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哀哉行
妾家淛水東,一門十朱輪。男多止一女,鐘愛歸妾身。
七歲誦經史,十歲學補紉。十五事機杼,二十供藻蘋。
不忍嫁張掖,愛我歸寧頻。去年邊事起,處處驚為燐。
盡室遯空谷,雷雨彌半旬。狐兔伴我食,虎狼為我鄰。
群盜政猖獗,白晝昏埃塵。驚憂轉成疾,抱痛不敢呻。
傳聞官軍至,草木生歡欣。豈料反縱暴,舞戈獵生人。
倉皇不得避,驅斥行海濱。避寇寇幸免,依人人不仁。
哀哉有如此,妾生何不辰。
妾家淛水東,一門十朱輪。男多止一女,鐘愛歸妾身。
七歲誦經史,十歲學補紉。十五事機杼,二十供藻蘋。
不忍嫁張掖,愛我歸寧頻。去年邊事起,處處驚為燐。
盡室遯空谷,雷雨彌半旬。狐兔伴我食,虎狼為我鄰。
群盜政猖獗,白晝昏埃塵。驚憂轉成疾,抱痛不敢呻。
傳聞官軍至,草木生歡欣。豈料反縱暴,舞戈獵生人。
倉皇不得避,驅斥行海濱。避寇寇幸免,依人人不仁。
哀哉有如此,妾生何不辰。
我家住在浙江東部,家中一門有很多高官。家里男孩多只有一個女兒,父母的鐘愛都給了我。七歲時我誦讀經史,十歲學習縫補衣服。十五歲開始織布,二十歲能操持祭祀之事。我本不忍心遠嫁張掖,父母疼愛我,讓我常回娘家。去年邊境戰事興起,到處都讓人驚恐不安如見到鬼火。全家逃到空谷,雷雨持續了大半個月。我與狐兔一同覓食,和虎狼做鄰居。群盜十分猖獗,大白天也是塵土飛揚。我因驚憂生了病,忍著疼痛不敢呻吟。聽說官軍來了,連草木都生出歡喜。誰料到他們反而肆意暴虐,揮舞兵器殘害百姓。我倉皇間來不及躲避,被驅趕到海邊。躲避賊寇僥幸躲過了,依靠官軍卻遇到不仁之人。悲哀啊竟有這樣的事,我生得多么不逢時。
淛水:即浙江。
朱輪:古代王侯顯貴所乘的車子,這里指高官。
補紉:縫補衣服。
事機杼:指織布。
供藻蘋:指操持祭祀之事。
張掖:地名。
歸寧:女子回娘家。
燐:鬼火,這里形容局勢讓人驚恐。
遯:同“遁”,逃避。
政:通“正”。
此詩創作于邊境戰事頻繁、社會動蕩不安的時期。當時盜賊橫行,官軍也肆意暴虐,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詩人通過自身的經歷,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社會亂象和人民的悲慘遭遇。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社會動蕩給百姓帶來的苦難。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個人經歷展現時代悲劇,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當時社會風貌的珍貴資料,以質樸的語言展現了深刻的社會主題。
不同瀑布瀉千山,
數滴空馀坎井間。
端是龍神閟珠味,
故教滴滴與人慳。
兒釣童游幾夢思,春風千里恨歸遲。
君今舊隱治三徑,我尚他州寄一枝。
載酒猶慚來問字,對花深欲共論詩。
不堪又聽陽關曲,想見酴醾噴雪時。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
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
托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
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
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飖。
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
朝為拂云花,暮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
層空蟠碧翠,
佳麗佇雕鞍。
夙聘黃金勒,
風云冀北看。
奇觀十二豈虛哉,衰亂誰珍能賦才;
興到狂歌頻看劍,人來載酒且銜杯。
夜闌獨伴雞聲舞,曉望何多蜃氣臺;
弧矢半生成底事,可堪白發鬢邊催?
柴門曉初啟,晴氣堆遠峰。不知何處鶴,踏折一枝松。
夜闌窗戶閉,黃庭看未終。西巖一聲虎,四壁生清風。
自掃松間葉,冰霜一半開。碧桃花未發,亭待漉香醅。
永日琴為伴,前村酒可酤。松陰揀磐石,赤腳踏冰壺。
有酒看云飲,無書寄雁回。數蛩鳴敗草,一葉落青苔。
黃昏鳥飛絕,夜半猿啼切。紙帳寒不眠,開門見猛雪。
嘉會逢人日,春林擁草堂。
雪因來客霽,花為舉杯香。
聚散真成夢,交游半老蒼。
預愁江上艇,對酒不能忘。
疏疏澗底松,兀兀山頭石。含凄陟連岡,暖焉先子宅。
微生足憂患,有愿守蓬蓽。廿載饑驅去,一蹶遂埽跡。
久知日月晚,真見邱墟場。尺壁幸自完,孤根復何植。
有田楊漕灣,躬耕代徵祿。萬里資負米,連歲又不熟。
飄然我來歸,有淚不敢哭。及春事疇壟,行復念牛犢。
眼看枌社地,有同桑下宿。天地本自寬,生年今蹙蹙。
去山二十里,往還資仆夫。哀敬不自申,筋力知何如。
晨出暮還歸,迎門嬉眾雛。天慈荷老母,亟命暖意壺。
琵琶峰下,云雨臺邊,似曾親見瑤姬。縹緲氤氳,宛如薦枕當時。只是先王曾幸,怎襄王、夢里重思。些個事,教針神代揣,欲繡還疑。
莫問去來何意,更搴幬請御,整佩還持。但問圖中,一行綺語誰題。好從色絲黃絹,想拈針、少女風姿。恰稱得,犢車人、絕妙好辭。
秋夜題詩字半斜,
故應斂手學畺芽。
近臣蹤跡孤兒淚,
默數歸期已及瓜。
黃紙東來命亦新,恩光流動滿秋旻。萬年天地真逢主,一代明良實有人。
何處斯文能此際,誰家桃李似公春。白頭莫道終忘世,夜夜山中夢紫宸。
薦剡群公一尺中,也勞牘尾著漁翁。淹留歲月真非錯,老病山林自合窮。
自古冠誰無貢禹,近來香只為南豐。別離欲寫無窮意,都在青天幾斷鴻。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鏡已破,法不存,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南國秋容晚。曉寒輕、菊花臺榭,拒霜池館。試向壺山堂上望,萬頃黃云刈遍。總吃著、君侯方寸。不要漢廷夸擊斷,要史家、編入循良傳。春腳到,福星見。
家家香火人人愿。要還他、慶元狨座,建炎蟬冕。穩奉安輿迎兩國,誰謂山遙水遠。福壽比、河沙難算。來歲而今黃花節,早驂鸞、入侍瑤池宴。風浩蕩,海清淺。
游田未見說虞箴,
佞語貪謀競奉承。
豈獨懷中有佳鷂,
更教大亮獻名鷹。
螢流高屋影相追,水外疏星拂地垂。
吹縐葛衣風漸緊,滴殘莼夢漏初遲。
三秋似月才生魄,四序如花半在枝。
砧韻蟲聲愁幾許,旅人雙鬢最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