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詠貧士七首 其一
陶漁起畎畝,在野賢無遺。
世豈有貧士,貧民且無之。
鰥寡不敢侮,俊乂斯可知。
末季尚貪欲,高位多窮奇。
有如元愷者,豈不寒與饑。
寒饑士之常,蒼生良足悲。
陶漁起畎畝,在野賢無遺。
世豈有貧士,貧民且無之。
鰥寡不敢侮,俊乂斯可知。
末季尚貪欲,高位多窮奇。
有如元愷者,豈不寒與饑。
寒饑士之常,蒼生良足悲。
舜曾在河邊制陶、在歷山耕田,山野中賢才不會被遺漏。世上哪有貧士呢,連貧民都不存在。鰥寡之人都不敢輕慢,由此可知賢才眾多。末世崇尚貪欲,居高位者多是窮兇極惡之人。像八元八愷那樣的賢才,難道不會遭受寒冷與饑餓嗎?寒冷饑餓是士人的常態,天下百姓實在令人悲嘆。
陶漁起畎畝:“陶漁”指舜曾在河邊制陶、在雷澤捕魚;“畎畝”指田地。
鰥寡不敢侮:出自《尚書·大禹謨》,指對鰥寡之人不敢輕慢。
俊乂:指賢才。
末季:末世。
窮奇:古代神話中的惡獸,這里比喻貪婪兇惡的人。
元愷:傳說中上古高辛氏的八個才子叫“八元”,高陽氏的八個才子叫“八愷”,后泛指賢才。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社會動蕩不安,政治腐敗,門閥制度森嚴。他一生仕途不順,對社會現實有深刻的認識。此詩創作于他歸隱之后,表達了他對當時社會賢愚不分、貧富不均現象的批判。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末世社會的黑暗與不公,突出賢才的困境和百姓的悲慘。其特點是借古諷今,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陶淵明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批判精神。
粟谷難舂付石臼。弊衣難護付巧婦。男兒千兇飽人手。老女不嫁只生口。誰家女子能行步。反著夾禪后裙露。天生男女共一處。愿得兩個成翁嫗。華陰山頭百丈井。下有流水徹骨冷??蓱z女子能照影。不見其馀見斜領。黃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絲兩頭系。小時憐母大憐婿。何不早嫁論家計。
五夜疏鐘曉箭催,九成初日照蓬萊。為乘陽氣行時令,更喜年芳入睿才。馴鳥不隨天仗散,巖花應待御筵開。宸游對此歡無極,更取峰霞入酒杯。
金雞唱徹啟重扉,銀燭搖光曙色微。獻歲又看新玉歷,還家無忝舊淄衣。杯添柏酒堪供醉,案簇辛盤可對揮。但得清閒常矍鑠,年年斑鬢伴春暉。
曹洞宗乘,老難發興。秋波搖眼角,春雪點眉棱。一步跨空劫,孤心相續燈。西母之桃兮秀結三千年實,北冥之鯤兮蛻翔九萬里鵬。珊瑚枝枝撐著月,出格云門跛腳僧。
魚陂潦退橫空罾,繞樓枯?垂荒藤。好風過江噪檐鵲,失喜聯臂來詩朋。炎氛漲城散湯社,容我蟄臥如溪僧。五旬一面語不盡,痛逝相慰情可勝?玉屏山色繚沙步,豈不欲往病未能。峭帆滅沒暝潮急,金波風縠光交騰。寫經一去跡如埽,誰信瞥眼成衰興!當年泛月恣還往,半夜吹火勞溲蒸。汀茫展謔不即枕,倦倚書臥迷雞蠅。有時覓詩松影底,風際循發雙鬅鬙。法門豈能離文字,漫署不二張三乘。無端荷芰自焚裂,出岫冉冉輕云升。葛垞訪梅偶維楫,愁見病橘圍寒塍。移文招隱付詼笑,宦味那復分淄澠。嗚呼墓草今宿矣,虛摭治行銘歐曾。千編手??忠啾M,上市往往逢簽幐。廿年俯仰有如此,世事何限羹齏懲。吾宗詩盟更忍割,老宰畿赤儕聾丞。新歸有弟昨過我,為話危阪猶淩兢。僑居頗亦感華屋,吟盡漏鼓聲鼕鼟。兩賢灑然步庭廡,寧免百念來填膺?詩成先后舉似我,讀竟三嘆施之縢。?褷獨鶴久不舞,敢整倦翮當霜鷹?長篇惡韻苦相難,琢句況費銖銖稱。張侯賓館倘思舊,合有賡響供追徵。新來開徑得三益,此集唱和逾松陵。
敢誇野味少人知,詩客曾題牛尾貍。紅玉饤盤爭放箸,青錢沽酒共傳卮。攜來江北春深日,獵得山中雪霽時。正自思鄉緣爾劇,未能歸去是誰為。
入市吹簫一酒杯,十年漂泊孝廉才。蘇君說趙謀方用,庾信辭梁賦轉哀。家本談天開稷館,心傷落日望燕臺。蓮花萬仞飛鴻過,何處空傳《歸去來》?
遇事無心心自放,如今心事放尤難。酒開愁緒湯澆雪,書潤枯腸火養丹。攲枕啼鴉分曉色,把杯歸雁破春寒。君來訪我連朝雨,三日新晴理去鞍。
沈水燒殘日未西,舊書讀罷卷重披。傍人欲識閑中趣,看取先生宴坐時。
閩嶺風高候雁分,寒生水郭夕陽曛。數株衰柳散疏影,無限離情逐去云。先生本是濂溪裔,奕葉蜚聲誰可儷。早年勸駕入成均,玉雪精神真偉器。司刑三載邁群英,遠攜政績覲神京。萬里風云生驥足,一方黎庶擁行旌。把手郵亭情未巳,山城斜月沈江水。驪駒歌罷酒杯空,笑指前山暮煙紫。江上梅花撲面清,江村煙樹雪初晴。行看高步云霄上,佇聽徵書出帝城。
無情有恨何人見。梨花落盡成秋苑。長簟鳳窠斜。銀鐙點舊紗。玉鸞聲斷續。}{璺字的玉換成禹。}啼新竹。一節奉王孫。誰知泥憶云。
錢塘名醫夏克和,我曾倒屣邀經過。當時橘井深幾許,至今孫子揚馀波。烏金素服黃絲帶,金匱青囊皂油蓋。肩輿朝出暮歸來,常有鄉人候門待。友竹高人王瑞之,秋來遺我雙魚書。書言女弟膺劇疾,病纏弱女眠將徂。世芳太守憐弟婦,倉皇共訪回生手。感君匕劑起沈痾,五月春陽轉枯朽。白頭有妺復有甥,太守兄弟家和平。伊誰大惠忽致此,何以上報瓊瑤瑛。煩君為謝殷勤意,新章早托鱗鴻寄。贈金自古不如言,交義由來迥忘利。老我方洲筆硯荒,愧無佳句為傳揚。惟應子益遺書在,不用當時玉局方。
將船何處去,送客小回南。有時逢惡客,還家亦少酣。
回驂南下土門溝,宿雨初晴景倍幽。夕日漸看遮樹外,殘云依舊斂峰頭。高墳峻岌插危漢,古佛莊嚴俯碧流。笑我棲遲空半載,山川奇絕未經游。
說得一尺,行得一尺。身非肉團,心如墻壁。用光眉十方,照世眼雙碧。諸塵三昧兮在我自然,萬像森羅兮與渠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