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懷偶成二首 其一
少不如人奈老何,早衰多病鬢雙皤。
無親可共耕緜上,有子堪同讀善和。
妄想不生騎鶴夢,高情時有飯牛歌。
釣游閑事無人見,長剪漁竿短結莎。
少不如人奈老何,早衰多病鬢雙皤。
無親可共耕緜上,有子堪同讀善和。
妄想不生騎鶴夢,高情時有飯牛歌。
釣游閑事無人見,長剪漁竿短結莎。
年少時就比不上別人,到老了又能怎樣呢?身體早衰且疾病纏身,兩鬢已經斑白。沒有親人可以一起到綿上耕種,好在有兒子能一同在善和里讀書。不再有像騎鶴升仙那樣不切實際的妄想,高雅的情懷中時常會唱起飯牛歌。釣魚游玩這些閑事無人看見,我只管長久地修剪漁竿,短時間內編結莎草。
皤(pó):白色,這里形容頭發花白。
緜上:古地名,相傳春秋時介子推隱居于此。
善和:善和里,唐宰相裴度別墅所在地,這里泛指讀書之地。
騎鶴夢:南朝梁殷蕓《小說》載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說法,指妄想富貴。
飯牛歌:相傳春秋時寧戚喂牛時唱的歌,后指懷才未遇而發的感慨。
莎(suō):莎草,可用于編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年老階段,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可能仕途不順或生活不如意,從而產生了對人生的感慨,選擇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樂趣。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年老后的人生感悟,摒棄妄想,安于平淡。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困境中自我調適的心態。
欲問梨花發,江南信始通。
開因寒食雨,落盡故園風。
白玉佳人死,青銅寶鏡空。
今朝兩眼淚,怨苦屬衰公。
有意訪西溪,順途吟思迷。
及茲詢野老,已恨過芳蹊。
醉客但多興,幽禽空自啼。
無由駐金勒,林表日光低。
草木遶籬盛,田園向郭斜。
去鋤南山豆,歸灌東園瓜。
白水照茅屋,清風生稻花。
前陂日已晚,聒聒競鳴蛙。
馬蹄踐霜雪,不畏道路寒。
游子重衣裘,慈母懸心肝。
懸心幾千里,冉冉歲已殘。
大河今漸涸,遠目常不干。
度雁朝夕聞,尺書寄亦難。
愿同車輪復,勿比弦上丸。
平生交游少,海內寡與期。
識君且恨晚,一見已將離。
人言何嗟別,曾此非舊知。
借曰匪我舊,亦既接音詞。
譬彼空林鳥,止息偶同枝。
忽有振翮去,尚爾鳴聲悲。
我今臨流送,安顧俗所為。
位不登三事,才宜列四科。
清名時自得,華冕世空多。
望氣悲埋劍,臨風嘆逝波。
吳阡蒿作里,楚挽薤成歌。
會葬千人至,來觀數郡過。
無由親執紼,東首淚滂沱。
樹老石連潭,潭深煙翠入。
群魚石下游,獨鳥潭上立。
泉暖草長綠,山高風自急。
徘徊興不窮,苔屐云霑濕。
自古豈無死,賢哉獨可悲。
家貧留旅櫬,門慶有諸兒。
里社當存祀,邦人定立碑。
還同羊叔子,罷市見遺思。
春山時獨往,榛穢旋芟??。
飛泉蔽幽巖,杳藹疏朝旭。
光垂白龍髯,鳴漱寒潭玉。
半壁生晝寒,陰草潤秋綠。
穿藤出溪口,流沫縈山足。
莫遣吏人來,方歌白云曲。
盡室寄東里,一官辭上都。
只應乘小駟,寧肯躡雙鳧。
秋雨生陂水,高風落廟梧。
梅山為余訪,還有舊家無。
山水番君國,文章漢侍臣。
古來中酒地,今見獨醒人。
坐嘯安浮俗,談詩接上賓。
何由趨盛府,徒爾望清塵。
言之少室西,定陟轘轅險。
歸心不避危,夕枕屢成魘。
秋聲故苑空,野氣荒陵掩。
獨念京洛塵,曾將客衣染。
南方傳競渡,多在屈平祠。
簫鼓滿流水,風煙生畫旗。
千橈速飛鳥,兩舸刻靈螭。
盡日來江畔,誰知輕薄兒。
終始為全德,生榮沒亦榮。
里人悲畫翣,郡吏拜銘旌。
石馬天麟肖,松枝國棟成。
更看追孝意,捧土作新塋。
犯霜出國門,送客客已去。
猶意行未遠,策馬過寒戍。
川長不見人,沙沒前崗路。
始聞云木深,忽逢朱亥墓。
金錘一報恩,義烈垂竹素。
何須文學為,寄語長沙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