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覩
形泰神勞極,心非貌敬多。
甘從道左避,肯羨馬前呵。
雪屋聽兒讀,花房顧妾歌。
同聲不同調,末后看如何。
形泰神勞極,心非貌敬多。
甘從道左避,肯羨馬前呵。
雪屋聽兒讀,花房顧妾歌。
同聲不同調,末后看如何。
身體看似安泰但精神卻極度疲勞,內心并不認同只是表面恭敬的人很多。甘愿在道路旁邊避讓,怎會羨慕那些在馬前吆喝開道的人。在積雪的屋子中聽兒子讀書,在有花的房間里看妾室唱歌。聲音相同但曲調不同,到最后看看會怎樣。
形泰:身體安泰。
神勞:精神疲勞。
貌敬:表面恭敬。
道左:道路左邊。
馬前呵:指官員出行時,在馬前吆喝開道的人。
末后:最后。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一些世事,對社會上的虛偽現象有所不滿,從而向往一種簡單、真實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世俗的虛偽,表達詩人追求淡泊的心境。其特點是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一部分文人的思想和生活態度。
五不堪,未始臨喪吊。倍重秦失號,禮譏老聾笑。勉順當世情,為哀損真妙。
春自東南至,
迎予作伴行。
草新隨意長,
花故傍人明。
旅處親童仆,
遐方賴友生。
秉芳欲寄汝,
路渺又難征。
鑾坡時既啟,環佩接清響。碧篆秘蟲文,搜奇探象罔。懷抱陳古今,耳目多異賞。綺檐夏云盡,花磚秋日上。
游子惜秋晚,懷歸意獨往。懷歸亦何為,三徑蓬蒿長。
與子顧同車,故園恣偃仰。離會成須臾,山川增恍惘。眷念德音遐,悵然憶疇曩。
雙扉松底江干路。但夢里、幽尋去。曾趁東風游幾度。花光映檻,山光當戶。款語相攜處。也應念我來何暮。誤道耽吟好春句。知否病中愁若許。寥天潑墨,濃云堆絮。臥聽瀟瀟雨。
濃云細靄迷江路。天不肯、人歸去。明月別來圓兩度。東風卷幔,飛花吹戶。總憶清游處。綠陰苒苒紗窗暮。預寫芳洲踏青句。病里閑情余幾許。獸爐撥火,麝香薰絮。清坐消寒雨。
狼奔豕突遍鄉閭,
幾度思君淚滿裾。
兩載離鄉分手后,
萬金酬士破家初。
身非食肉工謀國,
志不圖功少上書。
今日相逢倍惆悵,
頭須白盡為軍儲。
城西親拜狄公祠
袍笏森然仰令儀
此地孤云心尚在
中天落日手曾支
平生事業存唐史
一代文章托范碑
聞道邑民能報德
春風香火重追思
鉤窗玩孤芳,殘月衣上明。紫囊拆蘭麝,小風弄初晴。
幽人睡為鄉,長日踵納息。天香喚醒然,頗復費詩力。
輩流魏家芳,要領僧榻夢。翛然目為青,未敢蜚鴻送。
小籬護殷鮮,久厭雜芳眩。風煙桃李蹊,一付檀槐戰。
新春燕子還來至,一雙飛。壘巢泥濕時時墜,涴人衣。
后園里看百花發,香風拂,繡戶金扉。月照紗窗,恨依依。
潯陽江上看明月
月落孤眠百感生
十二年前如昨日
竹齋曾醉鳳簫聲
關西孔子。
楊伯起。
秋千盡日欹芳樹,春好誰珍護。驚寒鸚鵡卻憐花,報道杏花多處、要簾遮。
彈棋斗草人都倦,親把茶團碾。翠鐺煎倚碧窗紗,又看茶煙漾作、幾重花。
城西山峻火云峰,
丹梯無路躡芙蓉。
白石寺前堪避暑,
昨朝雷拔殿壇松。
肩輿行到竹邊村,
竹里僧房盡閉門。
小洞頗聞三里近,
殘僧今有一人存。
旋沽薄酒欺寒力,
未怯春泥踏雨痕。
笑覓梅花伴歸去,
斷橋流水月黃昏。
西湖寂寞如年夜,
到處扶攜避寇時。
細雨張燈孤榻冷,
寬愁賴有錦囊詩。
羨爾吳江客,鱸香滿水云。
如何白鷗好,忽別太湖群。
明月此何夕,秋光曾在君。
蕭蕭楓正落,一葉夢中聞。
夢里一峰青,依稀西洞庭。
平生愛林屋,未得隱秋屏。
白鷺自高下,梅花相杳冥。
君家在何處,招手且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