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山莊雜詠十首 自閑
子牟魏闕心,身在江湖外。
安知山林隠,不若居廛大。
心茍無所覊,居然謝塵械。
莞然碧山笑,贅甚愚溪對。
無處寫閑情,意與云俱在。
子牟魏闕心,身在江湖外。
安知山林隠,不若居廛大。
心茍無所覊,居然謝塵械。
莞然碧山笑,贅甚愚溪對。
無處寫閑情,意與云俱在。
像子牟一樣雖心系朝廷,人卻身處江湖之外。怎知隱居山林,不如住在城邑呢。只要內心不受羈絆,就能擺脫塵世的束縛。青山仿佛在微笑,覺得像《愚溪對》那樣的贅言多余。無處抒發閑情,心意卻和白云同在。
子牟魏闕心:子牟,戰國時魏公子,曾說“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指心系朝廷。魏闕,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代指朝廷。
廛(chán):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這里指城邑。
覊(jī):同“羈”,束縛。
塵械:塵世的束縛。
贅甚愚溪對:贅,多余。愚溪對,指柳宗元的《愚溪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仕途不順或對塵世有所厭倦,從而向往隱居生活,在山林中尋求內心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居生活的肯定和對閑適心境的追求。其特點是用典自然,語言質樸且富含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隱居生活的思考。
粟黃蕎白未全秋,誰報烏衣早作偷。只在林梢筑倉廩,便知去處若為搜。
問道趨東魯,聯輿有稚圭。侍闈看乍遠,吟轄動還齊。觀海云浮地,登山月傍梯。預知篇翰富,雙從錦囊奚。
荊璞天下珍,價重金百鎰。誰能玉其德,有亦未易識。陸沈黃綬間,心不計喧寂。挽之置通津,誰借一臂力。窮山抱白虹,緹襲貴燕石。良農種嘉谷,未必皆歲豐。世間固無巧,得喪系其逢。汾上百斛鼎,嶧陽七絲桐。清廟不登薦,造物頗未工。不移金石心,前哲能固窮。攫金不見人,士以貪自欺。玉壺有清冰,皎皎不受緇。畏義如畏刑,律己吾所師。一尉百僚底,三歲袖手歸。鄙夫顙有泚,行李惟囊衣?;掠芜m四方,僚友兄及弟。所惡薰有蕕,氣味不相似。黃鵠來自南,俛首啄禾黍。意欲摩云霄,石交予與汝。雞鶩安用喧,短翼無遠舉?;鹆魇顚⑼?,車馬戒行役。可不舉一杯,明日川陸隔。北堂太夫人,綠鬢今未白。雍雍鳳將雛,此樂豈易得。軒冕儻來爾,為親謹眠食。松楸不掃灑,吾甚思江東。七閩在其南,云間無去鴻。關山共明月,何時一尊同。小游忘年友,努力翰墨中。鑄金作龍淵,世豈無國工。
未讀書中語,憂懷已覺寬。燈前看封篋,題字有平安。
雨水連三月,風光又一年。桃花余滿地,柳葉漸迷煙。幢影翻燈外,鐘聲落枕邊。懷君讀書處,寂寞伴寒禪。
身世悠悠任所從,要知文武古來同。寶裝好買千金劍,努力須扳兩石弓。共說關張多意氣,要知韓范本才雄。凌煙閣上蒼空近,愿畫丹青第一功。
獨坐高齋汎羽觴,且看叢菊媚重陽。繁英乍吐丹霞色,冷艷全分白雪香。好共清幽矜晚節,偏從搖落殿秋光。疏花短發能相倚,三徑猶憐歲月長。
扆中七月天氣熱,廣文先生晨告別。生綃短卷出袖間,四坐森寒動秋發。青山漫漫夜來雪,玉虬曉凍鱗甲裂。江寒樹黑亂于云,浦白沙明光勝月。是時樵蘇俱不爨,千門閉戶無車轍。二翁偶坐何所為,掀髯起視天宇闊。憶昔剡溪曾壯游,照舸玻璃夜光發。廣文之家住甬東,頗聞此景尤奇崛。金鰲背上望銀濤,羽節瓊旌蔽瓊闕。送君歸去一題詩,清夢先君過吳越。
荒荒冷月證無生,瑟瑟柔波訴有情。消受長宵清不寐,柳陰支枕聽彈箏。
不作虎溪念,開池種白蓮。但知今日事,寧論昔時賢。疊石高為岸,疏渠細引泉。看花初日際,玉立凈娟娟。
秋氣森森落洞庭,孤懷正賴故人申。三年瀚海飄回燕,一夜滄桑輾轉心。且幸從今杯盞共,不妨回首別離頻。倩看菊葉疏籬畔,似識君來早放金。
方建優升議,旋收斬馘功。老夫殊矍鑠,諸將盡英雄。麾下人如虎,行間馬似龍。渠魁今就戮,鄰寇勢應窮。
放生池里盡昏昏,鱷尾重搖苦噬吞。觴網竟歸堯佐手,投文虛負退之恩。惡溪千里空流血,澤國三軍厭食飧。還理任公舊鉤釣,相期收取北溟鯤。
曲折經營遍,吳船頻到門。梅從武丘市,石載洞庭村。疊壑山蟠足,臨流花欲言。相知詞賦客,一度記過存。
城郭荒村處處同,五羊樓觀倚晴空。時平若建麒麟閣,更畫何人第一功?訓練精兵捷若神,從渠百變日如云。向來諸葛今何似?青眼高歌獨望君。世祖成宗德業深,百年培植士如林。登車攬轡平生志,孝子忠臣萬古心。情好雖親音問疏,秋來眠食近何如?因風敢致平安問,謾折梅花當寄書。綠章夜奏玉皇家,八載奇勛信可誇。待得九重丹詔下,共君握手看梅花。自別京華意惘然,浮云過眼十三年。白頭太守成何事?又促乘驄瘴海邊。會稽山與白云齊,海闊誰憐雁過???猶幸嶠南天氣暖,免教游子嘆無衣。更無錢可嘆空囊,杜老何從糴太倉?共說羊城饒貯蓄,山中尚有禹馀糧。帝王曾此理薰弦,尚覺遺音滿耳邊。若使聞韶仍大嚼,絕勝騎鶴更腰纏。蕭蕭木葉落窮冬,倦客翛然況味同。珍重孤根如鐵石,少須明日又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