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至龍潭即事
敗蘆衰柳落江隈,才見黃云接畮堆。
舟趁瀾狂斜入浦,帆因風飽不依桅。
青山數閱世興廢,白鳥靜窺人去來。
地暖江南未吹雪,小春天氣正尋梅。
敗蘆衰柳落江隈,才見黃云接畮堆。
舟趁瀾狂斜入浦,帆因風飽不依桅。
青山數閱世興廢,白鳥靜窺人去來。
地暖江南未吹雪,小春天氣正尋梅。
衰敗的蘆葦和柳樹散落在江邊,剛看到黃色的塵土連接著田畝。船趁著洶涌的波浪斜著駛入水灣,船帆因風滿而不再依靠桅桿。青山多次見證世間的興衰,白鳥安靜地窺視著人們的來來去去。江南地暖還未下雪,正是小春時節尋覓梅花的時候。
江隈:江邊。
畮堆:田畝。畮,同“畝”。
浦:水灣。
小春:指農歷十月。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江南景色來看,可能是詩人在江南地區游歷,渡江時有感而發,記錄下當時的所見所感。
這首詩描繪了渡江時的所見之景,借景抒發對歷史興衰的感慨,展現出詩人在自然中的心境。語言質樸,畫面感強,在描繪自然景色中蘊含著哲理思考。
壯年能解綬,拜命即辭榮。盛事歸橋梓,私心憶弟兄。傳符明主賜,樽酒故人情。別后長安道,應增鳴雁聲。
高城舒一望,明月下銀沙。草閣平臨野,溪流半繞槎。樹嚴秋尚茂,蘭靜晚宜花。不為尋真隱,誰能臥紫霞。
此時猶憶分梨,愰然十八年過矣。我方作客,汝今何事,只身來此。湖海人生,頻于送別,慣如戲耳。笑多情故我,無多淚點,短亭上,揮如水。回首故山何在,霎時間,便成千里。堂前老母,歸來代說,百般如意。辛苦平生,些些歡笑,暮年馀幾。莫斜陽時候,牛羊窮巷,把柴門倚。
花外東風作小寒,輕紅淡白滿闌干。春光不與人憐惜,留得清明伴牡丹。
士行先出處,治道本懲勸。持此律今古,有若執符篆。大義茍失之,如水決堤堰。寥寥千載下,圣哲炳垂憲。不見東鄰女,芳歲甘自獻。大節一以虧,容質徒秀曼。亦有主家者,恃長足私愿。好惡苦怫人,骨肉變讎怨。乃知君臣間,秉德兩宜健。庶幾三代風,必世可延蔓。婁公天下士,于我情繾綣。長途傾蓋中,共此一升飯。誓當致身來,不辱青紫楦。諒哉同心言,功名及時建。相期在白首,保作無瑕瑗。
嘯斷碧云巔,吟歸青嶂邊。送蟾游海岳,喚鶴舞林泉。獨釣西江水,躬耕北嶼煙。踏穿三徑屐,撐破五湖船。月上小山坡,風吟高樹柯。朗吟青樹嶺,高臥白云窩。天地煙塵靜,關河感慨多。慚無經濟術,空老舊巖阿。
貌先生姓古。中不講之乎。壬妙處用功夫。道是他省悟。亦玄門得趣。飛玉兔金烏。君相伴化頑愚。意如同數罟。
一江風雨送殘秋。默默倚江樓。樓前波浪沙淘盡,英雄事、付與東流。過客但爭名利,蒼生誰解深憂。頻年海宇困貔貅。身已寄滄洲。何人更抱安攘略,效班超、把筆輕投。自問吾儕老矣,白頭寧覓封侯。
經旬風雨陡新晴,一夜蟾光直到明。清曉衣冠原廟去,分明眷佑似平生。
再厭承明鬢未蒼,翩翩濁世有張郎。生前無地容他酒,一死翻然俠骨香。
我已灰心透。數平生,江淮三逐,七移星斗。落魄文人誰似我,家毀妻離丟丑。更羞向人前低首。三十知非今恨晚,況傷心百事中年后。風和雨,吹打夠。重重淚濕青衫袖。有誰憐,江郎才盡,杜陵消瘦。相遇天涯承勸誡,再莫留連杯酒。唯此物才消僝僽。今發牢騷心膽怯,且吞聲忍淚休開口。言不盡,恨難剖。
敦孝移忠,永錫不匱。矢詩孔揚,以勖來裔。
荒原攜酒散春愁,細逐煙嵐步首丘。萬事至今同逝水,百年何計問藏舟。陶潛自挽成孤況,□圣生塋寄臥游。只笑普天俱覆鹿,虛從大地指眠牛。
半濕新蹄山徑曉,于菟夜渡海中島。百夫鼓噪屋瓦震,將軍彎弓白日皎。地形平露草不長,狂嘯無風威欲倒。玄翎一中洞心胸,坐據木床脫須爪。胃中白骨誰家魂?紅肉已供人醉飽。人生意氣不下堂,車鐸當當馮婦老。
偃月堂成已禍基,徒令千古罪環兒。中原戰血生荊棘,可惜三郎見事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