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韻賦十詩送趙然然如大都 其二
羲皇卦未畫,世間有何書。
今人所校者,惟亥豕魯魚。
曷不洗肺腸,求諸天地初。
此理儻有得,萬卷皆空虛。
羲皇卦未畫,世間有何書。
今人所校者,惟亥豕魯魚。
曷不洗肺腸,求諸天地初。
此理儻有得,萬卷皆空虛。
在伏羲畫八卦之前,世間有什么書呢?現在人們校勘的書籍,多有文字訛誤。為何不滌蕩自己的肺腑心腸,去探求天地初始的道理。如果能領悟這個道理,那么萬卷書籍都如同虛無。
羲皇:指伏羲氏,傳說他畫八卦。
亥豕魯魚:指書籍傳寫或刊印中的文字錯誤,“亥”與“豕”、“魯”與“魚”字形相近易誤。
曷:何,為什么。
儻:同“倘”,倘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學界存在注重書本文字校勘,而忽視對知識本質和真理追求的風氣,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強調讀書應追求天地至理,而非拘泥于文字。其特點是觀點鮮明,以質樸語言闡述深刻道理,在倡導正確讀書方法上有一定價值。
參云亭在宛溪頭,持斧仙翁昔所游。日月星辰天北極,山川草木地南洲。門前車騎秋來好,竹上題詩醉后留。回首江村煙樹闊,至今猶憶舊風流。
宿靄初收一卷簾,萬山騰沓擁飛檐。靜看野色連蒼竹,便覺閑中氣味添。
回首紅塵已息機,云山應不負心期。晚來散步清溪上,策杖長歌覓紫芝。幽居無事總忘形,草綠柴扉晝不扃。柏子香消清晝永,閒憑琴幾寫黃庭。芳草池塘夢惠連,臨風得句忽清圓。年來每愧天才短,袖里應無筆似椽。閉門不出動十日,雨后憑欄眼倍明。萬樹飛花將欲盡,一池春水漲浮萍。束書屏跡住山中,白發蒼顏見老翁。門外黃塵深似海,一家桃李自春風。
綵衣曾喜竹爐邊,回首光陰閱逝川。百慮無堪空白發,一燈相續只青氈。老將佳節為常事,人把閒官比舊年。想見來春風景好,奴星又系送窮船。
玉趾青毛遍石田,名傳豐本自何年。生憐蔬甲踰兼味,日課園丁獲幾錢。星列一籩春薦廟,雨翻雙剪夜登筵。品供十八思賢輔,肉食令人倍赧然。
玉陛朝辭出鳳城,故鄉歸去幾多程。褒膺紫誥恩波渥,賁及黃泉宰木榮。路指峴山涼雨歇,帆開潞渚曉風輕。到家莫忘朋儔好,為托鱗鴻早寄聲。
與易俱遁無何鄉,紫陽風采猶堂堂。伊洛諸老前慷慨,字落琬琰嗅有香。馀或闖首藩籬傍,占辭象例終茫洋。公剪蓁棘披羊腸,后顧萬世不能忘。攘卻異論拓我疆,片言只字揮琳瑯。安定嗣法兀老蒼,漁獵四裔搜中央。蹴孔躒鄭傾文場,霜刀與劂玉版方。姓名無翼已四翔,鏘然孤鳳鳴朝陽。不忝考亭斯故邦,再□足慰公所望。筍鞋踏穿山雨涼,九曲煙霞落錦囊。曩吾有易騰青箱,乍驚幽渺出煒煌。湛弼愧遁遺赍裝,子云未許窺鄰墻。不獨暗陋分馀光,后來企慕心徬徨。
洞天幾陣清清雨。遙指瓊林堪睹。一條玉杖,隨行探得,性內金蓮吐。嬰嬌女姹來相聚。更有真龍虎。自然顯出,祥光覆載,一個靈明主。
相看一策出都門,此際離情未可論。似我衰顏應草野,如君英茂亦丘樊。故人意慘秋云澹,逐客神悽夜月昏。白岳黃山高臥處,須知盛世有馀恩。
閱世苦多累,息此嘉木陰。坐玩磥砢節,孤高契芳心。遠風自東來,乍如鳴素琴。漸竽密籟沸,劃變戈矛森。棲鳥各去枝,閒云亦辭林。淑氣不爾嚴,蕭瑟有此音。感之發竦豎,起聽更斂衿。調律豈無意,事大力不任。覆餗明在涂,敢試鼎與鬵。嘆息偃庭際,出門春已深。
空江白鷺起,遠樹蒼煙合。日落汎舟時,長天見孤塔。
沈郎江左人,聲名驚宇宙。秋風百尺樓,寄傲腰圍瘦。惜哉清廟器,未展經綸手。斯道日已亡,斯人焉可友。唯應雙溪月,清光屢相就。
霞冠鶴氅一道士,夢半留丹三四粒。云是月華宮里人,掌心微帶銀波濕。
吳姬歌兮楚客悲,云一灘兮水一涯。榴火紅兮蒲劍綠,樓高迥兮人幽獨。天蒼蒼兮海茫茫,空翹首兮望仙鄉。
大宵魆魆渾無隙,入地開天兩不能。溫夢且尋二三子,心光分作雪齋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