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客中
楓落秋江塞鴈賓,客懷依舊憶鱸莼。
百年三萬六千日,半世東西南北人。
滿目空村爭虎豹,何時高閣繪麒麟。
由來管葛皆天意,霄漢泥涂任此身。
楓落秋江塞鴈賓,客懷依舊憶鱸莼。
百年三萬六千日,半世東西南北人。
滿目空村爭虎豹,何時高閣繪麒麟。
由來管葛皆天意,霄漢泥涂任此身。
楓葉飄落秋江之上,塞外大雁如同賓客般遷徙,我客居他鄉的情懷依舊,思念著家鄉的鱸魚和莼菜。人生百年約有三萬六千日,我半輩子都在東西南北漂泊。滿眼都是空蕩蕩的村莊,虎豹橫行,不知何時能在高閣上繪下功臣的畫像。自古以來,像管仲、諸葛亮那樣的賢才成就功業都是天意,我只能任由自己身處高位或困境。
塞鴈賓:塞外的大雁,如同賓客般遷徙。
鱸莼:指鱸魚和莼菜,常用來表示思鄉之情。
百年三萬六千日:指人的一生。
爭虎豹:比喻社會動蕩,壞人橫行。
繪麒麟:指在麒麟閣上繪制功臣畫像,象征建立功勛。
管葛:管仲和諸葛亮,都是古代的賢相。
霄漢泥涂:霄漢指高空,比喻高位;泥涂指泥濘的道路,比喻困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詩人客居他鄉,半生漂泊,既思念家鄉,又渴望建功立業,卻無奈于現實,于是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思鄉、漂泊之愁和對建功立業的期盼與無奈。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動蕩社會中的心境。
匏庵詩思浩無涯,強韻連篇力有加。妙手天機元吐錦,高枝老樹自生花。興亡過眼論朝士,掌故羅胸剩一家。他日從君詢舊事,欲編猿鶴記蟲沙。
巘崿蓮為峰,漣漪柳成浪。此中可卜居,于以遂天放。
歲晏日南至,場圃靡所勞。告成三務功,盈耳康衢謠。鴉飛嶺外陂,虹斷林邊橋。將期養疏拙,詎厭居寂寥。負暄坐晴檐,煦煦春滿袍。對山閱吾書,懷古酌彼醪。此樂天所靳,何幸及草茅。雖非鹿門龐,或庶彭澤陶。為詩寫幽尚,刊落華與豪。集以貽知音,悵望心搖搖。
佳木扶疏漏曉暾,書床留得夜來云。幽經談盡無功課,自理東窗芝朮熏。
西南望平原,汝水稻千頃。黃云卷?稏,懷我江湖境。扁舟五月時,潑眼菱荷凈。歸來逢歲惡,半臂換湯餅。悵望云子白,悲辛殘炙冷。采薇聊卒歲,雅志在箕潁。
花有花時,何事茲花,待開便開。看嫣然一笑,秋容也媚,問之不語,春意潛回。靜想乾坤,中間萬有,元氣循環共一胎。花如此,盡風流奇特,嘆了還猜。三生月地云階。料曾被、西風點鏡臺。悵賞余人散,黃蜂日晚,夢回日落,白雁霜催。兩度頻繁,一番遲暮,爭似從他本分來。青霄客,有留連新句,為寫芳埃。
獨立無朋但任真,不持身勢掩君親。若將坤體論臣道,公是朝廷第一人。
昔人有奇策,折沖尊俎間。何必百萬師,出入無時閒。司成久不作,晏嬰邈難攀。廟勝久已非,徒興圣父嘆。莫酬突徙薪,賞及焦面顏。神功貴無跡,此道良獨難。
千葉從風盡報秋,長門團扇迥添愁。玉河橋畔東流水,幾處題紅出御溝。
竹徑初晴屐齒乾,忽聞仙佩下層巒。多君有約同禪榻,老我無心整舊冠。幾局文犀敦宿好,數杯浮蟻接清歡。別來湖水添新綠,應理絲綸坐釣灘。
難難,虛空捏聚不成團。易易,無手牧童穿穴鼻。也不難也不易,斷頭?子加篙枻。
珠簾暮捲西山雨。離魂不散煙郊樹。暝色赴春愁。行藏獨倚樓。王繩回斷絕。臥見云間月。悄悄夜寒生。月高風滿城。
才生申十日,便小春時候。碩果已含生,一縷微陽透。貞固見天機,壽脈滋培厚。菊后早梅前,不盡長生酒。
少學不為身,宿志固有在。雖然敢自必,用舍置度外。天初若相我,發跡造宏大。豈敢負所付,捐軀欲投會。寧知事大謬,舉步得狼狽。我已無可言,墮甑難追悔。子雖僅自免,雞肋安足賴。低回畏罪罟,黽勉敢言退。若人疑或使,為子得微罪。時哉歸去來,共抱東坡耒。
黑頭幾人膺重寄,投老海濱能避世。不教子弟逐時流,易待誰堪匹高義?花近樓中十五年,年年詩捲積憂天。須眉如畫心情在,暫許歌聲到酒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