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韻 其二
榾柮爐紅密掩窗,傷嗟勞役度時光。
朝三雖怒暮還四,鳧短難添鶴自長。
老憶少年成感慨,吟殘永夜越凄涼。
教兒檢點銅匜看,報道猶存一縷香。
榾柮爐紅密掩窗,傷嗟勞役度時光。
朝三雖怒暮還四,鳧短難添鶴自長。
老憶少年成感慨,吟殘永夜越凄涼。
教兒檢點銅匜看,報道猶存一縷香。
木柴在爐中燒得通紅,窗戶緊緊關閉,我哀傷嘆息著在勞碌中虛度時光。就像猴子對‘朝三暮四’的安排雖早上發怒但晚上還是接受,野鴨腿短難以加長而仙鶴腿自然就長。年老回憶少年時光不禁感慨萬千,徹夜吟詩更覺凄涼。我讓兒子查看銅匜,他回報說里面還留存著一縷香氣。
榾柮(gǔ duò):泛指柴木。
朝三暮四:出自《莊子·齊物論》,原指用詐術欺騙人,后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這里指事物的表象變化。
鳧(fú):野鴨。
匜(yí):古代盥洗時澆水的用具。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時詩人已步入老年,一生或許經歷諸多勞役奔波,在某個冬日夜晚,獨處室內,回憶往昔,感慨時光易逝,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與人生,以平實語言和多種表現手法,展現詩人內心復雜情感。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感悟與情感抒發。
戟門連日閉,苦飲惜殘春。
開鎖通新客,教姬屈醉人。
倩歌牽白馬,自舞踏紅茵。
時輩皆相許,平生不負身。
二叟茅茨下,清晨飲濁醪。
雨殘紅芍藥,風落紫櫻桃。
巢燕銜泥疾,簷蟲掛網高。
閑思春谷事,轉覺宦途勞。
愛此溪水閑,乘流興無極。
擊檝怕鷗驚,垂竿待魚食。
波翻曉霞影,岸疊春山色。
何處浣紗人,紅顏未相識。
河水昔將決,沖波溢川潯。崢嶸金堤下,噴薄風雷音。
投馬災未弭,為魚嘆方深。惟公執珪璧,誓與身俱沈。
誠信不虛發,神明宜爾臨。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逮我守東郡,凄然懷所欽。雖非識君面,自謂知君心。
意氣茍相合,神明無古今。登城見遺廟,日夕空悲吟。
翠巖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風碧嶂連。
開盡春花芳草澗,徧通秋水月明泉。
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煙。
時有猨猱擾鐘磬,老僧無復得安禪。
伊川新雨霽,原上見春山。
緱嶺晴虹斷,龍門宿鳥還。
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煙間。
不及鄉園叟,悠悠盡日閑。
龍伯釣鼇時,蓬萊一峰坼。
飛來碧海畔,遂與三山隔。
其下多長溪,潺湲淙亂石。
知君分如此,贈逾荊山璧。
新年高殿上,始見有光輝。
玉雁排方帶,金鵝立仗衣。
酒深和椀賜,馬疾打珂飛。
朝下人爭看,香街意氣歸。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里余。
檀欒被層阜,蕭瑟蔭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
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憶我齋中榻,寒宵幾獨眠。
管寧穿亦坐,徐孺去常懸。
蟲網垂應遍,苔痕染更鮮。
何人及身在,歸對老僧禪。
宋氏遠家左,豺狼滿中州。陽君守滑臺,終古垂英猷。
數仞城既毀,萬夫心莫留。跳身入飛鏃,免胄臨霜矛。
畢命在旗下,僵尸橫道周。義風激河汴,壯氣淪山丘。
嗟爾抱忠烈,古來誰與儔。就烹感漢使,握節悲陽秋。
顏子綴清藻,鏗然如素璆。徘徊望故壘,尚想精魂游。
湖與元氣通,風波浩難止。
天外賈客歸,云間片帆起。
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里。
少女棹舟歸,歌聲逐流水。
遙聞碧潭上,春晚紫藤開。
水似晨霞照,林疑彩鳳來。
清香凝島嶼,繁艷映莓苔。
金谷如相并,應將錦帳回。
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園書。
及此聞溪漏,方欣驗尾閭。
大哉天地氣,呼吸有盈虛。
美石勞相贈,瓊瑰自不如。
游市慵騎馬,隨姬入坐車。
樓邊聽歌吹,簾外見鶯花。
樂眼從人鬧,歸心畏日斜。
蒼頭來去報,飲伴到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