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府尹虛谷先生和徐子英韻并寄徐子英 其一
千峰蒼翠擁城樓,著我宗英七里洲。
昔日松楸相伴住,暮年湖海未歸休。
詠詩遙認窮司馬,騎竹爭迎舊細侯。
莫為梅花長挽卻,好將繩削訂由求。
千峰蒼翠擁城樓,著我宗英七里洲。
昔日松楸相伴住,暮年湖海未歸休。
詠詩遙認窮司馬,騎竹爭迎舊細侯。
莫為梅花長挽卻,好將繩削訂由求。
千萬座蒼翠的山峰簇擁著城樓,讓我這位同宗英才居于七里洲。過去曾與松楸相伴生活,到了暮年在湖海漂泊還未歸鄉。吟誦詩歌能遙想到那困窘的司馬,孩子們爭著迎接像昔日的細侯般的你。不要總是因梅花而耽擱,最好用規矩來指正自己。
宗英:同宗中的杰出人物。
松楸:松樹與楸樹,常種于墓地,這里指代過去的生活環境。
窮司馬:指處境困窘的文人,可能是自比或泛指。
騎竹:指兒童。細侯:東漢郭伋,為官賢良,有兒童騎竹馬歡迎他的典故,這里指代徐子英。
繩削:本指木工用繩墨斧削木材,比喻規矩、準則。由求:指孔子弟子仲由和冉求。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與徐子英分別后,詩人可能在暮年,看到眼前的景色,回憶起與徐子英過去的生活,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勸勉。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但詩人可能仍有漂泊之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勸勉。其特點是善用意象和典故,使詩歌情感表達深沉含蓄。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情感。
出曲水未斷,入山深更重。
泠泠若仙語,皎皎多異容。
萬響不相雜,四時皆有濃。
日月互分照,云霞各生峰。
久迷向方理,逮茲聳前蹤。
曾向空門學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夢,醉里風情敵少年。
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撩亂碧羅天。
心知洛下閑才子,不作詩魔即酒顛。
篙工磓玉星,一路隨迸螢。
朔凍哀徹底,獠饞詠潛鯹。
冰齒相磨嚙,風音酸鐸鈴。
清悲不可逃,洗出纖悉聽。
碧瀲卷已盡,彩縷飛飄零。
下躡滑不定,上棲折難停。
哮嘐呷喢冤,仰訴何時寧。
老骨懼秋月,秋月刀劒棱。
纖輝不可干,冷魂坐自凝。
羇雌巢空鏡,仙飆蕩浮冰。
驚步恐自翻,病大不敢凌。
單床寤皎皎,瘦臥心兢兢。
洗河不見水,透濁為清澄。
詩壯昔空說,詩衰今何憑。
孤骨夜難臥,吟蟲相唧唧。
老泣無涕洟,秋露為滴瀝。
去壯暫如翦,來衰紛似織。
觸緒無新心,叢悲有余憶。
詎忍逐南帆,江山踐往昔。
賓秩已覺厚,私儲常恐多。
清貧聊自爾,素責將如何。
儉教先勉力,修襟無余佗。
良棲一枝木,靈巢片葉荷。
仰笑鹍鵬輩,委身拂天波。
家家有芍藥,不妨至溫柔。
溫柔一同女,紅笑笑不休。
月娥雙雙下,楚艷枝枝浮。
洞里逢仙人,綽約青宵游。
山中琉璃境,物外瑯琊溪。
房廊逐巖壑,道路隨高低。
碧瀨漱白石,翠煙含青蜺。
客來暫游踐,意欲忘簪珪。
樹杪燈火夕,云端鐘梵齊。
時同雖可仰,跡異難相攜。
唯當清宵夢,髣髴愿攀躋。
荒策每恣遠,戇步難自回。
已抱苔蘚疾,尚凌潺湲隈。
驛驥苦銜勒,籠禽恨摧頹。
實力茍未足,浮夸信悠哉。
顧惟非時用,靜言還自咍。
吟君苦調我霑纓,能使無情盡有情。
四望車中心未釋,千秋亭下賦初成。
庭梧已有棲雛處,池鶴今無子和聲。
從此期君比瓊樹,一枝吹折一枝生。
老病多異慮,朝夕非一心。
商蟲哭衰運,繁響不可尋。
秋草瘦如發,貞芳綴疎金。
晚鮮詎幾時,馳景還易陰。
弱習徒自恥,莫知欲何任。
露才一見讒,潛智早已深。
防深不防露,此意古所箴。
一曲一直水,白龍何鱗鱗。
凍飆雜碎號,韲音坑谷辛。
柧椾吃無力,飛走更相仁。
猛弓一折弦,余喘爭來賓。
大嚴此之立,小殺不復陳。
皎皎何皎皎,氤氳復氤氳。
瑞晴刷日月,高碧開星辰。
獨立兩腳雪,孤吟千慮新。
天欃徒昭昭,箕舌虛龂龂。
堯圣不聽汝,孔微亦有臣。
諫書竟成章,古義終難陳。
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
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腸中轉愁盤。
疑懷無所憑,虛聽多無端。
梧桐枯崢嶸,聲響如哀彈。
疎門不掩水,洛色寒更高。
曉碧流視聽,夕清濯衣袍。
為于仁義得,未覺登陟勞。
遠岸雪難莫,勁枝風易號。
霜禽各嘯侶,吾亦愛吾曹。
芍藥誰為壻,人人不敢來。
唯應待詩老,日日殷勤開。
玉立無氣力,春凝且裴徊。
將何謝青春,痛飲一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