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三首 其三
婢尋本草犬迎醫,二豎驅除去復隨。
衰老維摩常示病,瘦生杜甫不關詩。
門堪羅雀那容駟,釜不烹魚但作糜。
見說九重征武士,卻須攘臂學支離。
婢尋本草犬迎醫,二豎驅除去復隨。
衰老維摩常示病,瘦生杜甫不關詩。
門堪羅雀那容駟,釜不烹魚但作糜。
見說九重征武士,卻須攘臂學支離。
婢女尋找草藥,狗迎接醫生,病魔剛被驅走又跟著回來了。年老體弱的我像維摩詰一樣常顯病態,我這般消瘦和杜甫可不一樣,并非因為作詩。門前冷落可以張網捕雀,哪能容得下顯貴的車馬;鍋里不煮魚,只煮些粥。聽說朝廷征召武士,我卻只能捋起袖子,像支離疏一樣無奈。
本草:中藥的統稱。
二豎:指病魔,典出《左傳·成公十年》。
維摩:即維摩詰,佛教人物,常以稱病說法。
瘦生杜甫:杜甫有‘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后人認為他因作詩勞神而消瘦。
門堪羅雀:形容十分冷落,賓客稀少。駟:指顯貴者所乘的四匹馬拉的車。
釜:鍋。糜:粥。
九重:指朝廷。
攘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形容振奮或發怒的樣子。支離:指支離疏,《莊子》中形體畸形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看出詩人處于年老多病、生活清寒的狀態。當時可能社會有征召武士等情況,而詩人因病無法參與,反映出其內心復雜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病中生活的困苦和報國無門的遺憾。其特點是用典貼切,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
期修玩事在杭州,月夕那知常滯留。縱有侯芭常載酒,惜無李白共登樓。蛩催織婦貧非懶,云掩霜娥老似羞。應笑山翁癡守待,滿身風露冷貂裘。年年待月引壺觴,坐對中庭玉一方。靜夜忽驚云作雨,索居空使客思鄉。荒雞聲續檐花滴,蝴蝶夢回巖桂香。何處高樓見山闊,快予吹笛據胡床。
付法傳心,將錯就錯。立雪斷臂,隨邪逐惡。本色衲僧,如何評溥。達磨大師,露出一膊。
極樂三軍士,誰知百戰場。無私齊綺饌,久坐密金章。醉客沾鸚鵡,佳人指鳳皇。幾時來翠節,特地引紅妝。
杜宇啼殘故國愁,虛名況敢望千秋。男兒若論收場好,不是將軍也斷頭。
素秋時序,早林芳凋盡,千山飛雪。壯士如猱梯絕險,一戰曾殲強敵。帳擁紅爐,杯傾綠蟻,歲晚同歡悅。高歌相和,不知蘆管吹裂。憐汝丫髻從軍,六年成長大,暫尋歸轍。汝父勤勞身更健,兄弟皆稱雄杰。梅影橫窗,松聲隔院,語笑清幽絕。家園情味,此行應為人說。
借問蓬萊水,誰逢清淺年。傷心云夢澤,歲歲作桑田。朱宮紫貝闕,一旦作沙洲。八月還平在,魚蝦不用愁。
一雨一晴,巖桂加青。釋迦骨髓,彌勒眼睛。途中無限拖泥者,問渠何日是歸程。
幾年野水倚扁舟,風雪塵埃暗綺裘。齊魯青山恒北望,江湖白鳥共東流。杜陵騎馬尋征路,李白題詩遍酒樓。文學卑官何足說,直須攬轡覓封侯。淡泊相逢古溧州,世情客況兩悠悠。腐儒都不通人事,冷掾何曾似宦游。輕薄成風雖可畏,廉勤律己每無愁。他時重會西湖上,把酒聯詩日自由。
功高翊戴重,錫土仍命氏。蟬冕舊傳家,龍袞式增賁。誰云五世澤,久襲萬鐘貴。非惟賴先慶,奕葉藝忠義。
繡段裝檐額,金花帖鼓腰。一夫先舞劍,百戲后歌樵。江樹城孤遠,云臺使寂寥。漢朝頻選將,應拜霍嫖姚。
樓淺風開幕,廊虛月映門。鶴棲何處榜書存。唯許同游人覓舊巢痕。倦眼微生纈,衰顏欲作皴。蠹魚老不食丘墳。卻向簿書叢里度朝昏。
收拾殘紅意自勤,攜鋤替筑百花墳。玉鉤斜畔隋家冢,一樣千秋冷夕曛。
禪榻仍兼臥,蒲團穩著綿。自疑方外客,猶費縣官錢。意懶如聞道,身閒似得仙。何當集蘭若,已辦泛湖船。
老筇支瘦影,寒木憑吟身。
黃河水,出昆崙,要得分明轉見昏。若欲迥超無間業,滅卻如來正法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