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寒江聽雨圖
江風渺云鴻,江雨濕煙樹。
扁舟出波濤,悠然于此住。
掩篷臥看書,不受蛟龍怖。
焉知臨流人,擾擾需翁渡。
江風渺云鴻,江雨濕煙樹。
扁舟出波濤,悠然于此住。
掩篷臥看書,不受蛟龍怖。
焉知臨流人,擾擾需翁渡。
江風浩蕩,云中的鴻雁顯得遙遠;江雨細密,打濕了煙霧籠罩的樹木。小船從波濤中駛出,悠然地停泊在此處。關起船篷躺著看書,絲毫不懼怕水中的蛟龍。哪里知道岸邊的人,正紛紛擾擾地需要老漁翁擺渡。
渺:遙遠,這里形容云鴻在風里若隱若現的樣子。
云鴻:云中的鴻雁。
煙樹:被江霧籠罩的樹木,如蒙煙靄。
扁舟:輕便的小船。
掩篷:放下或關閉船篷。
蛟龍:傳說中能興風作浪的水中神靈,此處代指波濤中的危險。
臨流人:靠近江邊的人。
擾擾:紛亂、忙碌的樣子。
需翁渡:需要老漁翁(船夫)擺渡。
此詩或為詩人觀《寒江聽雨圖》有感而作。通過描繪圖中寒江雨景與扁舟生活,借畫境抒發內心對閑適自在的追求,反映詩人對世俗紛擾的超脫心境。
全詩以寒江雨景為背景,聚焦扁舟中“掩篷看書”的閑適場景,與岸邊“擾擾需渡”的忙碌形成對比,突出詩人對悠然生活的向往。語言簡練,意境清遠,是題畫詩中借景抒情的典型之作。
一舸歸來,何太晚、鬢絲如織。謾歡息、凄涼往事,盡成陳跡。山迫暮煙浮紫翠,溪搖寒浪翻金碧。看長虹、渴飲下青冥,危欄濕。誰可住,煙蘿側。俗士駕,當回勒。伴巖扃,須是碧云仙客。風月已供無盡藏,溪山更衍清涼國。恨謫仙、蘇二不曾來,無人說。
暖靄浮晴御。鎖垂楊、籠池罩閣,萬絲千縷。池上曉光分宿霧,日近群芳易吐。尋并蒂、闌干凝佇。不信釵頭飛鳳去,但寶刀、被妾還留住。天一笑,萬花妒。 阿嬌正好金屋貯。甚西風、易得蕭疏,扇鸞塵土。一自昭陽扃玉戶,墻角土花無數。況多病、情傷幽素。別殿時聞簫鼓奏,望紅云、冉冉知何處。天尺五,去無路。
云接蒼梧,山莽莽、春浮澤國。江水漲、洞庭相近,漸近空闊。江燕飄飄身似夢,江花草草春如客。望漁春、樵市隔平林,寒煙色。方寸亂,成絲結。離別近,先愁絕。便滿篷風雨,櫓聲孤急。白發論心湖海暮,清樽照影蒼浪窄。看明年、天際下歸舟,應先識。
斗柄回秋律。素蟾飛、冰霜萬里,滿川金碧。得月偏多何處是,惟有橋南第一。正野迥、西風寒寂。丹桂婆娑疏影在,想微瑕、未累千金璧。河漢遠,澹無跡。知君有句酬佳夕。盡高歌、胡床自倚,露漙珠溢。坐到參橫星欲暗,隱隱天低似笠。但絡緯、悲啼催織。吟詠凄涼翻有恨,諒知音、人遠空追憶。誰為置,鄭莊驛。
清陰一架,顆顆蒲萄醉花碧。
長橋春水拍堤沙。疏雨帶殘霞。幾聲脆管何處,橋下有人家。宮樹綠,晚煙斜。噪閑鴉。山光無盡,水風長在,滿面楊花。
十里青山遠,潮平陸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暑,清風襯晚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
成都好,蠶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燈火上紅樓。車馬溢瀛洲。人散后,繭館喜綢繆。柳葉已饒煙黛細,桑條何似玉纖柔。立馬看風流。
落日長亭柰爾何,得歸今日又關河。春來鴻雁離群去,江上黿鼉憶客過。
白發故人鄉夢斷,青山是處旅愁多。舊游正及梅花發,一曲誰堪入楚歌。
苦相身為女,卑陋難再陳。 男兒當門戶,墮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 女育無欣愛,不為家所珍。 長大逃深室,藏頭羞見人。 垂淚適他鄉,忽如雨絕云。 低頭和顏色,素齒結朱唇。 跪拜無復數,婢妾如嚴賓。 情合同云漢,葵藿仰陽春。 心乖甚水火,百惡集其身。 玉顏隨年變,丈夫多好新。 昔為形與影,今為胡與秦。 胡秦時相見,一絕逾參辰。
揖坐樓頭夜,酒杯生菜盤。 交情三月暮,細雨一燈寒。 談笑響如在,賡酬墨未乾。 死生千古別,西日照闌干。
廉水扶桑北,石城勾漏西。 吏情甘散地,春色在扶藜。 榔葉斜侵屋,江魚逆上溪。 飄飄犯蠻府,淚應暮猿啼。
蒲子花開蓮葉齊,聞郎船已過巴西。 郎看明月是儂意,到處隨郎郎不知。
歲見梅追和一首,終恨有兒女子態耳 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靜。疑是佳人日暮來,綽約風前影。 新恨有誰知,往事何堪省。夢繞陽臺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凈。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人猶苦余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