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昭德孫燕子韻 其一
飄零短翅嘆誰同,猶記當年系足紅。
人事合離夢槐國,歲時來去旅新豐。
新樓綠幕無巢地,故國烏衣隔海風。
說盡興亡人不識,春風雙淚白須翁。
飄零短翅嘆誰同,猶記當年系足紅。
人事合離夢槐國,歲時來去旅新豐。
新樓綠幕無巢地,故國烏衣隔海風。
說盡興亡人不識,春風雙淚白須翁。
感嘆短翅飄零無人與我相同,還記得當年燕子腳上系著紅繩。人事的聚合離散如同在槐安國的夢境,歲月來來去去我如旅客在新豐。新樓掛著綠幕卻沒有燕子筑巢之地,昔日烏衣巷的故地已遠隔海風。說盡了興亡之事卻無人理解,在春風中一位白須老翁灑下兩行熱淚。
系足紅:傳說唐代韋固遇一老人,能知婚姻之事,囊中藏有紅繩,用來系夫妻之足。這里可能指燕子曾被系紅繩之事。
夢槐國:典出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淳于棼夢入槐安國,享盡榮華,醒來才知是夢,后比喻人生如夢,富貴無常。
旅新豐:新豐是古地名,這里可能用劉邦在新豐仿造故鄉的典故,表達漂泊之感。
烏衣:烏衣巷,在今江蘇南京,是東晉時王導、謝安等豪門大族的居住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表達的興亡之感推測,可能創作于朝代更迭或社會動蕩時期,詩人目睹世事變遷,借燕子的遭遇來抒發自己的感慨。
這首詩以燕子自比,通過描寫燕子的飄零和人事的變化,表達了對興亡的深刻思考。詩中運用典故豐富內涵,情感真摯深沉,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反映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吾愛君才比鄭虔,詞章落紙如云煙。諸生侍講環門立,雨雪都忘滿院前。
昔忝含香貴,浮年屢已侵。自期酬白璧,誰道鑠黃金。命縷愁來續,恩波譴去深。荊南嘗積戀,行見鄙人心。
長年此地往來過,風景時時付短歌。千尺臥龍如未起,水光山色柰愁何。
舟中逃暑懶逢迎,長日科頭謝友生。何事仙郎解相識,臨流觴詠轉多情。
大火忽西流,涼飔起江沚。蕭散據匡床,脫帽仍解履。高梧障重檐,短墻瓜葛藟。一室無數椽,長風吹萬里。彷佛坐陰崖,來接巢居子。旋開竹里廚,言鲙河之鯉。南阮本不饒,留客乃如此。曠適林中賞,逾覺貧交美。何事慕貴游,汗流恒竟趾。所以蹈海人,棄之如敝屣。
睡起松陰鳥雀嘩,忽驚霜果墮檐牙。簡書迫促全疏酒,眼力眵昏只費茶。不學道人餐柏葉,卻隨舉子踏槐花。提衡文字非吾事,崔李風流有故家。
山深啼杜宇,濺血染花心。閬苑未歸去,不妨留鶴林。
玉臂無人點守宮,戲拈花瓣貼春紅。香痕忽被風吹落,彷佛逢君是夢中。
陽和二月時,列樹發葳蕤。凝輝映綺閣,飄香度錦帷。蝶戲棲浮蕊,鶯響隱高枝。芳華今若此,千春亦不移。
欲造詩壇奪錦標,幾回躡足愧還休。君提妙律都先手,我漫家吟浪出頭。濟世自憐無絕力,叩閽剛道有嘉猷。先生若動出關興,便爾挑包逐去舟。
余從五湖來,君向五湖去。雖增暌攜戚,頗羨山水遇。蕭條中林扉,當時讀書處。祿因多病卻,賦以閒居著。田里遂初服,江湖抱先慮。幸蒙藥石馀,一解余沈痼。
蓬萊縹渺五云東,暖簇桃花片片紅。一代交游非不貴,幾年辛苦與君同。相如渴后狂還減,宋玉愁多賦未工。愿得賢人均出處,麒麟圖畫首膚公。
附巖花萼淡還濃,占斷風光夕照中。小艇半橫漁父醉,獨憑秋色看芙蓉。
蜜勺瓊漿薦羽卮,脩門工祝儼相依。蛾眉雜遝無窮樂,澤上迷魂底不歸。司命湘君各有情,九歌愁苦薦新聲。如何不救沈江禍,枉解堂中許目成。
昔會錢同舍,欽聞玉潤姿。公時尚縈服,我亦去持麾。再起風斯下,重來霧怯披。方圖問奇字,抆淚賦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