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雜興三首 其一
利欲驅人看罷休,人間歲月不停留。
別愁萬里滄江水,歸夢五更黃葉秋。
貯腹謾夸李書簏,爛腸難擬董糟丘。
老懷抑塞無人會,徙倚西風百尺樓。
利欲驅人看罷休,人間歲月不停留。
別愁萬里滄江水,歸夢五更黃葉秋。
貯腹謾夸李書簏,爛腸難擬董糟丘。
老懷抑塞無人會,徙倚西風百尺樓。
利欲驅使著人,何時才會罷休,人間的歲月一刻不停地流逝。離別的愁緒如萬里滄江的水般悠長,歸家的夢在五更天伴著枯黃的秋葉。空有滿腹學問自夸像李邕那樣的書簏,卻難以像董京那樣沉醉于酒鄉。年老心懷抑郁無人能理解,獨自在西風中徘徊于百尺高樓。
利欲驅人看罷休:看,估量;罷休,停止。指利欲驅使人們不停追逐。
滄江:泛指江河。
李書簏:李邕,唐代書法家、文學家,以博學著稱,書簏指書簍,這里比喻學問淵博的人。
董糟丘:董京,晉代隱士,嗜酒,糟丘指酒糟堆積成的小丘,代指酒鄉。
抑塞:抑郁,憤懣。
徙倚:徘徊。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充滿功利氛圍,詩人歷經歲月,感慨時光匆匆,仕途或生活不如意,內心孤寂,從而創作此詩以抒發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對利欲的批判、思鄉之情和內心的抑郁。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用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時期的心境。
冰蘚遲蘇,凇柯尚暈,微茫霽色林端。耐得銷凝,封條曾見春前。瓊樓陳跡渾如夢,伴斜陽、身世都寒。只星星、吹上繁枝,許戀東闌。閒中惆悵年華換,正臥袁門掩,訪戴舟還。事遠孤鴻,驚心爪印重看。一般兼塵土,勝楊花、飄蕩隨煙。更催人、霜縷盈梳,相對闌珊。
野水云山隔市塵,日憑閒散養吾真。茅廬周匝多芳樹,行處清香暗襲人。
君墓我其銘,誰知不盡情。半生萍梗過,晚歲柏松盟。輦下清相諗,兵閒老共驚。芙蓉堂在否,回首淚縱橫。去秋言別時,執手水之湄。猶侈春風會,那知夜壑移。鬣封期已薄,眉案死相隨。君可無遺憾,其如我自悲。
初冬瀛洲在山西,季冬瀛洲在山東。倏忽萬里非縮地,莫是乘云與御風。五十六十積陰功,福地大地為大同。玉堂兄弟共十人,十洲共效玉皇忠。清都廣樂與眾樂,百妖千怪自神通。
佃漁始化,人民穴處。意守醇樸,音應律呂。乘梓被源,卉木在野。錫鸞未設,金石拂舉。害咎蠲消,吉德流普。溪谷可安,奚作櫟宇。嫣然以意,焉懼外侮。熙神委命,已求多祜。嘆彼季末,口出擇語。誰能墨識,言喪厥所。壟畝之諺,龍潛嚴阻。鮮義崇亂,少長失敘。
竹橋橫小澗,泉響落空山。惟有幽棲客,扁舟恣往還。
蘭草不知名,香含朝露清。花長休出葉,歲晏忌孤榮。幸與蘼蕪并,無花亦自芳。美人相憶苦,日夕澧川陽。花葉雖相似,青青有本心。亦知霜雪苦,不忍負空林。
滕六雨天花,南枝香斗白。瓊玉兩模糊,冷笑從君索。
求佚徒將意揣摩,臨高又惜歲蹉跎。隔江山禿秋煙空,入樹風號夜浪多。童子得錢思遠引,鄰翁借酒強高歌。謾傳客路饒孤笛,若老山村只短蓑。
今日與郎別,何時對郎話。思郎在何時,月入孤窗罅。
衰親弱婦多勞苦。清瘦都如許。今朝安穩謝塵緣。問饋相循不許、再牽連。秋光空闊天涵水。放眼同歡喜。全家移向畫圖中。領略江山不愿、滿帆風。
歲暮寧辭道路艱,雪中梅柳霧中山。侵晨擁節過星渚,向晚鳴騶度月灣。渴睡癡僮頻慰勞,新瘥稚子任驕頑。嬴軀更值風霜厲,衰颯無嫌兩鬢班。
文遠修行不落空,時時瞻禮紫金容。趙州拄杖雖然短,腦后圓光又一重。
清川帶長薄,斜景落空山。林暗歸樵語,江明獨鳥還。愿求棲影處,難得此心閒。漸見炊煙冱,蕭蕭蘆荻灣。孤村傍山麓,夏木有清陰。遠水泛澄碧,暮蟬空好音。興來每獨往,時復一登臨。暝色蒼茫里,翛然見古心。
溪上山青更水青,樓船搖動棹歌聲。先嘗陽羨龍團細,不慕揚州鶴背輕。鐵甕潮聲還寂寞,銅棺秋色倍分明。仙郎才調元如錦,白雪新篇擊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