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二十七首 其二三
桓公讀古書,慙其堂下斲。
呼來與之談,妙手不可學。
人生苦未悟,發軔要切琢。
譬如搜海珍,澄汰江河濁。
不辭用力久,奇寶收把握。
君為談空人,皮毛俱解剝。
超遙不二門,機鋒森劍槊。
從渠透玄妙,風影不可捉。
桓公讀古書,慙其堂下斲。
呼來與之談,妙手不可學。
人生苦未悟,發軔要切琢。
譬如搜海珍,澄汰江河濁。
不辭用力久,奇寶收把握。
君為談空人,皮毛俱解剝。
超遙不二門,機鋒森劍槊。
從渠透玄妙,風影不可捉。
齊桓公讀古書,對堂下砍削木材的工匠感到慚愧。把工匠叫來交談,發現其高超技藝難以學到。人生苦于未能覺悟,起步就要精心琢磨。就像搜尋海中珍寶,要澄清江河水的污濁。不要怕用力時間久,最終能把握奇珍異寶。您是談說空理之人,能把事物本質剖析。超遠的不二法門,機鋒如劍槊般森嚴。任憑其參透玄妙,卻如風影難以捕捉。
桓公:指齊桓公。慙:同“慚”。斲(zhuó):砍削。發軔:啟程、開始。澄汰:澄清淘汰。談空人:指談論佛理空義的人。不二門:佛教術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機鋒:佛教禪宗指問答迅捷中含深刻玄理。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對人生道理、學問技藝進行思考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空談玄理的風氣,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人生要從實際出發,認真琢磨、努力追求真理,批判了空談玄理的現象。其特點是用典和比喻生動,道理闡述清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詩人對學問和人生的思考。
自東君別後,對花柳、愈無聊。但旅寓年年,夢添夜夜,飯減朝朝。應憐此情何似,卻梅天、風雨正瀟瀟。奩玉有誰暖眼,帶圍漫自松腰。深沈庭院好香燒。水遠玉人遙。念信阻鸞箋,調空綠綺,字滿鮫綃。東君也知人意,幾黃昏、天際送蘭橈。錦荔堂前載酒,梧桐月下吹簫。
金井梧桐飛報,秋期近也,烏鵲成橋。為問雙星何事,長待今宵。別今年、新歌暫展,更五鼓、舊恨重搖。黯魂銷。兩情脈脈,一水迢迢。寂寥。寄言兒女,縱能多巧笑,奚暇相調。暗想離愁,人間天上古來饒。但心堅、天長地久,何意在、雨暮云朝。寶香燒。無緣駕海,有分吹簫。
三分春色,十分官事,令人孤負芳菲。歌燕簧鶯,語花舞柳,園林好處誰知。還憶舊游時。對海棠駐馬,紅藥題詩。一別東君,回顧又是隔年期。 相思遠在天涯。鎮海填恨臆,山鎖愁眉。杜宇能言,鷓鴣有淚,慢勞蝴蝶于飛。景與少年宜。把榆分新火,香透羅衣。風月常存,雙魚報道早來歸。
冬夜如年,客枕無眠,怎到天明。待數殘二十五、寒更點,聽馀一百八、曉鐘聲。雨卻敲篷,灘頭激纜,總與離人訴不平。遍聞得,我浚深恨海,砌起愁城。問君何事牽縈。想最苦人間是別情。念千山萬水,沈魚阻雁,一身兩地,煼燕煎鶯。繡枕痕多,錦衾香冷,意有巫山夢不成。怎撇下,這兩字相思,萬里虛名。
山拱羅城四面,柳營橫接江東。十年前事影隨風。今日宛如春夢。天下幾多郵驛,人生到處飄蓬。丹霞樓上再相逢。橫笛為君三弄。
蓮襯凌波步,筍浴影娥東。晚妝脂粉猶膩,雪潔弄春溶。卻似玉盤拈指,莫是金環脫腕,寶鏡逐華容。好個明珠顆,落在掌窩中。可人意,拿不住,握還空。騎鯨便欲深取,恐觸臥驪龍。奈玉春纖凍也,那壁團圓何處,有影卻無蹤。不上廣寒殿,便入水晶宮。
幾點疏雅謄柳條。江南煙草綠,夢迢迢。十年舊約斷瓊簫。西樓下,何處玉驄驕? 酒醒又今宵。畫屏殘月上,篆香銷。憑將心事記回潮。青溪水,流得到紅橋。
濛濛花上霧,五月海榴紅。 幽禽哢晴晝,葉底聽惺憁。
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 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謝女雪飛香。
君恩如草。秋至還枯槁。落落殘星猶弄曉。豪杰消磨盡了。放開湖海襟懷。休教鷗鷺驚猜。我是江南倦客,等閑容易安排。
枕障薰爐隔繡帷,二年終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黃昏微雨畫簾垂。
枕障熏爐隔繡帷,二年終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黃昏微雨畫簾垂。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停橈嚴瀨畫橋邊。水涓涓。鷺翩翩。午熱追涼,穿竹強留連。無奈日□□欲暝,吹短笛,*新蟬。家山只在水家源。隔云天。恨縈牽。愿得甘霖,逐日*歸船。惟有紫陽溪山月,隨著我,伴愁眠。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