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中書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書宿齋移止于集賢院敘情見寄之什
典籍開書府,恩榮避鼎司。
郊丘資有事,齋戒守無為。
宿霧蒙瓊樹,余香覆玉墀。
進經逢乙夜,展禮值明時。
勛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堯舜,相與致雍熙。
典籍開書府,恩榮避鼎司。
郊丘資有事,齋戒守無為。
宿霧蒙瓊樹,余香覆玉墀。
進經逢乙夜,展禮值明時。
勛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堯舜,相與致雍熙。
典籍匯聚在這藏書之府,我辭謝了宰相的高位榮耀。郊祀之事需要用心操辦,我齋戒以守清靜無為之道。夜霧籠罩著如玉般的樹木,殘余的香氣彌漫在宮殿臺階。進呈經籍恰逢深夜時分,舉行祭祀之禮正值圣明之時。您的功勛與山河并列,您的名聲同竹帛一樣永垂不朽。年年輔佐圣明君主,共同使天下達到和樂升平。
書府:指集賢院,是藏書和修書的機構。
鼎司:指宰相之位。
郊丘:指在郊外祭天的活動。
無為:道家的一種思想,指不妄為,順其自然。
瓊樹:形容樹木如玉般美好。
玉墀:宮殿前的臺階,用玉石裝飾,這里指宮殿。
乙夜:二更時分,約為夜晚十一點到一點。
竹帛:竹簡和白絹,古代用來書寫,這里指史冊。
雍熙:和樂升平的景象。
此詩創作于中書相公在至日圜丘舉行祭祀活動后,在集賢院住宿時寄詩表達情感,詩人進行酬答。當時國家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君臣之間關系融洽,中書相公在國家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中書相公的功績和品德,表達君臣共同使國家繁榮的愿望。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對仗工整。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氛圍和文人之間的唱和文化。
王喬仙去不留詩,埋玉黃童世少知。我對梁髯更凄絕,江南話到嶺南時。
祭酒觥觥并故人,數行猶是劫前塵。玉堂天上渾閒事,腸斷滄桑舊侍臣。
短墻春色過鄰家,行不逢人只見花。新綠蔥蔥紅蔌蔌,卻成妝面映青紗。
滿城桃李一番新,深院繁枝別得春。從此詩翁有新語,不須紅濕少城闉。
郡城北頭古仙跡
陽烏早駕羲和轍
光籠琪樹煙正收
霞映碧桃雨初歇
盤陀石暖瑤草香
般若臺高花影疊
家家男女喜春晴
無限園林飛蛺蝶
悠悠寸草心,蕩蕩三春德。親恩比昊天,昊天元罔極。
罔極何所思,目擊雙墳白。雙墳不可見,游子沅湘客。
淚下斑竹枝,染淚圖墳色。于以寓孝思,孝思本無跡。
體魄歸黃壤,神理陟玄寂。潛思無不通,見之在恭默。
政罷機衡后,
功成屏翰間。
未聞持節召,
俄見挽喪還。
畫戟空留第,
丹旌獨出關。
忠勞不須問,
宸篆揭碑顏。
得州敢為榮,得士乃足詫。
此郎精琴書,不獨妙詩畫。
雖云于小道,舉不在人下。
無乃太不廉,誰知非譏罵。
追隨回首十年強,舊雨春風夢寐長。
視我猶兒兼教養,報公有日只文章。
恩深轉覺酬難遂,望重終慚學漸荒。
今日尼山傳勝會,介眉愿進紫霞觴。
行行疋馬過孤村,
土屋荒涼晝掩門。
豪客用人如楚子,
名家裸葬似王孫。
怪鸮磔磔煙光暮,
冤鬼啾啾月色昏。
太息生靈馀幾許,
空原一眺黯消魂。
仙人去不還,
丹灶煙長冷。
攜將椰子瓢,
去挹丹砂井。
蒲團高坐此為誰,戴笠乘車各一時。欲為天人開眼目,正須儒者舊須眉。
受命當年記飲冰,此心無染即禪燈。紫薇分省含香署,風味居然一老僧。
地僻人稀春日長,
小池波暖浴鴛鴦。
閑拈藜杖歸來晚,
簾幕風微花氣香。
釵影橫金,眉痕卻月,千年猶剩余春。宛洛波蹤跡,星月前身。好是風流端正,停勻處、細認雙文。曾經賺,詩篇紀事,狂殺元稹。
情人。春風省識,想斷紅雙臉,端合消魂。仗丹青妙手,勾出行云。只我凄涼江館,花茵畔、默坐傷神。遺徽在,畫圖才展,便喚真真。
石壁穹窿半倚天,停驂午餉更攀緣。
可堪遠地重為客,欲向空門一問禪。
寺對澄潭涵夜月,窗搖古樹落云泉。
追思往昔曾經此,屈指而今十五年。
共憐野外多風景,乘興閒過碧水涯。
草閣連朝聞雅詠,楓江萬里得佳期。
馬卿作賦無勍敵,沈約為文有妙思。
莫向尊前話離別,云山秋色易生悲。
這瞎賊,無羈勒。
指槐罵柳,將南作北。
橫也湊他不得,豎也湊他不得。
誰知籮里生姜,元是井中侯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