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續尊師
得道任發白,亦逢城市游。
新經天上取,稀藥洞中收。
春木帶枯葉,新蒲生漫流。
年年望靈鶴,常在此山頭。
得道任發白,亦逢城市游。
新經天上取,稀藥洞中收。
春木帶枯葉,新蒲生漫流。
年年望靈鶴,常在此山頭。
修行得道之人任由頭發變白,也會到城市中游玩。新的經書是從天上取來,珍稀的草藥在山洞里采得。春天樹木還帶著枯葉,新生的菖蒲長在緩緩流淌的河水中。年年盼望那靈鶴,它常常就在這座山頭。
得道:指修行獲得了某種境界。
稀藥:珍稀的草藥。
蒲:菖蒲,一種水生植物。
靈鶴:傳說中仙人的坐騎,象征祥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道教修行的推崇,詩人與續尊師相識,有感于其修行生活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續尊師的敬仰和對超凡境界的向往。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修行元素結合,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人們對修行生活的關注。
等閑剔出影團團,一一如珠走玉盤。
風前燦燦寶光寒,落落誰從轉處看。
當隨機括動,休被眼睛瞞,魚目光生也一般。
天上蟾蜍水底浴,明暗不相干。
行以德紹,道以時隆。
浮薄在彼,端確在躬。
衣單下事還一同,道德言行誠明中。
語默動靜昭日月,折旋俯仰生春風。
上人夏在集云峰,倏起湘江歸興濃。
庭前索索飄井桐,赤肩擔瘦筇。
暝色歛平川,云歸日已夕。
閑行信杖藜,倦坐憇苔石。
花亦滿意紅,草自無心碧。
吾亦樂吾年,人生不滿百。
山中雖隱跡,名被世人知。
無策欲干主,有詩還立祠。
水云通別渚,枳槲蔭空墀。
多少能吟者,焚香為拂碑。
野鳥山花能說法,茂林修竹是參徒。
時常舉一個心字,覿面當機見也無。
云埋夜月,冰透玉壺。
明暗雙忘,理事一如,差乎緣木求魚。
古寺多陳跡,幽花祇自開。
凈無秋后暑,遠絕市中埃。
苔色侵碑石,松陰蔽月臺。
山人遲未至,欲去重徘徊。
東澗水,清且泚。
源遠流長,波騰鼎沸。
從這里入,不知其幾。
是則是,只如國一禪師經過梁溪,驀將泗州大圣鼻孔一捏,直得無處出氣。
為復壓良為賤,為復神通游戲。
君子可入。
百役紅塵吏,過門一解鞍。
頻來無事干,孤坐有山看。
留月不掩戶,招風長倚欄。
馬嘶催去路,吾道尚盤桓。
一月春風洛水幽,凜然惟有壑專秋。
十室九空鴻鴈渚,千村萬落杞荊疇。
烏鳥有情瞻岵屺,黃龍無底羽淵洲。
思昔朝廷天廣大,何時醢賜伴醪??。
妖冶來奔夜色昏,毅然絕谷有神明。
春融庭畔一簾柳,秋滿湖邊萬頃云。
蕩滌胃腸無穢濁,洞明空色有真清。
陳樓相問胡盧處,本事方書世并行。
節友獨愛秋,相得匪遲暮。
受氣惟至正,睟見黃與素。
飽諳風露味,甘守煙霞痼。
如何千載人,僅一淵明遇。
去年十月十七,被命來尸敗席。陳逋弊積如山,中外倉庫赤立。
勉效佛在世時,持缽沿門求乞。不憚涉險登危,波波為眾竭力。
逗到四月十五,恰滿六個月日。諸方禁足安居,雙林豈容禁足。
領眾展轉求賢,然后求己的實。心空及第歸來,和這自己拋擲。
更有一事告報,古圣言端語的。寧可熱鐵纏身,不受信心人衣。
寧可镕銅灌口,不受信心人食。吃飯忽咬著砂,一生參學事畢。
若不量彼來處,水也難消一滴。且誵訛在什么處,直待當來問彌勒。
渭陽夢斷幾經年,幸甚東床再有緣。
躍鯉庭中看鑄鼎,乘龍門外待揚鞭。
墓碑不載韓翺字,文集應傳李漢編。
愁滿重慈鬢邊雪,夜來風雨暗前川。
飛瀑掛高崖,幽禽響虛谷。
憐此一片景,借得數椽屋。
澗木臥槎牙,巖花散芳馥。
策杖從所之,偶到南山麓。
琳館松扉白晝扃,驂鸞人去已冥冥。
天開遠畫樓臺古,地得遺丹草木靈。
萬壑野云晴釀雨,一池秋水夜涵星。
麻姑仙馭今何在,檻外孤峰晚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