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其一
一卷南華一炷香,身閑隨處是仙鄉。
竹聲侵戶朝眠覺,花影移階晝坐忘。
杜曲自耕貧亦樂,柴??稍崴篮畏?。
悠悠往事俱塵土,剩得頭顱上雪霜。
一卷南華一炷香,身閑隨處是仙鄉。
竹聲侵戶朝眠覺,花影移階晝坐忘。
杜曲自耕貧亦樂,柴??稍崴篮畏?。
悠悠往事俱塵土,剩得頭顱上雪霜。
手持一卷《南華經》,焚上一炷香,身心清閑,處處都是仙境。清晨,竹聲傳入屋內,把我從睡夢中喚醒;白晝,花影在臺階上移動,我坐著不知不覺忘記一切。像杜曲人那樣親自耕種,即便貧窮也快樂;能像陶淵明那樣葬在柴桑,死又何妨。悠悠往事都已化作塵土,只留下頭上如霜的白發。
《南華》:即《莊子》,唐玄宗天寶元年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杜曲:地名,在今陜西西安東南,古代為杜氏世居之地,這里借指隱居耕種之地。
柴桑:地名,在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淵明晚年隱居于此,并葬于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表達的情感來看,詩人可能處于人生的閑適階段,對塵世的紛擾已看淡,向往并享受隱居生活,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豁達的人生態度。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超脫,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體現了傳統文人追求閑適、淡泊的精神境界。
才叔傳神筆更奇,一分為二兩無疑。心追造物無窮巧,后代能名今可知。
紫陽遺像壁間開,誰寫當年道義懷。從此春風百千億,化身皆自筆端來。
一林霜雪未沾頭,
爭遣藏休肯便休。
學盡世間難學事,
始堪隨處任虛舟。
茜紅袖衩雪白巾,
拜年女兒嬌上春。
楊林海邊滿花樹,
土主山頭皆醉人。
懿哉廟廊具,有如圭與璋。
昔為太仆長,今我同官良。
送君都門道,馬首云蒼蒼。
枝柯堪采伐,毋使根株傷。
上以充國用,下以慰民望。
愿言樹佳政,永俾休聲揚。
平原翠削萬瓊瑰,
頓轡塵沙眼暫開。
文網牽人寧底急,
未妨特特看山來。
笑拂青蘿問隱君
千巖秋色此平分
當時宴坐無人識
唯有松風共白云
青田莽莽高云秋,中有鶴氣清且遒。
石門瀑流潑天大,山空地冷真龍臥。
君取元精總入詩,蕭森澹蕩蟠孤姿。
太古明月混元雪,姑射天身自然潔。
我詩倔強風沙粗,摩蕩清景知能無。
對此徘徊愧邢尹,口噤其妙心已領。
會當努力禿萬豪,與君并世追風騷。
書成藏汝洞天府,鶴咮龍心夜能語。
雄飛傳趙鼎,佐岳起陳蕃。
脫穎錐初試,沖霄劍欲掄。
濟云連粉署,岱色覆琴尊。
政暇饒佳制,因風寄蓽門。
鄂王祠上夕陽西,
于公墓下杜鵑啼。
莫話南征與北守,
云消雨歇兩峰齊。
禁苑春光渺后塵,采風何地不咨詢。
千年銅柱開藩邸,一日金鑾捧命臣。
賦比淮南山八桂,占當星漢月重輪。
飛旌五兩頻來往,父老相望越水濱。
物色青門自一丘,齊名不敢望龍頭。
金裝本異陸郎節,繡被還同王子舟。
日出珊瑚輪海市,風薰翡翠點江樓。
山靈作意邀清盼,黃絹新詞愧莫酬。
看燈節,憶煞去年中。
仲虎蹣跚行未穩,季龍嬌小語初工。
也解戲魚龍。
雞鳴紫陌肅驊騮,
使者南行擁傳游。
家近內方盤楚甸,
江連三峽入荊州。
黃封歸獻金莖露,
綵袖酣歌玉樹秋。
漢署承恩催草奏,
莫令留滯仲宣樓。
男兒更老氣如虹
知鬢何嫌似斷蓬
欲問桃花借顏色
未甘著笑向春風
草雞已死藤牌散
壁壘重張詩一軍
盡有玲瓏思浣月
可無磅礡氣干云
尊前絲竹同為客
劫后河山一識君
如此仙居偏不住
佩環歸去想聲聞
燈花作喜夜來占,
樓角初晴月似鐮。
便說市亭新酒美,
好風寒日舞青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