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永興寺雙羅漢樹
勝游重過日,雙鬢已如秋。
古樹連云干,蒼枝傍日浮。
陰垂先代影,僧似六朝幽。
翠蘚橫鋪地,相貪竟日留。
勝游重過日,雙鬢已如秋。
古樹連云干,蒼枝傍日浮。
陰垂先代影,僧似六朝幽。
翠蘚橫鋪地,相貪竟日留。
再次來到這勝地游覽,兩鬢已像秋霜般斑白。古老的樹木枝干高聳入云,蒼翠的樹枝在陽光下浮動。樹蔭仿佛是先代留下的影子,僧人好似六朝時的幽人。綠色的苔蘚橫鋪在地面,我貪戀這景色竟整日停留。
勝游:快意的游覽。
干:樹干。
傍日浮:在日光下浮動。
陰:樹蔭。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吳稱建業,今江蘇南京),歷史上合稱六朝。
翠蘚:綠色的苔蘚。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重游永興寺,看到寺中雙羅漢樹等景色,感慨時光飛逝,自身已兩鬢斑白,于是寫下此詩以抒發內心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感慨時光與表達對景色的喜愛。其突出特點是營造出清幽古樸意境。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感悟。
新陽開薊北,舊鼎憶河汾。鹢首聽鼙動,榴花照水焚。案冰停溽暑,卮酒散邪氛。振袂感風力,吹顏成纈紋。幽居尚能卜,野雀哪堪群。難得親湘瑟,所思追楚云。長騷嘆醒醉,大義定殊分。去國終非計,懷沙豈足聞。呵天悲巨闕,酹月吊靈芬。歲歲臨隈曲,汀蘭冷夕曛。
穢草誅還密,浮萍去又生。輒污如鑒凈,有客若為情。
文園多病日偏長,贏得高齋看屋梁。便是王充新論就,可能相益蔡中郎。
昔時盧生道邯鄲,干謁不止恒苦饑。行逢呂翁為嘆息,授之一枕同龜茲。出入將相五十載,覺來黃粱猶在炊。檀槐共斗螻蟻穴,蕉鹿展轉令人癡。我方夢醒出塵境,胡為復逐東風迷。汗顏強拜此翁像,拂蘚自讀唐人碑。誤傳茲事屬劍叟,不識開元年為誰。石壚灰燼燕遺矢,粉面龜坼蛛垂絲。兒重戲偷鐵屈戍,鳥鼠爭穴青琉璃。呼茶一啜槐影凈,黃冠三四前致詞。乃聞廟貌出妖豎,彼豎軒帝稱天師。鼓唇立噓寒暑變,彈指能令河岳移。漁陽石媚琢赑屃,尚方金軟鐫罘罳。北門學士促草敕,南省尚書稱奉祠。天開電掣妖倏滅,香火豈復前朝時。此翁亦作邯鄲夢,若遇盧生翻自悲。我從明日掛冠去,蝴蝶由他知不知。
天滑云腴凝不流,歲寒迂騎過南洲。黃昏孤館沈吟處,賴有江梅慰客愁。江南為客見江梅,似為行人特特開。數點枝頭凝玉雪,隔窗和月送香來。
似舅才名見國工,承家經術幾人同。能詩爭羨匡文學,解易誰如戴侍中。碣石雁行秋色里,橋門鹓序日華東。西京舊典咨同異,講席何須更筑宮。
清溪屈曲板橋斜,隔水村童笑語嘩。兜得一襟香雪滿,東風吹落白楊花。
夏日正長,無奈如焚天氣。火云聳、奇峰天外。未雨先雷。畏日流金,六龍高駕火輪飛。紋簟紗廚,風車謾攪,月扇空揮。金爐煙細。午風輕轉,堪避炎威。漸涼生池閣,卷起簾幕珠璣。嬌娥美麗。天然秀色冰肌。玉欄深徑,荷香旖旎。玉管聲齊。
借問滄浪老釣徒,終朝垂釣得魚無。連鰲須入任公手,莫謂虛名負壯圖。
調絲曲房下,援鏡綺窗西。妝罷金星出,歌殘璧月低。留歡夜未足,恨殺汝南雞。
春雨凝寒著杏花,春風吹綠上蘆芽。行人數日江東道,次第看山到九華。
峰峰白練掛天低,溱水縈回入武溪。日落漁舟不出峽,花中愛聽鷓鴣啼。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聲嘶何處歸。早知半路應相失,不如從來本獨飛。
齋盂隨處有,阿堵半生無。不作論文杜,姑為踏硙盧。清言韻舌本,殘雪著頭顱。請說楚州菜,白菘如臂粗。
振衣扶杖躡高峰,四望群山盡仰宗。深樹日晴多鳥語,古潭云暖有歸龍。林泉勝概今全得,城市心情覺盡空。回首羊城天咫尺,丹樓碧閣晚煙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