窖嶺道中
屨穿蒼蘚滑,水復更山重。
有圃春偏晚,無人碓自舂。
亂云生峭壁,一鳥沒高峰。
隨處桃花發,仙源似可逢。
屨穿蒼蘚滑,水復更山重。
有圃春偏晚,無人碓自舂。
亂云生峭壁,一鳥沒高峰。
隨處桃花發,仙源似可逢。
鞋子踩在蒼蘚上又濕又滑,道路上山水重重。有田園的地方春天來得特別晚,沒有人在,水碓卻自己舂米。峭壁上涌起紛亂的云霧,一只飛鳥消失在高峰。到處都有桃花開放,好像能遇到桃花源那樣的仙境。
屨:鞋子。
碓:舂米的器具,一般用石頭做成。
仙源:指桃花源,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歷窖嶺途中,被山間的景色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平靜,詩人心境閑適,陶醉于自然之美。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窖嶺道中的美景,突出山間清幽寧靜、別具一格的特點。其以生動的描寫展現自然之美,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捕捉和獨特表達。
絲絲小雨桃花病,鸚哥說道清明近。醉也成慵,吟還添悶。檀香羅薄春寒剩。倚樓望斷飛奴信,東風影里文君鬢。淚濕琴絲,枕寒香印。歸時留作相思證。
年年客里今年遠,紅墻坐見銀灣淺。兩水家遙,雙星夜短。人天總為情難免。蕊珠深處新涼滿,鳧花懶醉黃金碗。雨作啼痕,云遮夢眼。神仙轉被人逍遣。
村西村北路相連,處處桑麻綠野田。一帶好山如畫里,幾灣流水到門前。漁歌唱過鷗邊月,牧笛吹殘谷口煙。不獨仙源異人境,杏花春雨自江天。
路入江鄉覓隱淪,遠隨流水度前津。云遮茅屋不知處,舟過柳橋方見人。白鳥下汀芳杜雨,紫鱗吹浪落花春。相逢說罷忘機事,一道香風起綠蘋。
縹緲丹梯此共登,側身云壑擬飛騰。
天連滄海懸孤嶼,人立青霄最上層。
望氣幾年逢尹喜,傳衣何處是盧能。
摩空捧日屬吾黨,雁塔龍門次第升。
藜羹餐罷晚堂涼,
不擬春蠶作繭忙。
地有琴書盡鄒魯,
門無租隸即羲皇。
青山綠水生涯足,
布被陶檠歲月長。
聞說吳閶風景好,
等閒收拾小奚囊。
青簾遙隔岸,
野肆綠楊堤。
把酒問漁艇,
臨風試馬蹄。
孤篷春水闊,
古寺夕陽低。
薄暮未歸去,
人家煙樹迷。
仕宦可止不止酒,
乃所愿學陶五柳。
春夏秋冬皆有花,
四時無日不重九。
莫欺左持蟹螯手,
莫笑涎流面車口。
醉能題壁又能歌,
德行文章總無有。
獨溯梅江上,
舟輕喜得風。
奇峰陡橫翠,
愁客正推篷。
絕出群山表,
驚逢舊夢中。
前因待相證,
慚愧與師同。
南村北村鼓鼕鼕,
刲羊刺豕祭潭龍。
一生衣食財取足,
百世何妨常作農。
苦水鋪,神仙過,留筒布。
斷頭掉尾今無人,五尺之童穩行路。
載重貨,輕身過,苦水鋪為甜水鋪。
虹截江雨收,
龍驅嶺云散。
漁屋起炊煙,
舟人日晡飯。
江上青裙婦,
移舟夜月中。
喚郎雙打槳,
好趁正南風。
油茶種罷點花生,
茄子黃瓜芽已萌。
誰謂僧家多俗事,
真詮原不隔躬耕。
東廣民流命不堪,荒原惟見樹毿毿。謝君提出迷途去,從此安眠又飽餐。
讀書常羨馬征南,凈埽南荒瘴與嵐。今代重生趙充國,聯芳留與后人談。
路危防陟遠,
溪黑阻窮深。
涼月如高士,
頻招未出林。
俗尚家靈運,
誰堪社遠公。
空山云不出,
愁殺渡溪風。
已識嵇中散,
誰慚王浚沖。
鴻飛嗟目斷,
鶴化駭群空。
懶作金門客,
寧為鐵面翁。
后園花木在,
回首又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