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趙明叔侍御游茅山次韻二首 其一
夷言衛(wèi)侯說,土風鐘儀操。
百年等逆旅,南北俱勞勞。
何如事幽討,杖藜舒鬰陶。
上山拾瑤草,下山折藑茅。
尋我煙霞朋,締此金石交。
胡然自局趣,顧影悲系匏。
歸去來山中,山中有松醪。
夷言衛(wèi)侯說,土風鐘儀操。
百年等逆旅,南北俱勞勞。
何如事幽討,杖藜舒鬰陶。
上山拾瑤草,下山折藑茅。
尋我煙霞朋,締此金石交。
胡然自局趣,顧影悲系匏。
歸去來山中,山中有松醪。
就像衛(wèi)侯喜歡聽異鄉(xiāng)語言,鐘儀堅持彈奏本土曲調。人生百年如在旅店匆匆過客,南北奔波都辛苦勞累。不如去探尋幽靜之地,拄著藜杖抒發(fā)心中郁悶。上山采摘珍貴瑤草,下山折取藑茅。尋找我那喜愛煙霞的朋友,締結這如金石般堅固的交情。為何要自我局限,顧影自憐像那系著的匏瓜。回到山中去吧,山中有松醪美酒。
夷言衛(wèi)侯說:據(jù)《左傳》記載,衛(wèi)侯喜歡聽異鄉(xiāng)的語言。說,通“悅”,喜歡。
土風鐘儀操:鐘儀是楚國樂官,被囚于晉,仍彈奏楚國樂曲,體現(xiàn)不忘本土之風。
逆旅:旅店,這里比喻人生短暫。
勞勞:辛苦、忙碌的樣子。
幽討:探尋幽靜的地方。
藜:一種草本植物,莖可以做拐杖。
鬰陶:郁悶、憂愁。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也泛指珍貴的草。
藑茅:香草名。
局趣:即局促,拘束、不自在。
系匏:《論語》中有“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這里比喻不得志。
松醪:用松節(jié)或松花釀制的酒。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一番塵世的奔波、勞頓后,對世俗生活感到厭倦,在與趙明叔侍御游覽茅山的過程中,觸發(fā)了內心對自然、閑適生活的向往,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塵世的厭倦和對自然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運用典故豐富內涵,對比手法突出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xiàn)了詩人在特定心境下的情感抒發(fā)和精神追求。
孤棹斜陽水村,一犁暮雨平原。 藤花靡靡落地,桑葉陰陰閉門。
翻翻繡袖上紅茵。舞姬猶是舊精神。坐中莫怪無歡意,我與將軍是故人。
百尺長藤垂到地,千株喬木密參天。只在郡城邊。
蟻窠得意從渠計,螳翳忘言息我機。 寒盡山庵無歷日,野花啼鳥又春歸。
自古有治亂,誰家無是非。 曉床聽鄰語,瑣瑣訴寒饑。
十日春風,又一番調弄,怕暖愁陰。夜來風雨,搖得楊柳黃深。熏篝未斷,夢舊寒、淺醉同衾。便是聞燈見月,看花對酒驚心。 攜手滿身花影,香霧霏霏,露濕羅襟。笙歌行人歸去,回首沈沈。人間此夜,誤春光、一刻千金。明日問、紅巾青鳥,蒼苔自拾遺簪。
翠袖余寒,早添得、銖衣幾重。保須怪、妍華都謝,更為誰容。銜盡吳花成鹿苑,人間不恨雨和風。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淚紅。 山霧濕,倚熏籠。垂?葉,鬢酥融。恨宮云一朵,飛過空同。白日長閑青鳥在,楊家花落白蘋中。問故人、忍更負東風,尊酒空。
翰林天酒星,謫墮人間世。豪氣眇乾坤,浪跡寄湖海。
峨峨江祖山,片石峙西澨。醉狂御風來,踞坐高傲睨。
一絲聊戲垂,意得在魚外。青天畫屏句,妙越無塵界。
至今五百年,春虹絢晴彩。我來訪遺蹤,躡屐捫薜荔。
錦苔剝冰霜,髣髴題字在。屬時春夏交,微雨弄輕霽。
同游俱嘉朋,笑語洽傾蓋。云木團晝陰,松風奏天籟。
勝踐心已愜,酣歌意彌快。欲招臺上魂,舉爵酹清泚。
今昔自殊時,欣感諒一契。詩成寫蒼壁,存否非所計。
長嘯下歸舟,驚湍送飛枻。
窗虛枕簟明,微覺早涼生。 深院無人語,長松滴雨聲。 詩來禪外得,愁入靜中平。 遠念西林下,相思合慰情。
秋山萬仞落秋潭,無限青楓好駐驂。 君跨長鯨去不返,獨留明月照江南。
西望匡廬接九華,當年醉色傲煙霞。 可憐一片寒江月,猶有千峰護落花。
自君之出矣,消息阻風煙。 桂嶺花頻落,榆關月自圓。
山頭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 手把芙蓉步石壁,蒼翠亂射猿鳥驚。 誰其云外吹紫笙,欲來不來空復情。 天風吹我佩蕭颯,恍疑身在昆侖行。
夜來詩酒興,月滿謝公樓。 影閉重門靜,寒生獨樹秋。 鵲驚隨葉散,螢遠入煙流。 今夕遙天末,清光幾處愁。
一緘遠寄草堂詩,絕勝連宵夢見之。瘴誨回飆詞客倦,屋梁落月故人疑。
識途老馬寧終棄,銜石冤禽未是癡。五嶺花開春訊早,倚天拔劍此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