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 其二
擬將物化問漁樵,妙里無形本寂寥。
大地云生千嶂雨,中天月上九溟潮。
山河劫運九中化,世界塵緣座上銷。
此意到頭誰會得,任他人道似逍遙。
擬將物化問漁樵,妙里無形本寂寥。
大地云生千嶂雨,中天月上九溟潮。
山河劫運九中化,世界塵緣座上銷。
此意到頭誰會得,任他人道似逍遙。
打算向漁樵請教萬物變化之理,精妙之處無形且本就寂靜。大地上云起引發千山降雨,天空中月亮升起激起大海的浪潮。山河在劫運中不斷變化,世界的塵緣在心中消散。這其中的深意最終誰能領會,任憑別人說我似逍遙。
物化:事物的變化。
寂寥:寂靜,空廓。
千嶂:千座高山。
中天:天空中間。
九溟:指大海。
劫運:厄運,災難。
塵緣:佛教、道教謂與塵世的因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社會動蕩、世事變遷的時期,目睹山河變化、人間災難,從而引發對人生、世界的思考,試圖從自然和哲理中尋求解脫。
這首詩主旨是探討萬物變化和超脫塵緣,其特點是借自然景象抒發哲理感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世界的獨特思考。
誰將此菊種江濱,物色當年漉酒巾。若道淵明今我是,清香還屬隔江人。
紫菊移來紫水濱,白頭對著白綸巾。花前酌酒笑未足,酒后簪花笑殺人。
故根迢遞九江濱,歲晚相看此道巾。不用詩流強分別,種花人是賞花人。
鶴袖披翻野水濱,黃花簪破小烏巾。腰間我有坡翁帶,解與西鄰賣酒人。
葉葉梧桐露未乾。
水晶簾外有輕寒。
舊時臺榭舊闌干。
歸去定知空冀北,
夢回應更憶江南。
青鸞消息幾時還。
鳳尾搖風翠雨寒,湘江云暗幾千竿。扁舟記淂經過日,吟倚蓬窗醉后看。
湘浦朝看宿雨晴,隔林猶聽鷓鴣鳴。碧云風凈涼生后,頓覺煩襟分外清。
我生少孤貧,四海兩兄弟。
拊嫗賴母慈,離別幾揮涕。
宦游與夫子,中外輒相值。
所恨姓氏殊,孰云情好異。
二月已破三月來,
蝴蝶忽然滿芳草。
正是歸時君不歸,
及至君來花又少。
靜看瀺灂幾游鱗,爭似玄裳縞袂生。幾度有書招不至,應慚側翅傍他人。
錦江相去幾何哉,未見窗前落雪皚。聲氣同時無間斷,有時夜半掠江來。
須眉皓白何為者,未出山時舉世忙。若使當時容易致,等閒鹙鶴混魚梁。
弟兄孫子總英明,玉雪成圍眩晝晴。寄語茅山何道士,不須苦共鶴尋盟。
晨坐柏臺上,柏樹陰且濃。群鴉方蔽集,曉日初曈曈。
風吹柏樹枝,玉露滴臺中。臺下有芳葩,朝來不禁風。
一動盡披靡,況能保隆冬。于焉重有感,使我德愈充。
若無歲寒操,對此亦何容。
莫問無求意,浮云喻可知。
滿盈如不戒,倚伏更何疑。
樂矣賢顏子,窮乎圣仲尼。
已過知命歲,休把運行推。
書生白首對青鐙,卷里山河見未曾。
秋水詎能窺海若,夏蟲難與語寒冰。
龍門筆壯漢司馬,巴峽詩奇杜少陵。
不出戶庭知六合,圣人猶復泰山登。
打破癡情,三生了悟,繁華蝶夢全拋。空花幻影,紛杳亦徒勞。道甚五花紫誥,黃金屋、鳳友鸞膠??栈厥?,西山月好,寫韻正吹簫。
抽身須及早,神仙游戲,萬事逍遙。向潭邊垂釣,樹底傾瓢。比擬藐姑冰雪,人間世、塵慮都消。從今后,小樓一卷,幽景倩誰描。
快磨濃墨寫時晴,飛到鸞箋老眼明。
廷尉山頭新《世說》,史官柱下舊家聲。
北窗我愿師陶令,前席人當問賈生。
聞道鄉評高月旦,難容葛亮久躬耕。
北隴田高踏水頻。西溪禾早已嘗新。隔墻沽酒□纖鱗。
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云。賣瓜聲過竹邊村。
月照孤幃夜正長,
凄凄砧杵搗秋光。
妾身不畏西風冷,
只恐天山下早霜。
垂老客諸侯,將離復挽舟。
深憐兇歲苦,獨向遠鄉游。
雪嶺書難寄,蠶叢路易愁。
月明如有意,相照水邊樓。
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深。
暖催梅信早,水落草痕侵。
俗藉漁為業,園饒筍作林。
民風愛淳樸,不厭一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