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陸書還吳
君住包山下,何年入帝鄉。
成名歸舊業,嘆別見秋光。
橘柚吳洲遠,蘆花楚水長。
我行經此路,京口向云陽。
君住包山下,何年入帝鄉。
成名歸舊業,嘆別見秋光。
橘柚吳洲遠,蘆花楚水長。
我行經此路,京口向云陽。
你住在包山之下,哪一年來到了京城。如今成名后要回去重操舊業,感嘆離別時看到了秋日風光。吳地洲渚上的橘柚離這里很遙遠,楚地的江水邊長滿了蘆花。我也曾走過這條路,從京口前往云陽。
包山:太湖中最大的島嶼洞庭西山的古稱。
帝鄉:指京城。
舊業:指原來從事之事,這里可能指其在吳地的生活、事業等。
吳洲:指吳地的洲渚。
楚水:泛指南方的江河。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蘇鎮江。
云陽:古縣名,在今江蘇丹陽。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友人在京城成名后要返回吳地故鄉,詩人在分別時寫下此詩。可能當時社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交流頻繁,友人離京返鄉是常見之事,詩人借此表達送別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其特點是語言質樸,通過問答和寫景展現友人經歷與離別之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也是反映唐代送別題材詩歌的一個例子,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送別文化。
一家無事樂清寧,寄目冥鴻野外亭。江水未分南北限,月明常后畢箕星。子生貓櫟垂垂赤,蔓長鴉藤故故青。天意物情應有在,且須料理相牛經。
皇陵疊翠倚丹霄,絳節飛光夜夜朝。千古長風吹海月,萬山松柏照空寥。
春雨絲絲著杏花,曉寒如雪襲窗紗。東風客館還飛絮,三月王孫政憶家。張鷟文章多中選,陸機兄弟總才華。千金欲購長門賦,遲子來乘駟馬車。
燈火薰天夾路旁,屬車旋處翠華張。非煙擁蓋璇霄麗,若月乘輪御陌長。十里香花連泰畤,千門鼓吹徹昭陽。皇誠已自通天貺,萬祀應知寶祚昌。
忽憶仲宣暌隔久,秋風吹世幾回涼。便無古淚收今夜,定有新醪薦舊狂。分肉畸行歸俶儻,懷冰孤詣入蒼茫。少年哀樂人寰外,蛩唱聲中抱影藏。
夜夜潮聲入夢來,朝朝指望海云開。相期共醉春風里,不話離懷話壯懷。
扁舟一日過彭蠡,坐看匡廬五老峰。瀑布似從銀漢落,香爐半是紫云封。東南父老應占氣,江漢渠魁已遁蹤。自古山河歸有德,遙瞻華蓋護蒼龍。
飄蕩將何倚,凄涼不自禁。江湖千里夢,風雨五更心。游子黃金印,幽人綠綺琴。渠方汩朝市,吾合老山林。
日落山前野燒生,白茅黃葦地初晴。明朝卻賦雉帶箭,呼酒岡頭看火城。
處處重陽今日節,年年身傍金吾臺。風吹短發囚巾冷,酒破憂時懷抱開。世上感多誰應少,眼前暑去又寒來。丈夫一念真機在,豈效牛山悲老催。
大火自炎爍,日行從南陸。亭毒翳重陰,群卉望德澤。松柏寄潛溪,枳棘巢鸞鷟。鳴蟬當戶響,浮云蔽飛閣。揮手謝世人,微軀何所托。披褐當輕裘,藜藿可充腹。所親蔡德輿,遺我一尺牘。上以寫相思,下以勉所學。情與天云齊,厚自可風薄。顧我泣刖人,憑君證奇璞。引領穗城南,欲往車無軸。聊用申微章,那能罄衷曲。
樓頭紅日近扶桑,乳燕參差入畫梁。雪乳乍分盧處士,天香元屬魏平章。移來上苑非金谷,烹處中泠是玉堂。莫便清風生兩腋,聯翩傾國在明光。
系住春光不放行,紫云朵朵護瓊英。故園消息風前樹,蝶影翩翩屋角晴。
紅芙蕖雜白芙蕖,紅底終稠白底疏。速折當頭一蓮葉,莫令遮卻雪肌膚。
竅石石闌里,縋鎖索險極。鑿崖種銅橛,載板以西適。置屋何所憑,憑向突壁石。雖曰恃鎖過,朽板未我惜。上視不敢伸,下視不敢息。滿山皆靜處,何故作此癖。師去今幾年,猶余損神跡。我卻固不往,聞言也心惕。托彼毛文鋒,定作半面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