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榷院唐佐見寄七首 其七
人懷千歲憂,常苦百年速。
千歲與百年,黃泉總相逐。
漆園何誕妄,養生托緣督。
邯鄲非渺茫,夢覺驚黍熟。
生死如彼何,愛惡亦徒欲。
俛仰宇宙間,吾姑抱吾獨。
人懷千歲憂,常苦百年速。
千歲與百年,黃泉總相逐。
漆園何誕妄,養生托緣督。
邯鄲非渺茫,夢覺驚黍熟。
生死如彼何,愛惡亦徒欲。
俛仰宇宙間,吾姑抱吾獨。
人們心懷千年的憂愁,常常苦惱百年時光過得太快。不管是千年還是百年,最終都要在黃泉下相隨。莊子的言論多么荒誕虛妄,他托言順著自然之道來養生。邯鄲夢并非虛幻,夢醒時驚覺黃粱已熟。對于生死又能怎樣呢,喜愛與厭惡也只是徒然的欲望。在宇宙間俯仰,我姑且堅守自己的孤獨。
千歲憂:長久的憂愁。
黃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陰間。
漆園:指莊子,莊子曾為漆園吏,這里代指莊子的學說。誕妄:荒誕虛妄。
緣督:指順著自然之道。《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邯鄲:指“黃粱一夢”的故事,盧生在邯鄲旅店中遇道士呂翁,呂翁給他一個枕頭,他枕著入睡后經歷了一生榮華富貴,醒來時店主人煮的黃粱飯還沒熟。
俛仰:同“俯仰”,指時間短暫。
抱吾獨:堅守自己的孤獨和操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一些人生的起伏,對生死、人生有了深刻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探討生死和人生的意義,詩人否定了道家的養生之說和虛幻的夢境,強調對生死應豁達,看淡愛惡欲望,堅守自我。其特點是哲理深刻,以樸素的語言闡述人生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觀。
曲岸裊秋風,江楓葉葉紅。一篙當駭浪,無意到瀛蓬。
皇天崩兮后土頹。身為帝王兮命夭摧。死生路異兮從此乖。奈我煢獨兮心中哀。
門墻不外千桃李,澗谷誰甘一蕨薇。足底煙霞宜我未,竹間香采是梅非。云開萬里天無意,海放孤槎我有歸。閣寄紫虛年五百,鐵筇扶路此通微。
繡譜看來未可人,腕中花鳥意中春。低頭更卸金條脫,細縷煙煤繪一勻。
君遂忘麟閣,吾安有鳳毛。飛騰多枳棘,睥睨自蓬蒿。夜月荊卿酒,秋風范叔袍。燕歌聽不盡,孤枕向來高。
千尺寒流洗石顏,平分繡嶺即仙斑。衣塵有跡云能澹,秋思難明意未閒。驟鹿食花斜踏澗,殘虹行雨晚歸山。只須料理藏衰鬢,此外原來盡可刪。
岱岳高千尋,云端隱磴道。上有南天門,望之入蒼昊。客從九州來,共道名山好。相攜勇登攀,何曾懼陡峭。昂首意氣橫,臨風自笑傲。行行重行行,心逐浮云渺。峰嶺轉崔嵬,漸聞人語杳。中途忽彷徨,幾回坐長嘯。回頭不復前,意頹始未料。為問山中云,絕頂幾人到。
雙鬢蓬蓬又一新,布衣何處不緇塵。高天下地盡如此,開口伸眉有幾人。客饌夜深燒蕨粉,山壚冬盡剝松鱗。清溪半曲田三畝,只待陶公與結鄰。
遠心亭子鹿溪偏,點破晴沙白鷺眠。壓倒鵝黃美春酒,將誰同上木蘭船。
人情消長似江潮,誰肯詩篇問寂寥。已識蓋公曾避舍,懸知召伯有膏苗。鐵橋東去非無路,銅柱南來尚可標。出處料君應早定,浮云不復嘆風飄。
四齡虛度世,七月早知書。常日依兄膝,危時挽母裾。竻園埋白玉,蘭砌隕明珠。拭淚看天地,傷心汗血駒。
高樓春晝獨驚心,白日閒云亦自陰。風雨催花花已盡,滿城新綠亂鳴禽。
潮頭欲上風先至,海面初明日近來。怪得寺南多語笑,蜑船爭送早魚回。
石破云驚,雨深花惱。東風驀地啼鵑老。那堪抬眼望天涯,天涯處處生芳草。刻楮人閑,投壺天笑。冤禽辛苦何時了。麻姑應見海揚塵,蓬萊風雨神仙渺。
到我連篇都月露,疑人有策頌巖廊。齒牙不薄紅綾餅,風月宜歸紫錦囊。黃鶴高登知后念,朱陵今話記前忘。儒家莫悔生涯薄,舍下詩書墻下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