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雪次黃仲宣韻 其二
連朝飛雪滿山城,恰負人言雪易晴。
梅頓添肥香不減,竹雖暫屈節還清。
閉門僵臥嗟寒士,煮水烹茶任巨卿。
但喜遺蝗深入地,休夸李愬把吳平。
連朝飛雪滿山城,恰負人言雪易晴。
梅頓添肥香不減,竹雖暫屈節還清。
閉門僵臥嗟寒士,煮水烹茶任巨卿。
但喜遺蝗深入地,休夸李愬把吳平。
接連幾天的飛雪落滿了山城,這情況正和人們說的雪后容易天晴相反。梅花好像突然變得更飽滿了,香氣卻絲毫不減;竹子雖然暫時被雪壓彎,但氣節依然高潔。我閉門在家像寒士一樣僵臥著嘆息,好友來了就煮水烹茶。只高興大雪能把蝗蟲深埋地下,別再夸贊李愬攻破吳元濟的戰功了。
連朝:接連幾天。
恰負:正違背。
頓添肥:突然變得更飽滿。
巨卿:此處代指好友。
遺蝗:殘留的蝗蟲。
李愬把吳平:指唐憲宗時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定吳元濟叛亂一事。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是在一個下雪的時期。當時可能社會較為關注民生,詩人在看到連日大雪后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借雪景表達情感,突出梅花、竹子的高潔品格,體現詩人的心境和對民生的關注。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展現雪景的同時蘊含人生感悟。
紫塞峰銷四海清,
蓮花鶴監侍長生。
若教身作唐天寶,
應免青騾萬里行。
憶昔桃源路,花紅遠近新。
忽看千樹麗,又見一年春。
依舊風前笑,仍然井上勻。
霞蒸幽隱地,錦簇艷陽辰。
王母嘗留跡,漁人幾問津。
漫教流水去,長此避嬴秦。
永日安耕釣,馀年迫耄期。
研朱點周易,飲酒和陶詩。
帶箭歸飛鶴,支床不瞑龜。
此生君看取,死是出門時。
對看中秋是好天,健來欣為子分田。只消菽水歡無盡,況有經書腹可便。家事既傳情思穩,吟篇謾寫墨痕鮮。惟馀學課隨年挨,共我艱劬知幾員。
金明池上共揚鞭,豪氣寧求許祀田。不道福碑轟忒早,相逢頹景穩為便。牙牌刻處謾誇貴,藍綬披來難敵鮮。千歲盡長公論在,于中定有好官員。
桃花柳絮及春敷,壹是浮輕匪壯圖。幸有田耕并井飲,猶勝身屨與妻纑。郎君競爽賢聲起,老子尊安道味腴。便是當年正考父,是間饘粥口堪糊。
力田元不怵兇饑,瘠者為誰誰是肥。但得高堂翁媼健,定知奕世子孫宜。追風騏驥驟仍蹶,覽德鸞鳳棲或飛。有酒急須頻對月,桂枝香了到梅枝。
品匯不自適,善政還可尋。
縣樓清夜上,島月思云侵。
誰有古菱花,照此真宰心。
結鷺尋煙,呼鷗分雨,客愁鬢影如雪。古壘春寒,空江天遠,夜潮聲帶嗚咽。浩歌歸去,記十載、荊高乍合。劍花飛舞,蠟燭光搖,銀龍吹裂。
日日痛飲狂吟,博簺樗蒲,兩人癡絕。春明騎馬,輕紅十丈,怕負故鄉風月。著書珍重,料不是、尋常闊別。他時清夢,太華峰頭,碧蓮同折。
觴淺斟離,簫輕吹恨,畫船不系春波。私語綿綿,芳心脈脈,教人無奈愁何。一聲金縷,怕腸斷、紅兒罷歌。玲瓏斜月,流影繡簾,欲暈纖蛾。
梨云夢醒瓊柯。微驗深情,袖帕紅羅。愿作鴛鴦,化為蝴蝶,可憐花底春多。歲華誤也,忍拋擲、金丸翠梭。東風人去,南浦水流,落絮關河。
驛路驅車雨雪分,倦游歸計惜離群。
弦中山水千秋合,匣里雌雄一夕分。
東閣疏梅驚破臘,淮南叢桂坐舒芬。
別來煙樹生春色,莫遣飛鴻斷暮云。
宵來風槭槭,清明候、做出鳳城春。正綺陌喧闐,塵沙撲面,羽書雜遝,薄領勞人。關情處,故園調杏酪,上冢碾香輪。榆莢影邊,酒旗何處,山桃村里,金勒如云。
蹉跎時序改,流鶯喚幾度,悵望斜曛。空聽稠餳賣罷,新燕聲頻。看秋千院落,雙垂綵索,梨花雨夜,深閉重門。曾否麗人水畔,鳥啄紅巾。
文梓巧琢張鹍弦,鳳皇曲項宮錦纏。紫絳葳蕤搭左肩,大音函胡小折廉。發響倏忽雷闐闐,韓公進自興元年。
玉釵紅袖人五千,忽雷入隊樂部全。興元天子方播遷,瓊林大盈流布泉。有司隨例進羨錢,長蛇封豕橫八埏。
猶敕大官開玳筵,文孫累葉更葸然。巨珰次第司天權,太和歲終何顛連。
紫宸班定臣約前,奏曰左仗丹榴然。甘露凝結如珠圓,臣訓鞠?拜舞虔。
幕兵未出戶已穿,軟輿六尺諸珰牽。臣行余璠節鉞專,將士喘縮尻脊卷。
宮門飛埃橫紫煙,女官執樂清淚漣。忽雷寂莫歸市廛,一千年后誰留傳。
秘器真贗空覃研,無乃燕石夸瑤璿。我時力耕研北田,癖古炙轂談夷堅,泚筆聊賦忽雷篇。
清風明月不知年,
自在逍遙物外天。
山鳥一聲花亂落,
白云深處有人眠。
善戰無如新息侯,
漢兵才度綠蘿州。
愛君挽我陶溪粟,
直到牂牁水口頭。
百尺樓頭任騁望,參差遠樹稠。斷云螺髻,斜陽鴉背,更豁雙眸。
芳筵黃菊,滿酌頻斟,賓主風流。珠簾捲,把銀箏徐炙,玉斝頻浮。
優游。秋高爽閣,人生行樂復何求。餐英騷思,題糕逸興,彩筆賡酬。
畫檐涼月涌,愛清光、欲去還留。蕩歸舟,漸縠紋溪暝,亞字城秋。
一時鴛鷺驚朝列,萬古云霄感逐臣。
楚國蘭芬原絕代,宣南故宅近松筠。
江湖隱隱千回首,帳殿沉沉一欠伸。
欲與昔賢較心力,天回地動不逢人。
歇后詩人何志誠,
自量心跡甚詳明。
世多覬竇穿窬者,
對爾寧無愧赧情。
泥滑滑,雨霏霏。雨深沒行路,泥濺游子衣。浣衣無人勿復道,天寒路黑將安歸。
提胡盧,三三兩兩晴相呼。鄰家有酒還能沽,明朝趁晴看花去,去年杏花知在無。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復得。
脫布褲,陰雨漫漫雨將暮。千聲萬聲喚歸婦,婦歸忽生怒。婦去有歸處。明日雨聲干,匆匆還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