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 火樹銀花合
星炬亂林鴉,
火城標赤霞。
端門開璧月,
散樹合銀花。
光燄搖千尺,
扶疏轉九華。
昭回三閣近,
鑿落萬枝斜。
玉李迷天象,
金蓮出內家。
龍光如海蜃,
猶有誤連車。
星炬亂林鴉,
火城標赤霞。
端門開璧月,
散樹合銀花。
光燄搖千尺,
扶疏轉九華。
昭回三閣近,
鑿落萬枝斜。
玉李迷天象,
金蓮出內家。
龍光如海蜃,
猶有誤連車。
星星般的火炬擾亂了林中烏鴉,火光照亮的城池映著赤霞。宮殿正門開啟如璧玉般的明月,樹間燈光聚合如銀花綻放。光焰搖曳高達千尺,光影交錯流轉著七彩光華。星辰光耀映照著近處的三閣,千萬枝燈火閃爍傾斜。玉色李花迷亂了天象,金色蓮花燈出自皇宮內院。龍形燈光如海上蜃景,還有那相連的車輛仿佛在燈火中交錯。
星炬:像星星一樣密集的火炬。
火城:被燈火映紅的城市。
端門:宮殿的正門,古代帝王宮殿多設端門。
璧月:如玉璧般圓潤明亮的月亮。
扶疏:原指枝葉繁茂,此處形容燈光光影交錯的樣子。
九華:多種色彩交織的光華。
昭回:出自《詩經》,指星辰光耀流轉。
三閣:代指宮中樓閣。
鑿落:本指酒器上的花紋,此處形容燈光閃爍的樣子。
玉李:白色李花,此處形容李花似玉的潔白。
金蓮:金色蓮花造型的燈燭,多為宮廷所用。
內家:指皇宮內院。
海蜃:海市蜃樓,此處形容燈光奇幻如海上蜃景。
誤連車:車輛相連,形容燈火輝煌中車水馬龍的景象。
此詩或創作于古代春日燈節(如元宵節)期間。古代帝王常在節日張燈結彩,詩中“火樹銀花”“金蓮出內家”等描寫,可見是對宮廷或民間燈節盛景的記錄。詩人通過觀察節日燈火,結合自身感受創作此詩,展現當時社會的繁榮與節日的熱鬧。
全詩以“火樹銀花”為核心,通過多維度描繪春夜燈火的璀璨與繁華,既展現了古代燈節的民俗特色,也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光影交織的視覺盛宴,是一首典型的詠春景、贊盛景的詩作,在同類題材中具有生動的畫面表現力。
兀兀馀酣漱晚汀,古犧香霧入疏欞。捲簾歸坐月弦上,隔岸遠山青更青。
好學五車富,輕財四壁貧。風流漢家令,文物晉詩人。門戶青氈舊,窮途白發新。招魂誰解意,慚愧屈靈均。
鋤荒培薄寺東隈,一種風光百樣栽。誰妒眼中無俗物,前花開遍后花開。
晚涼庭院。茗椀爐香閒自遣。不為懷人。又寫瑤箋到夜分。微吟聲悄。一桁簾陰鐙暈小。莫掩窗扉。著個銀蟾來伴伊。
九疑不可問,羅浮如可攀。遙拜羅浮云,奠以雙瓊環。渺渺洞庭波,東逝何時還?生人不努力,草木同衰殘。
我懷元祐初,圭璋滿清班。維時南隆老,奉使獨未還。迂叟向我言,青齊歲方艱。斯人乃德星,遣出虛危間。召用既晚矣,天命良復慳。一朝失老驥,寂寞空帝閑。至今清夜夢,枕衾有馀潸。喜聞二三子,結發師閔、顏。高論逼河漢,清詩鳴佩環。遙知三日雪,積玉埋崧山。誰念此幽桂,坐蒙榛與菅。故人在潁尾,投詩清泠灣。
平生有志慕前修,嘆息因循漸白頭。端向歲寒看松柏,始知凡木不禁秋。
千古朱家俠,芳聲異代留。蒸梨知孝行,瀹茗見清修。烏鳥心長切,羔羊愿未酬。君看彤史筆,卓犖下螭頭。
江岸薔薇也自紅,可憐夜雨落花叢。不如燕子知人意,個個飛來近短篷。
高林褰翠氣,虛谷散虹光。道士多騎虎,仙人自牧羊。澗泉通地遠,山嶺際天長。戴子文為記,流傳示不忘。
頻年飽食大官羊,珍品黃封取次嘗。覆育恩同天地廣,銘心刻骨誓難忘。
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
解頤鼎鼎得匡來,凈洗詩脾萬古埃。何以報君青玉案,誰其醑我紫霞杯。此生只可誇耕墅,小藁曾經到講臺。富貴自嫌吟骨瘦,底須雌甲問河魁。
日日苦思春,春來何處。積雪層冰正無路。春風吹面,萬里故人相遇。隔年離別恨,從頭訴。鬢發清霜,形容枯樹。漸覺人生不如故。唯春最好,底用一年一度。有心當不放,春歸去。
江南地暖,數枝先得嶺頭春。分付似、剪玉裁冰。素質偏憐勻澹,羞殺壽陽人。算多情留意,偏在東君。暗香旋生。對澹月與黃昏。寂寞誰家院宇,斜掩重門。墻頭半開,卻望雕鞍無故人。斷腸處、容易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