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宮詞 其三
七夕閑登乞巧樓,屬車隠隠認宸游。
幾行宮樹女墻月,一闋庭花御苑秋。
戲展花牋圖蛺蝶,強拈彩線候牽牛。
轆轤聲斷屏山冷,一夜寒蛩替說愁。
七夕閑登乞巧樓,屬車隠隠認宸游。
幾行宮樹女墻月,一闋庭花御苑秋。
戲展花牋圖蛺蝶,強拈彩線候牽牛。
轆轤聲斷屏山冷,一夜寒蛩替說愁。
七夕節時,我悠閑地登上乞巧樓,隱約聽到隨從車輛的聲音,猜想皇帝正在巡游。幾處行宮的樹、女墻和明月,庭院中的花朵在御苑的秋意里。我無聊地展開花箋畫著蛺蝶,勉強拿起彩線等待牽牛星。轆轤聲停止,屏風冰冷,寒蛩整夜代替我訴說著憂愁。
七夕:農歷七月初七,傳說這天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民間有乞巧的習俗。
屬車:帝王出行時的隨從車輛。
宸游:帝王出游。宸,指帝王所居,借指帝王。
女墻:城墻上呈凹凸形的矮墻。
花牋:精美的箋紙。
轆轤:井上汲水的工具。
寒蛩:深秋的蟋蟀。
此詩可能創作于封建宮廷時期。七夕是民間充滿浪漫色彩的節日,而宮廷女子雖身處華麗宮殿,但行動受限、情感壓抑。在七夕佳節,她們看到民間女子乞巧求愛,對比自身,更覺孤獨寂寞,詩人借此表達宮廷女子的悲慘境遇和內心哀愁。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宮廷女子的孤寂哀怨。其特點是通過細膩的場景描寫和心理刻畫來抒情。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封建宮廷女性的生活狀態,具有一定的社會和文學價值。
迷離絮影漫乾坤,頃刻朱門轉玉門。萬里河山同一色,那分白日與黃昏。
寂寂維摩室,蕭蕭般若臺。山僧談學士,曾此借眠來。
別后時相訊,聯鑣幸此辰。羈懷俱異地,偶聚得同人。雪砌分題遍,寒宵貰酒頻。王程余未盡,羨爾自繇身。
松釵滿地竹無聲,已將蛻羽鎖丹陵。漱津覓字俱陳跡,又有入山來乞靈。
左任憑翼舞仙胎,疑是天門折翼來。世間或有胡盧血,只倩何人為取裁。
西竺乾,東震旦。遍流毒,是者漢。不知賺了多少衲僧,至今八錯七差三馬九亂。
莫作孔明擇婦。止得阿承丑女。
京路緇塵欲滿叢,嬌羞無語立東風。夜深聊向燈前看,顏色雖殊骨格同。
一春常畏雨,勝賞及時須。昨對云巖月,今開寶積壺。飛花隨急盞,落日動明湖。未得餐霞法,王喬何處呼。
奉讀陽春調,聞名悵隔天。三生空有夢,一面竟無緣。紙短情難盡,書成雁代傳。迢迢江水闊,目斷楚云邊。福慧雙修得,云泥悵隔天。班荊辜夙愿,流水悟前緣。雞黍何年約?芝蘭有夢傳。明月楚天碧,幽思總無邊。
方庭兀坐久,漏水靜來聞。雉堞孤云補,旗竿片月分。鄉心基遠夢,涼意感微醺。賴有同心者,敲門慰藉勤。
芝華采采未療饑,南國飄零事事非。煙雨又將春色去,林泉那得白云歸。蕭疏素發慚金鏡,寂寞青溪吊玉衣。貧賤每憂知己厭,踟躕人外對斜暉。江風吹雨散陰寒,多少鶯花不忍看。地有三渠知太液,天留雙闕作長安。黃羊處處銜桃葉,白鷺朝朝傍竹竿。欲住秦淮偏未得,高堂千里念游盤。
青山玉所蘊,下此翠鳳雙。音含古韶濩,身非世文章。眾羽不敢睨,謂是圣時祥。有人摩老眼,側佇云路翔。夫君根柢學,宜我屢即之。罷馬取長道,顧肯過我為。索寶黔婁家,怪君焉取斯。頗嘗見此客,且用詫吾兒。理以定故明,用智或成疏。蕓蕓自根求,一一皆我儲。饑糒渴須漿,水固不宜車。請君默自燭,是物誰欠馀。始吾泛其觀,中吾固其守。拳拳寶所重,世或輕敝帚。廄馬我所師,家雞誰得有。此心如此用,煩君訂是否。
太初盤古造乾坤,鬼力神筋擘混元。妙果雖圓心不有,凡身已蛻跡獨存。女媧石帶補天色,波利巖馀飛錫痕。想與南安白衣老,三生元是一精魂。
皇宋有夫子,天與宰衡材。卓哉仁祖明圣才為子孫培。況值元豐天子,每讀先生文字,輒自嘆奇才。爾日儻登用,韓范許同儕。恨群小,爭忌嫉,肆擠排。南海人去從此南渡禍胚胎。已恨當時擊掊,更有腐儒襲謬,身后毀猶來。異代執鞭幕,釃酒友余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