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虛谷太博狂吟十詩韻書懷并呈太博 其七
一生不把兩眉愁,厭聽瓢聲笑許由。
愿荷鋤來翻畎畝,懶攜刺去謁公侯。
酒傾明月清風夜,詩琢空山落木秋。
坎止流行俱莫問,自然霜雪未蒙頭。
一生不把兩眉愁,厭聽瓢聲笑許由。
愿荷鋤來翻畎畝,懶攜刺去謁公侯。
酒傾明月清風夜,詩琢空山落木秋。
坎止流行俱莫問,自然霜雪未蒙頭。
一生都不會皺著眉頭發愁,厭煩聽那瓢聲,嘲笑許由的行為。愿意扛著鋤頭去翻耕田地,懶得帶著名帖去拜見公侯。在明月清風的夜晚飲酒,在空山落葉的秋天雕琢詩句。是停止還是前行都不必過問,自然能保持頭發還未被霜雪染白。
兩眉愁:皺著眉頭發愁。
瓢聲:許由曾隱居箕山,有人送給他一個瓢,掛在樹上,風吹有聲,他覺得煩就扔掉了。這里用此典故。
許由:上古時期的隱士。
荷鋤:扛著鋤頭。
畎畝:田地。
刺:名帖,古代拜訪人時用。
坎止流行:語本《漢書·賈誼傳》,指順隨自然,進退行止視情況而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對世俗名利感到厭倦的時期,向往田園生活的寧靜與自由,于是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功名利祿的摒棄。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直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傾向。
暴雨欲來云亂浮,生生遮斷最高樓。悶人天氣宜僵坐,獨有詩心尚自由。乍起狂風欲亂眸,橫流濁水雜清流。有時日霽真容易,一片青天又蜃樓。偶放微晴起蜃樓,氣槽高壓未輕休。天心翻覆尋常事,莫對江山縱老眸。
東掛西牽結網羅,心心只欲網蟲蛾。寧知一墮兒童手,心緒雖多奈若何。
灼灼苑中桃,托根瑤池傍。丹葩含淑氣,艷彩炫青陽。常恐玉階樹,秋風委朝霜。弱水不可渡,蓬萊竟茫茫。安得跨黃鵠,凌風以翱翔。
渥洼龍種世所稀,一一標格矜權奇。房精變化降下土,飄逸肯受黃金羈。良造一朝司控制,歘然雷電霜蹄隨。周王圖里空馳驟,韓干筆端非所知。當日臨淮曾破敵,賊鋒辟易何能為。圣皇攬馭清寰宇,猛氣雄姿誰敢窺。恩深伏櫪亦知報,萬里沙場力未疲。駿兮駿兮安得復生一十二,為我掃除邊警蘇瘡痍。
故山回首杜鵑啼,客舍誰憐寄一枝。賴有四門章博士,不緣風雨廢談詩。
曠達非所能,牢騷亦未敢。功名阻坎坷,兵火瀕危險。頹然盛年去,久矣壯心減。同龕老彌勒,終日門雙掩。忽吟天問篇,戲語非譏貶。譬如蚯蚓蛙,吟噪偶陰窞。焉能執曲譜,細以宮商檢。勞公古誼深,規我客氣斂。寧知無文字,何處著嗤點。公看水中月,流影忽冉冉。月落水無痕,空色兩不染。
側帽風高百粵秋,倚欄人在五層樓。元龍氣宇吞湖海,孟老風情蔓野丘。對菊自宜樽酒樂,感時誰獨抒婺憂。妖氛幸廓天如洗,一羽逍遙十二洲。
軒轅文治日中天,云錦絲綸制袞年。帝降華蠶人飼育,碧桑栽滿掖庭前。
猗與雄杰士,猛氣蓋八埏。出身赴國難,受命不遑安。左臂引烏號,右手提龍泉。臨敵試一呼,萬夫卻走還。先聲四海沸,壁壘俱破殘。旄頭化石隕,天吳蟄重淵。西北凈邊塵,東南蕩蠻煙。茅土非所希,貴使威靈全。長揖返故廬,功高何足言。
天國春過春未春,黯紅暮色逐光塵。箴言十字已銘勒,人子千年試歿淪。死戰英靈流放地,蝕侵潦雨物華真。四維夜網如沉甕,秉燭求觀轉石人。
火炬銀花照眼明,亂來誰得見升平。邦君解與民同樂,海上初移不夜城。
胸藏星宿是天文,暗坐光騰五岳云。侵曉清都揮彩筆,欲書制誥賜茅君。
江南秋色正平分,雨霽天空澹片云。鐵甕潮生迎月彩,鐘山霞起拂星文。星文月彩臨雙闕,輪轉露盤光漸發。萬井如浮雪浪中,千門共坐天香窟。千門萬井競豪雄,戚里侯門樂更濃。樓上秦簫雙戲鳳,臺前羌笛獨吟龍。鳳簫龍笛風吹去,直到瓊宮空闊處。素娥褰幌暗窺人,玉兔聽歌暫停杵。幌褰杵歇洞重門,天上何如下界喧。共道廣寒無俗調,豈知城郭有仙源。仙源即在名園里,地僻何嫌翻近市。萬樹懸蘿掛客冠,一片秋聲洗人耳。輕舫斜維太乙蓮,洪池高接銀河水。蕩舟隨水弄漣漪,月隱樓臺露半規。炯炯菱花初啟匣,亭亭妝閣映纖眉。纖眉笑出臨團鏡,池心始覺冰輪正。河伯軒窗燭影深,水晶院宇珠光凈。水晶坐久露霏微,去去疑攀織女機。取石不須過卜肆,裁云還解制秋衣。搖曳秋衣如練白,沿洄誰識尋源客。拍手人間傀儡場,攢眉市上銅鞮陌。水月空明徹底清,醉來揮盞吸瓊英。酒星自有仙舟侶,卻笑山公浪得名。
且復立斯須,良遘恰難屢。詎以骨肉親,況乃姻婭故。感激平生知,踟躕空首路。大江日夜流,浮云莽回互。人生多所懷,區區那可慕。愿言迅高足,直奮凌天步。
山前繚繞白云飛,山下溪流那復回。不向此間休歇去,寧將白發污塵埃。落日欲下清泠臺,月華已破東岡來。誰道幽人得幽趣,老夫病眼不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