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圃雜書二十首 其一九
芍藥抽紅銳,荼?縋綠長。
幾家蠶落紙,比屋燕分梁。
谷雨深春近,茶煙永日香。
詩成懶磨墨,拄杖畫苔墻。
芍藥抽紅銳,荼?縋綠長。
幾家蠶落紙,比屋燕分梁。
谷雨深春近,茶煙永日香。
詩成懶磨墨,拄杖畫苔墻。
芍藥抽出了紅而尖的花苞,荼?垂下長長的綠枝。好幾戶人家的蠶已結繭,家家戶戶的燕子在梁上筑巢分住。谷雨時節,暮春將近,整日都有茶香彌漫。詩寫成了懶得磨墨,就拄著拐杖在長滿青苔的墻上書寫。
抽紅銳:抽出紅而尖的花苞。
縋綠長:垂下長長的綠枝。縋,原指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這里形容荼?枝條下垂。
蠶落紙:指蠶結繭,蠶繭落在紙上。
比屋:家家戶戶。
永日:整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鄉村暮春景象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鄉村居住時,于谷雨時節,看到鄉村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閑適愜意。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谷雨時節的生活場景,展現鄉村的生機與寧靜。其特點是畫面感強,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地記錄了當時的鄉村生活風貌。
葩云縹緲連三島,古堞高懸浙東道。七城斗列奠南邦,吹徹梅花海門曉。紫陽仙客天上來,蹋蹋驕蹄春騕裊。簿書鞫讞自清幽,玉帳參謀笑譚了。十年省署足優游,一日瀛洲事幽討。團團薇露滴晴垣,濯濯蓮香沉秋沼。遂令胸次飽清腴,時復霜毫恣揮掃。丹青雜揉絢天葩,破墨淋漓敚華藻。書生有母抱孤真,素發蕭蕭已垂老。愿持色筆發潛輝,解使深恩等鈞造。
試借鶯花慰客心,羈情猶自費搜尋。玄冥即便欺春軟,平白時光盡奪侵。
冷蕊疏花雪半干,溪風嶺月共盤桓。不隨桃李爭春色,獨向山林守歲寒。
卮酒能當萬樹萱,上才寧必醉西園。清時肯護文人行,薄俗難稱長者言。素魄豈愁頻缺輻,蒼穹猶恨類欹軒。微詞竟得留容冶,宋玉何曾似屈原。
家住東南最上游,一從束發侍宸旒。文兼鐘阜古今秀,慶與秦淮日夜流。盛業行刊千琬琰,馀威坐折萬貔貅。佇看拜后恩榮異,槐鼎相聯魯與周。謗焰讒波豈易然,功成方驗古無前。十年險阻忠償國,萬口紛紜誠格天。已遣烽消邊障火,行看貫朽大農錢。如今聞道持盈業,旦旦開陳黼扆邊。兒童猶解仰芬芳,合綴韓門弟子行。久矣飄蓬疏望履,幸哉擁彗即升堂。夔龍會合時千載,鷗鷺留連天一方。遙愿袞衣仍鶴發,年年今日侍君王。
子西筆不述三蘇,元獻慵酬六一書。鄉里平生要私淑,延翁?叟異時趨。
軒丘之人何坦蕩,奮身擬在蕭曹上。三語曾聞作掾名,一言尚遇知音賞。誰云枳棘不棲鸞,暫屈長才向小官。月俸持還酒家去,春衣猶似帝京寒。六平峰下開仙館,案牘閒時任蕭散。南澗飛泉臥內清,西林爽氣朝來滿。自從下馬少鞭笞,鄰邑爭傳贊畫奇。遂使郎官唯坐笑,每逢才子即聯詩。有時獨上橫琴石,萬水千峰起遙憶。金馬長懸魏闕情,銅魚不記鄉山色。南營考績待朝天,莫笑行囊但一錢。應知太史求循吏,籍籍聲名繼潁川。
六月騎馬奔出郭,故人相送高洋橋。百年古郡千峰繞,萬頃平田十里遙。客懷欲別且須酒,溪月自來何待招。后夜相思定何處,亂山疊疊雨瀟瀟。
故人七月海南來,言向薊州省親去。故壘荒臺秋正深,斷雁殘鴉日云暮。吳中風味誇莼鱸,舟過錢塘酒屢酤。錢王鐵箭江上有,子胥怒濤天下無。王事有程須早發,別家又是中秋節。平生意氣薄青云,千里襟期共明月。仙掌峰前綵霧消,去時曾系木蘭橈。秋草關山疲款段,雨苔茆屋冷蟏蛸。問君井邑多吳語,今歲湖田好禾黍。黃金白璧競奢華,淮北淮西忍羈旅。七閩僻遠民甚貧,三百年來風俗淳。兵戈不廢耕織業,丘壑尚馀樵牧人。我昔攜書臨海嶠,故人高義今同調。客路艱難久自知,人生聚散那能料。臺中文彩兩大夫,幕下秋水涵冰壺。金門云錦鳳銜誥,月出夜光龍吐珠。羨君少年已筮仕,綵衣換繡非難事。若將問學取功名,遺緒閩南猶未墜。
鄉關眇天末,引領悵懷歸。羈旅久淫滯,物色屢芳菲。稍覺私意盡,行看鬔鬢稀。如何千里外,佇立沾裳衣。
江花江草,喚起征人愁未了。江畔孤吟,舊識江鷗何處尋。江間波涌,余發無端今種種。漠漠江天,但數風中來去船。
陰陰四山合,杳杳一川平。暮色雜歌哭,年光催死生。灶陘芬糗餌,家廟潔粢盛。骨肉望歸切,何由風翮輕。落日窗未掩,忘言幾獨憑。鄉心生遠嶠,節意入孤燈。吾道虎為鼠,何時鹍化鵬。歲年渾不吝,亹亹向人增。
枯寒生晚,復何似、張緒少年時意。薄命不逢何至此,滿眼啼妝齲齒。城是城非,年來年去,萬八千能幾。半癡半了,更癡兒計孫計。回首仕已半生,仕何如已,已矣羞拈起。幸有橘丸丸日大,且復從公圍戲。若論彈文,更書謗篋,吾歷無馀紙。多年致仕,大都有甚恩例。吾年如此,更夢里、猶作狼居胥意。千首新詩千斛酒,管甚侯何齒。員嶠波翻,瀛洲塵敗,吾屐能銷幾。經丘尋壑,是他早計遲計。猶記辰巳嗟嗟,故人賀我,且勉呼君起。五十不來來過二,方悟人言都戲。以我情懷,借公篇韻,恨不天為紙。馀生一笑,不須邴曼容例。
千里徵文到此堂,東風歸棹夜相將。雨馀帽頂天如洗,花落船頭水亦香。考德每勞休講席,臨流親為瀉椒漿。潮人共守文公教,趙德文章獨擅場。
古者制器人,奧深有神理。范泥能玉明,投塵不灰死。本期豐城光,故蟄吳橋里。一鍬喧五龍,十里霞文紫。天壤凡英能,盡聽爐錘使。就以昆吾鉤,妙巧盛茲簋。何殊天地爐,精奇埏范子。百年顯晦緣,大略通相似。眾缺所以完,大美不能毀。左羊量楚卿,召管商齊壘。并審才不如,推能者生爾。風華足相親,遂與為雙士。配以冰玉壺,注之昌城蕊。弗使學劍華,化龍延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