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趙公屢更麾節多在浙東西皆有美政德祐正為浙東憲入景炎猶為閩浙招捕今被召入覲從行幕客則吳元鎮與朱景日武博景日向在上庠亦辱識此來所館相去差遠至是出舊城方能報元鎮謁并言別故就訪景日不遇卻因得見招捕公蒙謙接元鎮訝其無詩為贄口占三首奉呈資一笑 其一
凄涼路入古神州,況復驅車渡白溝。
蜀主未能重造漢,商孫不免亦侯周。
九重注想聞猶告,五事開陳動冕旒。
耿耿胸中有余意,西山老碧不勝秋。
凄涼路入古神州,況復驅車渡白溝。
蜀主未能重造漢,商孫不免亦侯周。
九重注想聞猶告,五事開陳動冕旒。
耿耿胸中有余意,西山老碧不勝秋。
凄涼地走進古老的神州大地,更何況還駕車渡過白溝。蜀主劉備沒能重新興復漢室,商的后裔也不免向周稱臣。天子深切關注,聽聞相關情況,大臣陳述五件事打動了帝王。我心中有許多感慨,那西山的蒼綠也難以承受這秋的凄涼。
古神州:指中原地區。
白溝:宋遼界河,此處借指宋與元對峙的邊界。
蜀主:指劉備,他試圖興復漢室但未成功。
商孫:商朝后裔,這里暗指宋朝后裔。侯周:向周稱臣。
九重:指天子。注想:深切關注。
五事:具體所指需結合當時情境,可能是大臣向皇帝陳述的五件政事。冕旒:指代皇帝。
耿耿:心中不能忘懷。
西山:泛指西邊的山。
此詩創作于宋末元初動蕩時期。趙公歷經多地任職,有美政。當時宋朝局勢危急,德祐、景炎是宋末年號,作者在趙公被召入覲時,與幕客交往中創作此詩,反映了當時國家面臨的困境和作者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宋朝局勢的危急和難以挽回,以歷史典故和凄涼之景抒發情感。其特點是借古喻今、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宋末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憂慮。
客居還送客,人日更愁人。 江樹停殘雪,沙禽赴上春。 笙歌吳苑酒,裘馬雒京塵。 相念不相共,音書空復頻。
相送江亭暮,尊空客漸稀。 楊花不解別,到處逐君飛。
鐘山郁佳氣,龍變與云蒸。 君看芒碭澤,何似望舂陵。
信美他鄉地,登臨有故樓。 清風破大暑,明月轉高秋。 朝暮岷山秀,東西錦水流。 賓朋逢好景,把酒為遲留。
誰向江頭遺恨濃,碧波流不斷,楚山重。柳煙和雨隔疏鐘。黃昏后,羅幕更朦朧。 桃李小園空,阿誰猶笑語,拾殘紅?珠簾卷盡夜來風。人不見,春在綠蕪中。
天下事,問天怎忍如此!陵圖誰把獻君王,結愁未已。少豪氣概總成塵,空馀白骨黃葦。 千古恨,吾老矣。東游曾吊淮水。繡春臺上一回登,一回揾淚。醉歸撫劍倚西風,江濤猶壯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長淮、猶二千里??v有英心誰寄!近新來又報胡塵起。絕域張騫歸來未?
舊時心事,說著兩眉羞。長記得、憑肩游。緗裙羅襪桃花岸,薄衫輕扇杏花樓。幾番行,幾番醉,幾番留。 也誰料、春風吹已斷。又誰料、朝云飛亦散。天易老,恨難酬。蜂兒不解知人苦,燕兒不解說人愁。舊情懷,消不盡,幾時休。
獨自上層樓,樓外青山遠。望以斜陽欲盡時,不見西飛雁。 獨自下層樓,樓下蛩聲怨。待到黃昏月上時,依舊柔腸斷。
夜來風雨匆匆,故園定是花無幾。愁多怨極,等閑孤負,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對人容易。算好春長在,好花長見,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舊事,恨星星、不堪重記。如今但有,看花老眼,傷時清淚。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來風味。待繁紅亂處,留云借月,也須拚醉。
情脈脈。半黃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記得,袖香熏窄。 別來人遠關山隔。見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書無雁,寄誰歸得。
春猶淺,柳初芽,杏初花。楊柳杏花交影處,有人家。 玉窗明暖烘霞。小屏上、水遠山斜。昨夜酒多春睡重,莫驚他。
月掛霜林寒欲墜。正門外、催人起。奈離別如今真個是。欲住也、留無計。欲去也、來無計。 馬上離魂衣上淚。各自個、供憔悴。問江路梅花開也未?春到也、須頻寄。人到也、須頻寄。
食肉何曾盡虎頭,卅年書劍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黃祖,襆被今猶窘馬周。 自是汝才難用世,豈真吾相不當侯。 須知少日拏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荷蓋傾新綠,榴巾蹙舊紅。水亭煙榭晚涼中。又是一鉤新月、靜方櫳。 絲藕清如雪,櫥紗薄似空。好維今夜與誰同。喚取玉人來共、一簾風。
紫貂南北分榮,有人瑞鳳池疏秀。月斧云斤,斫成三絕,輝華星斗。早歲從軍,烏戎口伐,奇功立就。更題衡忠義,傳家清白,人道外甥似舅。好看五經說後。步蟾宮、桂香盈袖。紫橐持荷,清班布武,履聲依舊。回意刊山,當年垂棒,月明煙袖。隱巖清秀,露玉風金,歲歲祝千秋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