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太守
幾年為郡守,家似布衣貧。
沽酒迎幽客,無金與近臣。
搗茶書院靜,講易藥堂春。
歸闕功成后,隨車有野人。
幾年為郡守,家似布衣貧。
沽酒迎幽客,無金與近臣。
搗茶書院靜,講易藥堂春。
歸闕功成后,隨車有野人。
你擔任郡守多年,家中卻像普通百姓一樣貧寒。你會買酒迎接高雅的客人,卻沒有錢財去賄賂朝中近臣。在安靜的書院里搗制茶葉,在春意盎然的藥堂中講解《易經》。等你功成回朝之后,會有像我這樣的山野之人追隨你。
郡守:郡的長官,這里指李太守。
布衣:平民百姓。
沽酒:買酒。
近臣:君主左右親近之臣。
搗茶:把茶葉加工成碎末。
講易:講解《易經》。
歸闕:指回朝廷。
隨車:指跟隨。
野人:山野之人,作者自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官場存在一些不良風氣,而李太守清廉自守、高雅脫俗,詩人有感于此創作此詩,以表達對他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太守清廉為官、高雅的生活情趣。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生活場景塑造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一位令人尊敬的官員形象。
稍就檐陰避午陽,蕙蘭中暑亦姜黃。香風坐挹醒還醉,楚客歸來閑似忙。
重疊晚山天繪畫,風流詩社客杯觴。登高正待茱萸老,且采芙蓉為制裳。
放浪風前忽隨簪,笑于狂叟不勝箴。自緣喜舞還教鶴,試學為漁懶曲針。
老去酒徒多逸士,秋來詩興動清砧。高才愧爾多高詠,淺量從吾只淺斟。
青樓十二敞銀屏,長記生前幾醉醒。今日重來人不見,七峰猶似黛眉青。
珠沉玉殞兩茫茫,十里溪流與恨長。依舊春山花似綺,不知何處瘞蘭香。
二十年來一夢歸,楚臺秦館事應非。春魂想化西園蝶,猶向碧桃花下飛。
綠楊兩葉想眉顰,誰寫新詩詠性真。一自朱樓人去后,鶯花不似舊時春。
玉露幽蘭憶淚泫,殯宮幽暗夜如年。空馀舊日香奩句,一度悲吟一悵然。
青鸞影斷杳難回,暝掩紅顏向夜臺。可惜玉樓空鵲鏡,也隨羅綺葬寒灰。
舞袖何年化作云,玉簫聲斷鳳離群。春風似惜泉宮恨,片片吹花落古墳。
蘭銷桂蠹雨初晴,寂寂泉宮夜不明。聞說七峰山下水,至今流恨也吞聲。
柳臺花榭寄塵蹤,名籍蓬萊第幾宮。晚出人間風露表,佩聲夜夜響瑤空。
春無雨,農民苦。麥苗短,枯遑萟。
稷黍女,縛柳條。男打鼓圭璧,告神神不語。淚滴秋田未耕土。
黑云四塞天如墨,望雨不來試風色。亂飛急點土未濕,風動云行留不得,舉頭忽見纖纖月。
有兵之地多殺傷,無兵之地多兇荒。前年旱蝗在麥后,今年麥秋幾無有。
嗚呼蒼天兮民何辜!邊隅不靜兮,中田荒蕪。寧被荒兮毋被兵,半菽不飽兮,蕓蕓其生。
行過中村五里頭,
湖南地盡到袁州。
荊南更在湖南外,
一片白云天際浮。
綠樹鳴蟬盡日聞,
爐香繞篆氣氤氳。
羈懷多少關心事,
遙隔天南萬里云。
承恩簪筆向螭頭,薄德終貽父母憂。烏鳥私情空繾綣,駑駘倦足尚遲留。迢迢云路如天遠,冉冉年華逐水流。忽拜新詩揮淚讀,不知離思幾時休。
被擁塵氈藉地鋪,凝寒慘若在冰壺。艱危感嘆身飄泊,疏闊深慚學淺膚。萬里朔風吹斷雁,滿林霜月泣慈烏。漫漫長夜難成寐,愁對殘燈照影孤。
為問嫦娥,何事便、一生擔擱。也曾來、百子池邊,長生殿角。伴我綺窗朱戶影,辜他碧海青天約。倩回風、迢遞寄愁心,隨飄泊。
五色管,今閑卻。千石酒,誰斟酌。想天涯羈旅,鬢絲零落。別夢匆匆偏易醒,遠書草草渾難托。判長眠、憔悴過三秋,人如削。
愿海無邊引領望,稱情詩是大悲光。
心惟一佛禪那境,書有多車惠子方。
遍色空天誰樂國,送今古世只斜陽。
眾生計著常顛倒,才說興亡已不亡。
馬嵬錦襪戰塵中,
辱頸空馀頸血紅。
卻是西施偏命好,
國亡猶得嫁朱公。
既無爐灶亦無家,
千里流離事可嗟。
今日天庭請代奏,
行人不及暮歸鴉。
家世千年趙上卿。晚春麗質照人明。
西楚雄王如怒虎。媚嫵。多情抵死惜傾城。
李代桃僵原恨事。子細。芙蓉貽累及娉婷。
歲歲年年能善舞。無數。黃鸝枝上葉歌聲。
一峰空半落,色象自昂然。
有齒曾聞戒,全身且聽禪。
駝將云外日,吸得谷中泉。
已解生公法,低頭學睡仙。
吉語世所喜,爾音胡不祥。
任鷹饑攫肉,有馬病生瘡。
古木聚寒影,高城背夕陽。
無枝飛又懶,星月正微茫。
寒林殘日欲棲烏,
壁里青燈乍有無。
小雨愔愔人假寐,
臥聽疲馬齧殘芻。
是處逢花即見春,因花得酒更怡神。高秋亦恐餐英盡,半醉無煩勸客頻。
午枕北窗清夢破,晚屏西崦黛妝新。商飆遞起疏林遍,長笑能分草莽臣。
芙蓉瀲滟小江春,江畔行吟句亦神。白首見花應笑倒,清風知我故來頻。
一雙童子歌喉咽,三百枯棋局面新。泉石煙霞非作癖,酒中賢圣藥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