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興
江國遲歸二十年,十年兩系峽江船。
身如梅子半晴雨,路入柳花相后先。
堠短堠長春系馬,江南江北夜聞鵑。
人生老大空無用,寄語群兒早著鞭。
江國遲歸二十年,十年兩系峽江船。
身如梅子半晴雨,路入柳花相后先。
堠短堠長春系馬,江南江北夜聞鵑。
人生老大空無用,寄語群兒早著鞭。
在江南水鄉遲歸已二十年,這十年間兩次系舟在峽江岸邊。我的身世如同梅子般忽晴忽雨,前行的道路與柳花相伴前后。一路上短堠長堠不斷,春天拴馬停歇,江南江北的夜里都能聽到杜鵑啼鳴。人到老年空有一身本領卻無用武之地,我要告訴年輕人要早早努力奮進。
江國:江南水鄉。
堠:古時官道旁每隔一段距離堆砌的石堆或土堆,作為標記里程的標志。
著鞭:用劉琨“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況爾朽質,希于遐登。早夜以思,恐負明公遠旨,想亦同之,故聊及耳。”中“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之意,指努力奮進。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長期漂泊在外,遲歸江南水鄉,回首過往,感慨自己一生碌碌無為,因而寫下此詩,以自身經歷勸勉年輕人。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感慨自身老大無用,勸勉年輕人奮進。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后輩的關懷。
鳴鳩喚雨入西樓,
草樹蟲聲旋作秋。
明月自如常夜好,
晚山仍發去年愁。
久拋詩酒尋思去,
勝與兒童作隊游。
辜負禪心多少事,
石城看渡木蘭舟。
細雨不成雪,北風來解紛。
冥冥小江樹,漠漠暮空云。
誰惜江東弟,令修地下文。
西齊千萬里,遺恨不堪聞。
事業懷蕭相,胸襟識謝安。
流風有余烈,志士只長嘆。
淮海他年竭,冰霜此夜寒。
向來交友淚,南望不曾干。
寸草仰生活,春暉常照臨
不知欲報德,何以見此心
江漢有時竭,此心無淺深
魏氏有令德,傳家非獨今
結庵在山阿,日瞻松柏林
仁風被遠跡,猛獸不敢侵
令子守直道,意往無崎嵚
遂令此鄉人,得聞金玉音
我行時序晚,回望西山岑
延領長太息,聊為純孝吟
閑居足因循,所至漫冬夏。
今年忽六十,稍覺日有暇。
孔子固大圣,未害六十化。
同時蘧伯玉,亦豈出此下。
荘周與惠施,初未識此話。
何因為此語,百世呈縫罅。
不如姑置之,以俟一朝霸。
便往吾何敢,
長閑力未能。
寒爐夜篝火,
急雪暗翻燈。
喚客初無酒,
敲門尚有僧。
不嫌空四壁,
相對倚枯藤。
少年閱人若郵傳,漢廷公卿日千變。故人一蹙便青云,咫尺相逢不相見。
丈夫須髯但如戟,黃塵沒馬渠未識。晁侯文采老不聞,兩耳壁塞目為昏。
三年刺促簿書里,更覺和氣生春溫。誰能種蘭生九畹,從公不辭墮車蹇。
冰霜入眼蚊蚋去,桃李成蹊草茅遠。胸中滄海無水旱,眼底浮云看舒卷。
頃來江上幾送迎,聚蚊成雷公不驚。笙竽沸地不知曉,公但寒窗延短檠。
乃知風雨晝窈冥,我亦不廢晨雞鳴。箕山之下潁水邊,脫冠便歸須壯年。諸公先尋買山錢,我亦從今當著鞭。
僧園曉色散棲鵶,
強起新詩整復斜。
正想故人披宿霧,
忽蒙佳句洗昏花。
舊游往往違心事,
老病昏昏漫歲華。
辜負重陽一尊酒,
且來占雨又朝霞。
欲上貞女峽,江險未敢行。
豈是畏江險,愧此貞女名。
時經喪亂后,世不聞堅貞。
烈士久喪節,丈夫多敗盟。
寧聞閨房秀,感義不偷生。
窮荒禮法在,尚此留佳聲。
時事有通塞,江流無濁清。
欲行勿憚險,為君先濯纓。
不見程公二十年,
上饒相遇各華顛。
平生氣節名先立,
老去安閑我未然。
即看歸來上廊廟,
未容休歇住林泉。
飽山閣上憑欄處,
合得逍遙第一篇。
累月不寄書,我病亦在床。
仰見出林鶴,如覩二子翔。
冰壺貯秋月,所至有輝光。
僻郡足風雨,深春猶雪霜。
閩水遠而清,閩山深且長。
何時一尊酒,更復議行藏。
忍窮不能歸,強飯亦良計。
東風頻報春,草木可次第。
厭為龍頭縮,寧作龜尾曳。
從來翰墨場,即有聞見滯。
譬如已耕田,更欲深種藝。
或蒙鹵莽報,未肯即賣棄。
不聞太倉粟,亦校毫發細。
王卿固倦游,穢濁有蟬蛻。
聲名動時人,我實托末契。
泥涂倒屐齒,塵埃涴衣裌。
要為無用用,乃作不事事。
下馬舊戰場,午日在庭戺。
向來槁木枝,忽有紅綠綴。
來非偶然住,去亦無所詣。
聚蚊著甌中,得聽此鶴唳。
窗前有余馥,勝韻入松桂。
扁舟下淮南,閭里思少憩。
熟觀昔所歷,請與居士戲。
江湖要同歸,不假木蘭枻。
春色不自惜,落花如許愁。
晴天一望遠,漕水十分流。
每遶長隄去,頻因好句留。
相隨覓季主,不必貸河侯。
論極文章秘,居兼竹石幽。
和風落香燼,晚日泛茶甌。
壯節知無用,諸儒誤見收。
江山亦在眼,歲月忽忘憂。
南郭今喪我,長卿仍倦游。
漫成長韻律,勝與小蠻謳。
簿領憎頻過,塵埃嬾再謀。
何須五湖口,風雨轉船頭。
日日東風吹客衣,
小園春在掩芳菲。
殘花過雨飄零盡,
好鳥穿林自在飛。
往事虛成采薇瘦,
故人頻有食言肥。
知公未厭西行晚,
且伴江船緩緩歸。
老去有余業,讀書空作勞。
時聞夜蟲響,每伴午雞號。
久靜能忘病,因行得出遨。
胡為良自苦,膏火自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