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興十首 其四
冷落門墻絕似冰,夜窗風雨耿孤燈。
采盆任我翻成雉,涴墨從渠點作蠅。
休說文章祇小技,由來富貴總無能。
依稀楊李無人憶,但憶瀼西杜少陵。
冷落門墻絕似冰,夜窗風雨耿孤燈。
采盆任我翻成雉,涴墨從渠點作蠅。
休說文章祇小技,由來富貴總無能。
依稀楊李無人憶,但憶瀼西杜少陵。
門庭冷落得像冰一樣,夜里窗外風雨交加,只有一盞孤燈發出微弱的光。我隨意擺弄著采盆,就像能把它變成雉鳥;任墨水灑下,好似能點染成蒼蠅。別再說文章只是小技藝,自古以來富貴之人大多沒什么真本事。如今大概沒人記得楊炯和李嶠了,人們只記得住在瀼西的杜少陵。
耿:明亮,這里形容孤燈閃爍。
采盆:可能是一種類似博戲的器具。翻成雉:古代博戲中,采盆的結果有雉等名目。
涴墨:濺污的墨水。從渠:任憑它。點作蠅:傳說三國時韋誕能在屏風上誤落的墨跡上添畫成蒼蠅,使孫權以為是真蒼蠅。
楊李:指初唐詩人楊炯和李嶠。
瀼西:杜甫曾在夔州瀼西居住,杜少陵即杜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不被重視、門庭冷落的境遇,看到社會上重富貴輕文章的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文章的價值,批判社會對富貴的盲目追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詩人對文學和人生的思考。
薄酒可成禮,何必飲上尊。丑婦可成室,何必求麗人。
人生有欲皆求得,誰能有得終無失。多藏未免誨穿窬,厚味亦能生疢疾。
青鞋緩步可當車,不用駟馬黃金覊。茅簷之下庇風雨,不用丹碧文榱題。
缊袍布衾亦自暖,不用狐裘蒙錦衣。菜羹脫粟亦自飽,不用五鼎羞鮮肥。
月盈不償闕,物盛必有衰。逐客可相亦可夷,餓隸為王又為菹。
欲從意滿神所忌,吉兇反復相乘除。吾聞猩猩罵人非不智,以醉就禽猶惜屨。
黿鼉窟穴深更深,卒為人得由貪餌。古來達識照其幾,外物視之雙弊屣。
于陵辭聘寧灌畦,御寇辭粟寧忍饑。逃榮無辱二疏去,今是昨非陶令歸。
請君莫嫌薄酒薄,瓦甕匏尊任斟酌。請君莫嫌丑婦丑,荊釵布襦與偕老。
天寬地大得自由,如此足矣何多求。
情義如投膠,去意如激矢。
險阻要備嘗,山川餞行李。
霜雪衣裘單,燈前話兒女。
下堂辭親去,上堂拜親喜。
燕頷能飛揚,何必毛錐子。
道出昌江險,翩翩馬足輕。
流萍嗟遠宦,行李偶南征。
地帶長沙濕,川通湘水清。
凄涼懷屈賈,天闊莫云平。
家聲久矣愧長楊,浪說男兒志四方。
鼎鼎百年半流落,悠悠萬里益凄涼。
羈懷嶺表芙蓉幕,歸夢江南云水鄉。
欲訪匡廬近消息,試憑征雁到潯陽。
揖遜承虞治,謳歌與啟賢。
御圖才五載,垂統可千年。
明有重離繼,高居太極先。
四朝三內禪,盛美古無傳。
他山石徒多,器寶匿幽僻。產璞芙蓉坑,金聲而玉德。
岡巒外鉤聯,地勢中斷隔。曲塢八九家,路入羊豕跡。
澗水抱石根,石骨多紺碧。北山上攙天,南山勢蟠伏。
硯工二百指,日鑿崔嵬腹。篝燈礪斧斤,深入逾百尺。
我行冒風雨,周覽不知夕。夜宿茅茨下,青燈照岑寂。
酒闌呼匠氏,訪之語纖悉。冰蠶吐銀絲,鮫人織霧縠。
巧手琢磨之,價直黃金鎰。斷巖半傾欹,舊穴久湮塞。
旁求得他材,飲水不受墨。堅滑已支庶,粗燥乃臧獲。
信知天壤間,尤物神所惜。罕見固為貴,有亦未易識。
珉玉混一區,語盡三嘆息。摩挲蒼蘚崖,此言可鐫刻。
西南天漢流,蟋蟀鳴露草。
黃鵠垂其翼,坐看歲年老。
寸陰輕尺璧,進德恨不早。
百圍飽風霜,蹭蹬何足道。
百指久轉食,一身今倦游。
事無非墮甑,心本是虛舟。
儻不嘗艱阻,渠能寡悔尤。
管城雖解語,懶賦畔牢愁。
幽棲地僻經過少,花徑不曾緣客掃。
積雪飛霜此夜寒,不知明月為誰好。
公來肯訪浣花老,但話宿昔傷懷抱。
忽憶兩京梅發時,巡簷索共梅花笑。
建隆以來論人物,得士與古相低昂。人才歷數仁祖世,后生嵬瑣無復望。
老成寂寞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少時學問圣賢說,松柏歲寒觀老節。
得官烏府不須臾,正色空聞動帷闥。鑠金眾口未必然,天與石城慰蕭屑。
王師頃縛山西酋,朝廷卻懷西顧憂。涼州旄鉞何足恃,岐隴須公勤傳郵。
平生經國有雅意,乘流得坎惟所植。作官施設要近民,金馬嚴徐等兒戲。
詔書寬大人樂生,吏民安業政令行。金城那可無粟守,堯舜與民寧并耕。
茶鹽資國何必古,俗儒狥民不知務。精神折沖在本疆,要以雍容待倉遽。
知無不為公自期,豈弟君子神所私。秦山渭水照車馬,屬城列縣觀威儀。
此行屬任良不惡,金魚新佩明光墀。誰言直諫居同少,淮南盜鑄煩撫綏。
時平王度式金玉,歲晚汲公還見思。
歲暮殺氣慘,草木華葉萎。
寒梅吐新萼,娟娟擁疏枝。
清意塵俗遠,幽香風露知。
孤絕慣守獨,晚出甘后時。
細推萬物理,榮謝相乘除。
桃李向來繁,試問今何如。
山水興方逸,塵埃縛暫寬。
菜腸甘久素,酒頰助微丹。
江闊煙光薄,霜滋葉暈殘。
不妨走幽寺,或可叩禪端。
庭除大槐安,人世甚蟻屯。
俯仰穹壤間,樂少憂且繁。
何如置悲歡,訪梅東城村。
群賢負瑰奇,即之和氣溫。
峭寒著春衣,輕煙翳晨暾。
簪花愧華發,席地依香蓀。
誰許嫁東風,留香坐曉昏。
密塢橫清溪,我欲創幽軒。
所愿花長開,日日同一尊。
靜對影亦好,清味蕊可吞。
此心無厭時,何物堪比論。
哦詩愧續貂,勿以人廢言。
后學資模楷,先生久里居。
兩兒聯玉筍,三命佩銀魚。
米廩無重席,蓬山孰校書。
如何遺此老,宰木遽蕭疎。
近接南軒訃,公今事亦休。
雕零數耆舊,牢落一山丘。
吾道將窮矣,蒼天可問不。
雙溪樓下水,應共哭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