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景 爐存火似紅
向火火無功,
爐中本不空。
尤存尤自冷,
似有似無紅。
圍共香團獸,
燒余焰吐虹。
寒威侵鑠處,
光氣吐吞中。
尚覺身成曲,
惟應笑是烘。
個中明點雪,
萬古不曾融。
向火火無功,
爐中本不空。
尤存尤自冷,
似有似無紅。
圍共香團獸,
燒余焰吐虹。
寒威侵鑠處,
光氣吐吞中。
尚覺身成曲,
惟應笑是烘。
個中明點雪,
萬古不曾融。
靠近爐火火卻無暖身之功,爐中本就并非空蕩無物。火雖尚存卻依然寒冷刺骨,那紅光似有似無若隱若現。眾人圍坐爐邊,爐形如香獸團簇;殘焰燃燒,如彩虹般絢爛躍動。寒威侵襲之處,火光吞吐明滅;在這光影交織間,寒意與暖氣相爭。仍覺身體因冷蜷縮如弓,只能以笑作暖自我烘融。其中那明亮的雪點般光色,歷經萬古卻從未消融。
向火:靠近火爐。
無功:沒有取暖的效果。
尤存:仍然存在。
似有似無:形容紅光微弱,不明顯。
香團獸:指爐身鑄有獸形紋飾,或燃有香的獸形香爐。
焰吐虹:火焰燃燒時如彩虹般絢爛。
寒威侵鑠(shuò):寒冷的威力侵襲、銷熔(此處指寒意濃烈)。
光氣吐吞:火光時明時暗,如吞吐狀。
身成曲:身體因寒冷蜷縮彎曲。
個中:其中,這里指爐中或寒景中。
明點雪:明亮如雪花的光點(或指爐中余燼、雪色反光)。
此詩應創作于冬季,詩人觀察爐中火景,結合冬日嚴寒的切身感受而作。或為文人冬日圍爐時的即景抒情,通過爐火的微妙狀態,反映寒日生活的細節與內心對寒冷、溫暖的細膩體悟。
全詩圍繞‘爐存火似紅’展開,以細膩筆觸描繪冬日爐火的微弱與寒威的濃烈,由爐邊場景延伸至對‘萬古不融’雪點的聯想,將生活觀察與哲思結合,語言簡練,意象生動,展現了冬日小景中的詩意與理趣。
客從何鄉來,遺我尺素書。道路險且艱,故人情有馀。妖氣晦斗極,黃濁混龍魚。何荃不為蕕,何麟不為貙。殷勤故人心,炯若明月珠。投之千丈泥,萬古光不渝。安得致閶闔,以照君王車。
東皋青接隴,南畝綠連云。萬井桑麻合,千村桃李分。歲時寒食暮,風雨夕陽曛。野館青簾出,江亭玉笛聞。王孫芳草路,游女石榴裙。何處城隅曲,提筐遇使君。
梅子黃時晝閉門,朱顏綠發紫綸巾。虛窗燈火勘窮塵。絳淺黃輕呈國色,落花細雨正佳晨。崔徽可是卷中人。
曾睹哲人游醉宮,拜氈酒盞抱懷中。欲詢長老此深意,飲罷方知塵世空。
沙場日暮春草肥,瘦馬不受黃金羈。天生神駿天所愛,豈容過市無人知。郎官病坐芙蓉幕,喜見馬圖天上落。人生相遇貴相知,孰謂世間無伯樂。
何限人同在,心知我獨來。孤峰云不薄,萬象日頻開。稼穡山中計,鸕鶿水上杯。桃花忽如雨,髣髴到天臺。
昔夢游閶闔,謁帝明光宮。天衣馮玉幾,顧笑回春風。眷言苦行役,賜酒盈金鐘。飶芬滿襟袖,色瑩玻瓈空。吸之不能半,已覺衰顏紅。洗爵再拜謝,幸免傾側容。小臣升斗器,既醉心怦忡。沈湎豈不愉,無乃災微躬。大福諒不再,君恩既有終。
畫船未泊五云溪,信息先傳滿邑知。花漸飄零愁置酒,鳥猶啁哳苦催詩。莫憂震澤波濤闊,須信南宮筆畫奇。自掃水邊山下路,候公杖屨欲追隨。
毣毣精思愧鮑宣,如如不動契金仙。回觀爭奪紛華地,已老吳蠶不復眠。
新粉含香并節生,翠云零亂不勝清。憑誰制作昭華管,聽取雌雄兩鳳鳴。
寫照無因畫隱微,不差毫發似君稀。正須著我巖石底,是殆見我神氣機。行到逼真人卻惡,精于懸鑒物難違。朱鉛莫惜饒顏色,眾目不求公是非。
君不見流水泯泯去不還,日月攪攪曾無閒。人生長苦死催促,富貴早來開我顏。飲酒飲不多,直愛美人揚美歌。即今受樂亦已晚,過眼百年能幾何?
東湖闊處二靈山,龍吐雙珠落水間。四面亂峰云氣白,半天孤塔土花斑。當年馴虎歸何處,今日輕鷗只自閒。問訊老僧詩句好,清風謖謖滿松關。
江海鷗盟幸未寒,曾將尺素問平安。每懷徐孺空懸榻,卻憶逢萌早掛冠。半夜明星連寶劍,九秋清露溢銅盤。誰能授我長生訣,白日丹成生羽翰。
楓葉蕭蕭江已秋,吳船三日住揚州。靛花深染青綾被,云葉新裁紫綺裘。征驛馬嘶風滿樹,別筵人散月當樓。明年春雁將書去,人在蓬瀛第幾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