膽摧。烈士盡奪氣,況我生平期。四海盡驚嘆,矧我夙昔懷。聚時不甚惜,皎皎心弗欺。別時不甚憶,落落意弗疑。如何無窮志,殉此七尺骸。交情日太短,天絕非人為。命也審如此,終古寧可追。
華發才名滿玉樓,思鄉仍作嶺南游。三秋鴻雁音書絕,一夕龍蛇讖緯愁。易水飛霜閒別館,海天斜日下荒丘。西風獨把延陵劍,不是詞人亦淚流。
涔陽極目云氣昏,沖風揚波鼉窟翻。湘妃抱琴望虞舜,日暮江竹多啼痕。木蘭為舟不可渡,誰幻層淵作平路。天橫夜靜牛渚長,海市朝晴蜃樓吐。祖孫移山山可移,昔人不信今見之。千年猶有召伯埭,白面聚斂嗟何為。
只說琳川,精吏道、恢恢余地。元來是、深衣儒者,將儒飾吏。傳世四書端實學,待人一縣皆和氣。及芳辰、美解賦歸來,真堪醉。肩已息,心無愧。青鬢在,蒼顏未。符君家翁子,□年當貴。九十月終行鶩退,三千水擊摶鵬易。豈有材、如此不超遷,行知遇。
云表爭飛鏤玉花,沖煙照水弄光華。遍妝庭樹能多巧,亂入風簾不奈斜。漠漠楊花迷客徑,紛紛蝴蝶滿人家。寒檐向晚凝清滴,乳洞春硝長馬牙。
不利不名空去國,雁飛葉落未歸來。秋風肯待主人至,籬下黃花隨意開。
出門見山水,入見見佛殿。靈光觸處通,諸人何不薦。
冬至一陽來服,三旬增一陽爻。月中復卦溯晨潮。望罷乾終姤兆。日又別為寒暑,陽生復起中宵。午時姤象一陰朝。煉藥須知昏曉。
淥凈堂前竹,秋期赴白云。不知緣底事,一日可無君。
秋霽郊原凈,平疇刈穫空。千林留夕照,隔塢聽高舂。數口勞生計,三時念仆功。流移多未復,能得幾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