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歸峨眉
大峨山頂寺,歸路八千遙。
百丈牽云上,三衣帶雨挑。
嶺寒棲板屋,路斷隔繩橋。
若過三閭宅,騷魂試一招。
大峨山頂寺,歸路八千遙。
百丈牽云上,三衣帶雨挑。
嶺寒棲板屋,路斷隔繩橋。
若過三閭宅,騷魂試一招。
大峨山頂的寺廟,回去的路有八千遙遠。僧人拉著百丈長的云前行,挑著如三條衣帶般的雨趕路。山嶺寒冷,僧人棲息在木板屋里,道路斷絕只能靠繩橋通過。如果路過屈原的故居,不妨招一招魂。
大峨山:峨眉山有大峨、二峨、三峨之分,大峨為其主峰。八千遙:形容路途遙遠。三衣:僧人所穿的三種衣服,這里指代僧人。三閭宅:指屈原故居,屈原曾任三閭大夫。騷魂:指屈原的靈魂,屈原作《離騷》。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佛教文化較為盛行,僧人云游四方。詩人可能與這位歸峨眉的僧人相識,在其歸鄉時寫下此詩,表達送別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僧人歸峨眉,突出路途艱險。其特點是畫面感強,情感豐富。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送別詩的別樣風格。
何物非可憐,聿向翁戶設。翁好詩更佳,蕭然得三絕。他家少年叢,徒爾歌舞熱。正如閱優場,未久意先輟。翁今一室老,高臥百念滅。湯爐松林風,紙帳梅花雪。時時有佳客,文字送日月。
春風吹人上妝樓,樓頭畫眉望池州。平生倚君似山海,十年不見胡不愁。東家買紅聘小女,西家迎鸞夜擊鼓。眼看拾翠同年人,今又堂堂作人母。良人良人固家貧,妾身待君亦苦辛。只愁明鏡生白發,有錢難買而今春。此心懸知燕堪托,裁書系渠左邊腳。愿將妾言入其幕,纈紋資裝亦不惡。
渺仙游倦跡,乍玄圃,又蒼梧。甚海闊天長,月梁有夢,雁足無書。泠然御風萬里,喜□袍、還對紫霞裾。一自黃樓賦后,百年此樂應無。蕭閑吾愛吾廬?;ǖ?,竹疏疏。更歲晚生涯,薄田二頃,甘橘千株。諸君便須小住,比桑麻、杜曲我何如。不用南山射虎,相從濠上觀魚。
搖落枯葭戰晚秋,浴鳧飛鷺兩悠悠。只疑身在江南地,泖上飄然一葉舟。
清晨挾書出,歸息及亭午。棲棲十步間,何解羨高舉。湖漘柳將髡,后會期百五。朝煙懸影低,郁郁如怨語。韶年轉戶樞,遑敢計辛苦。丹黃到宵分,欺窗幾更雨。念此亦復加,免與牛鼎伍。
山出涓寒一道泉,暗聲落澗玉錚然。轆轤引上泥丸頂,便是人間赤腳仙。
出以是,入以是。是子孫,永如是。
颼颼風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獨倚樓。十二珠簾不上鉤。黯凝眸。一點漁燈古渡頭。
秦郎本是金閨彥,撰次寧為仙董狐。西狩獲麟雖絕筆,道山今日要真儒。
空山彈古瑟,掬長流、洗耳復誰聽。倚闌干不語,江潭樹老,風挾波鳴。愁里不須啼鴂,花落石床平。歲月鷗前夢,耿耿離情。記得相逢竹外,看詞源倒瀉,一雪塵纓。笑匆匆呼酒,飛雨夜舟行。又天涯、零落如此,掩閑門、得似晉人清。相思恨,趁楊花去,錯到長亭。
謝安涵雅量,叔夜賦剛腸。清宵假寐,應笑長孺臥淮陽。盡徹東平屏障,不廢南樓談詠,宴寢自凝香。庭下一抔土,須避赤帷裳。雙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百年喬木陰下,僵立兩蛟蒼。目送千山爽氣,簾卷一城風月,杖屨合彷徉。他日峨眉秀,相望隔明光。
船頭澆酒祀神龍,手擲金錢撒水中。百尺樓船雙夾櫓,唱歌齊上呂梁洪。
剡竹吾問君,班班為誰設。一登君子堂,迥與凡界絕。陂龍鱗故鮮,湘娥淚猶熱。既能露文章,匠手安得輟。所憐無可娛,如伴枯禪滅。千金散紅裙,一鏡垂白發。定非夏侯衣,高堂掛秋月。
彩鰲仙樂響空明。前度鳳來迎。月圓月缺年年事,是今番、特地關心。五夜重判爛醉,三分尚有馀春。玉壺寒沁一天星。車馬氣如云?;\紗競逐香塵暗,笑幽人、門掩花陰。未見山中歷日,夢中池草先青。
平川斜日亂云飛,密雨濛濛靄夕霏。賴有主人能款客,不教泥土污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