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季實為作山水清遠圖
綠云漲修堤,紅霧迷橫橋。
煙村近城郭,樓臺鬰岧峣。
春風二三月,一舸浮清苕。
枕水何人居,倚戶看輕橈。
回頭見南山,孤塔峨山椒。
耕牛引閑犢,秧水浮新苗。
悠然愛吾廬,楚語何待招。
綠云漲修堤,紅霧迷橫橋。
煙村近城郭,樓臺鬰岧峣。
春風二三月,一舸浮清苕。
枕水何人居,倚戶看輕橈。
回頭見南山,孤塔峨山椒。
耕牛引閑犢,秧水浮新苗。
悠然愛吾廬,楚語何待招。
綠色的云霧在長長的堤壩上彌漫,紅色的霧氣模糊了橫臥的橋梁。煙霧籠罩的村莊靠近城郭,樓臺高聳峻峭。在二三月的春風里,一艘小船漂浮在清澈的苕溪上。水邊住著什么人家呢,正靠著門戶看著輕快的船槳。回頭望見南山,一座孤塔矗立在山頂。耕牛帶著悠閑的小牛犢,秧田里新苗在水中漂浮。我悠然地喜愛自己的居所,何須用楚語來召喚歸隱呢。
綠云:形容堤上草木蔥蘢,如綠色云霧。
紅霧:可能指花的顏色如紅霧。
鬰岧峣:高聳的樣子。
清苕:苕溪,水名。
輕橈:輕快的船槳,代指船。
山椒:山頂。
楚語:指屈原《招隱士》等以楚地語言寫成的作品,這里有召喚歸隱之意。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宋末時期。當時社會可能動蕩不安,詩人通過描繪山水清遠圖,展現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在這幅寧靜的畫面中尋求心靈的慰藉。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山水田園的寧靜美好,表達對閑適生活的喜愛。其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宋末山水田園詩的風格特色。
滄江昨夜秋風起,翠濤怒吼翻蛟尾。怪石雨侵云母寒,枯株風掉珊瑚倚。瀟湘洞庭煙冥冥,遙天目極疑山青。重華已遠二妃怨,玉簫吹與孤鸞聽。
道義真堪貴,弓旌不受招。五全洪范福,四見太平朝。問絕趨庭對,愁聞祖道簫。哀榮無一憾,豐碣在山椒。
此日棲云樓上雪,不知天意為誰深。忽然夜半一言覺,又動人間萬古吟。玉樹有花難結果,天機無線可通針。曉來不覺城頭鼓,老懶羲皇睡正沉。
忍憶丸熊事,空馀戒獵言。北風頻撼木,西日故摧萱。玉匣埋孤隧,珠襦閟九原。閑居曾一賦,慟哭望高軒。
淥水漾輕鷗。紅板橋頭。鞦韆斜飏柳花毬。卷上珠簾風半面,無限春愁。年少鳳城游。老嘆淹留。金閶門外艤蘭舟。昨日浮萍前日絮,明日東流。
我來莆之陽,與子初班荊。巖巖太古鏡,中有不蝕明。青緗無留賞,理到刃必迎。雎盱腐儒后,數見胸膽橫。詩哦逼振綺,酒吸摧奔鯨。君看老雄變,冠距將而鳴。
迢迢層城阿,峨峨鳳皇山。下有隱淪士,能為淮漢言。兩日一寓音,五日一承顏。每談經濟事,恒及離亂間。言辭多忼愾,文字少凋殘。不嘆東逝川,但憶南山田。寧與無心游,不受眾目憐。褰衣必峻崿,散步亦名園。舒卷信在襟,蕭寂固所安。經春僒疾痗,撫時增懦孱。群書亂藥裹,高臥掩荊關。蹇余屬久要,朝詣常暮還。丑劣愧高情,焉知君所觀。日出眾鳥語,蒼岑滿樓端。申章寫深誼,谫薄何由宣。
云壓天邊樹,瑤英欲下時。風威寒更急,潮信凍來遲。酒市增高價,漁舟誤晚炊。灞橋詩思好,先借蹇驢騎。
洛陽花,梁園月,好花須買,皓月須賒。花倚欄干看爛熳開,月曾把酒問團圓夜。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花謝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來也?
羅浮仙子騎白鳳,翠禽啼破寒香夢。飛向淇園覓秋實,風觸湘累佩聲動。同心比石堅不移,貞姿勁節相因依。平生四美托交契,歲寒盟好深天機。硯池波翻月涵墨,寫出清標素綃濕。廣云湘雨路迢迢,淪落江南總塵跡。
少不如人奈老何,早衰多病鬢雙皤。無親可共耕綿上,有子堪同讀善和。妄想不生騎鶴夢,高情時有飯牛歌。釣游閑事無人見,長剪漁竿短結莎。
見說浮山麓,深林繞石溪。何時拂衣去,三十六巖棲。
刀尺遺中閫,輜軿向大羅。夢回衣線杳,寒入穗帷多。夜月沈蘭茝,秋風瘁蓼莪。流黃疊空篚,觸目動悲歌。
較獵燕山經幾春,雕弓白羽不離身。年來馬上渾無力,望見飛鴻指似人。
踏殺馬駒無覓處。指點當前,的的西來路。萬水千津君薦取。些兒閒話如何舉。已自無家誰絆汝。攬鏡看云,不是功名誤。明日淮山聽夜雨。扁舟滿載春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