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廟歌辭:梁郊祀樂章:慶平
天命降鑒,帝德惟馨。
享祀不忒,禮容孔明。
奠璧布幣,薦神獻精。
神佑以答,敷錫永寧。
天命降鑒,帝德惟馨。
享祀不忒,禮容孔明。
奠璧布幣,薦神獻精。
神佑以答,敷錫永寧。
上天降下明察,帝王德行美好芳香。祭祀沒有差錯,禮儀法度十分嚴明。獻上玉璧和布帛,向神靈進獻精美的祭品。神靈以保佑作為回應,賜予長久的安寧。
降鑒:降下明察。
惟馨:指德行美好。
不忒:沒有差錯。
孔明:十分嚴明。
奠璧布幣:獻上玉璧和布帛。
薦:進獻。
敷錫:賜予。
此詩為梁代郊祀樂章。郊祀是古代在郊外祭祀天地神靈的重大典禮,梁代統治者通過這類祭祀活動,展現對天地神靈的敬畏,祈求國家繁榮、人民安康,同時強化自身統治的合法性與權威性。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帝王德行,祈求神靈庇佑。其特點是莊重典雅,體現了郊祀樂章的規范性。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的祭祀文化和官方文學風格。
茲城何壯麗,別館倚西隅。日夕秋風至,時聞劍戟趨。放鷹追短草,飲馬出長衢。惆悵思前代,常懷陸大夫。
醉狂癡作。誤信青樓約。酒醒梅花吹畫角。翻得一場寂寞。相如謾賦凌云。琴臺不遇文君。江上琵琶舊曲,只堪分付商人。
黃河一道來青天,發自蔥嶺通于闐。沙行石觸走千里,下合眾水成奔川。龍門昔經神禹鑿,六丁斧痕猶岝?。瑤池幾度桃花春,晝夜濁流長噴薄。我皇乘龍秉乾綱,翕張元化陶八荒。飛潛動植獻嘉應,皇天后地開禎祥。禹渡東西路迢遞,一夕河神啟靈秘。怒濤帖妥風不驚,澄漪茫茫皓無際。恍疑銀漢懸高秋,更似瑤島連瀛洲。廣寒宮殿綵云里,俯瞰三山十二樓。姬周沈壁熒光吐,宮筑宣房思漢武。當時青簡誇神奇,試較于今何足數。小臣作詩頌河清,愿播弦管配咸英。傳之三萬六千載,圣子神孫長纘承。
層巒佪路上山嶒,立崖石,近蒼鷹。兩眸收盡三千里,若丹青。天忽掠,雁南聲。凡俗且消霜薄處,同好友,放骸形。亂云不障空明意,起秋興,歌一闋,忘浮名。
剛風起鵬溟,夢結紫霞賞。白日生羽翰,玄珠失象罔。長離與矞皇,招我流鈴響。聳身登郁羅,翛然躡虛朗。玉娥拂我衣,謂我稅塵鞅。何年同爾游,逍遙披鶴氅。
七十二峰青,如君亦翠屏。相思與春水,流滿采香涇。有路迷煙雨,無心在杳冥。故人朱處士,應許叩禪扃。
未覆一簣土,便作千仞觀。一自登巉巖,培塿視群山。
一水遠能白,群山陰更青。靜憐風細細,閒任雨冥冥。春色供多病,時情畏獨醒。平生憂國意,客至問朝廷。
長安冠履集如云,風塵中識張使君。牙校雙鞚雕玉勒,馬上揖鞭見顏色。翩然顧我苑西廬,傾情倒意無所惜。君本金陵貴公子,論交早結天下士。學士聲華在禁林,中丞風采振邦紀。祖先父后何顯榮,君也有身期自致。朅來獻策復幾年,龍劍郁盤斗間氣。聊抒舊學試郎官,忽都新章薦司隸。錦衣貴人噓雷電,當朝氣勢誰不羨。君持三尺坐幕庭,指擊腰間推豪健。丈夫躋仕當雄俊,況今執法名逾峻。繡斧未經閩蟜舄,霜韉已拂燕臺駿。燕臺閩嶠通武夷,青溪九曲流葳蕤。幔亭玉女裊相柱,桂壑芝巖紛蔽虧。憐君標格迥凡俗,嘆君美才堪鈞軸。高情云海自瀟疏,長志簪纓豈束縛。待成功業報天朝,相期汗漫招黃鵠。
瑤壇晴雪凈春空,劍佩聲沉苑路東。霜露每勤憂圣主,貂珰無復肅齋宮。通原燎火分宵白,拂樹霓旌映曉紅。寂寞翠華誰望幸,惟余金粟鳥呼風。
竟日會春臺,芙蓉承酒杯。水流平澗下,山花滿谷開。行云數番過,白鶴一雙來。水影搖叢竹,林香動落梅。直上山頭路,羊腸能幾回。
江頭彩鹢應潮開,猶記龍津月下臺。桂樹有叢淹作賦,菊花留徑狎傳杯。中朝事業推耆舊,末路蹉跎愧不才。孤劍斗光明滅半,五云何日傍三臺。
如鏡窺妝逗小樓,真珠簾外半痕收。倒簪花影上人頭。品得秦箏初度曲,花前和露耍千秋。柳絲濃翠拂鞋鉤。
曉發龍江灣,莫宿瓜埠頭。王事趣我征,天風胡我留。萬方慶熙辰,遐祝符嵩丘。玉京秋桂香,五城十二樓。予方駕蒼虬,汗漫此一游。出門殊勿忙,踟躕振衣裘。徘徊顧四表,浮翳亦漸收。明當乘曙色,悠揚過真州。
零星矮屋茅數把,散住榆林柳林下。磊墻遮雪防驟風,婦女頹垣拾磚瓦。黃牛買得新墾田,土戟犁淺牛欲眠。古河無水掛龍骨,自縈蒲繩探苦泉。山蠶食葉黃繭老,野火燒桑桑樹倒。四畔靈雞喔喔啼,九月霜風落紅棗。春絲夏絹輸稅錢,木綿紡布寒暑穿。放舂黃米為新酒,學唱貨郎為管弦。平田旱多麥少熟,杏盡梨枯惟食粟。衣粗食惡莫用悲,猶勝北軍離亂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