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趙明叔侍御游茅山次韻二首 其二
繡衣漢使者,斧鉞嘗再操。
六條詟吏膽,一飯思民勞。
翩然拂衣去,訪此華陽陶。
蒼煙鬰松檜,白云露菅茅。
重岡暖靄合,平疇遠風交。
我愛龍池水,愿君酌霜匏。
商巖沛霖雨,越流化醇醪。
繡衣漢使者,斧鉞嘗再操。
六條詟吏膽,一飯思民勞。
翩然拂衣去,訪此華陽陶。
蒼煙鬰松檜,白云露菅茅。
重岡暖靄合,平疇遠風交。
我愛龍池水,愿君酌霜匏。
商巖沛霖雨,越流化醇醪。
您是身著繡衣的漢朝使者般的官員,曾多次執掌斧鉞大權。以六條法令震懾官吏的膽量,每吃一頓飯都想著百姓的勞苦。您瀟灑地拂衣離去,來尋訪華陽隱居的陶弘景。蒼茫的煙霧籠罩著松檜,白云下露出菅茅。重重山岡上溫暖的霧氣聚合,平坦的田野有遠風交匯。我喜愛龍池的水,愿您用霜匏舀來品嘗。您應像商巖的傅說能降下甘霖,讓越地的教化如醇厚的美酒。
繡衣漢使者:指漢朝的繡衣直指使者,代表皇帝行使權力。
斧鉞:象征權力。
六條:漢武帝時,設刺史以六條問事,監察地方官員。
詟(zhé):震懾。
華陽陶:指陶弘景,隱居茅山華陽洞。
菅茅:茅草。
霜匏:經霜的匏瓜,可做瓢。
商巖:指傅說,曾在商巖隱居,后被武丁起用,使天下大治。
醇醪(láo):醇厚的美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友人趙明叔侍御曾為官,后歸隱茅山。作者陪其游覽茅山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官場生態,作者贊賞友人的為官之道,并期望其即便歸隱仍能為社會做貢獻。
此詩主旨是贊賞友人的為官品德,并對其未來有所期許。特點是將友人形象與自然景色結合,用典豐富。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情感表達。
城郭還依舊,人民似昔非。 故鄉南去遠,奉使北來稀。 水落波聲小,天空月色微。 客舟隨處宿,浪跡幾時歸。
露盤花水望三星,仿佛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風庭。
秋雨聲中舊雨來,堆盤苜蓿且銜杯。黃花似待先生到,剩蕊還留小雪開。
探幽乘暇日,小立佇花前。人去已千里,春歸又一年。
柳含香雨重,松抱法云圓。半晌增惆悵,重來翠接天。
寒蟬先秋鳴,涼意在樹杪。臥聞檐雨止,起視瑣窗曉。
清風來不速,引我至瓊島。中央一水亭,四面萬花繞。
主人兩宗匠,仙葩入品藻。坐我香世界,煙波凌浩渺。
同游皆俊才,吳質本詩老。為言卅年前,此地留鴻爪。
風流感晨星,陳跡忽已杳。及茲花生朝,一壺共傾倒。
珠露舞翠盤,游魚躍文沼。飛來雙白鷺,顧影斗清好。
一官掛朝簿,世事常擾擾。所欣半日閑,心跡冰壺皎。
歸來枕簟清,香風滿懷抱。
客有吳郎吹洞簫,明月沉江春霧曉。湘靈不可招,水云中環佩搖。
驚回一枕當年夢,漁唱起南津。畫屏云嶂,池塘春草,無限消魂。 舊家應在,梧桐覆井,楊柳藏門。閑身空老,孤篷聽雨,燈火江村。
草茫茫秦漢陵闕,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山人家堆案圖書,當窗松桂,滿地薇蕨。 侯門深何須刺謁?白云自可怡悅。到如何世事難說,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杰!
滿城風雨近重陽。濕秋光。暗橫塘。蕭瑟汀蒲,岸柳送凄涼。親舊登高前日夢,松菊徑,也應荒。堪將何物比愁長。綠泱泱。繞秋江。流到天涯,盤屈九回腸。煙外青萍飛白鳥,歸路阻,思微茫。
啼紅,杏花消息雨聲中。十年一覺揚州夢,春水如空。 雁波寒寫去蹤,離愁重,南浦行云送。冰弦玉柱,彈怨東風。
自入秋來景物新,拖筇放腳任天真。 江山風月無常主,但是閑人即主人。
海中有國傾神功,烹金化成九乳鐘。精氣激射聲沖瀜, 護持海底諸魚龍。聲有感,神無方,連天云水無津梁。 不知飛在靈嘉寺,一國之人皆若狂。東南之美天下傳, 環文萬象無雕鐫。有靈飛動不敢懸,鎖在危樓五百年。 有時清秋日正中,繁霜滿地天無風。一聲洞徹八音盡, 萬籟悄然星漢空。徒言凡質千鈞重,一夫之力能振動。 大鳴小鳴須在君,不擊不考終不聞。高僧訪古稽山曲, 終日當之言不足。手提文鋒百煉成,恐刜此鐘無一聲。
巨浸連空闊,危樓在杳冥。稍分巴子國,欲近老人星。 昏旦呈新候,川原按舊經。地圖封七澤,天限鎖重扃。 萬象皆歸掌,三光豈遁形。月車才碾浪,日御已翻溟。 落照金成柱,馀霞翠擁屏。夜光疑漢曲,寒韻辨湘靈。 山晚云常碧,湖春草遍青。軒黃曾舉樂,范蠡幾揚舲. 有客初留鹢,貪程尚數蓂.自當徐孺榻,不是謝公亭。 雅論冰生水,雄材刃發硎。座中瓊玉潤,名下茝蘭馨。 假手誠知拙,齋心匪暫寧。每慚公府粟,卻憶故山苓。 苦調當三嘆,知音愿一聽。自悲由也瑟,敢墜孔悝銘。 野杏初成雪,松醪正滿瓶。莫辭今日醉,長恨古人醒。
滿地霜蕪葉下枝,幾回吟斷四愁詩。 漢家若欲論封禪,須及相如未病時。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