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至節以病晚起走筆戲書紀事排悶十首 其二
屋少未成宅,地寬聊作園。
吾能甘菜食,或頗送花根。
蒔喜陽坡暖,澆憐凍井溫。
丁寧三徑客,緩步惜苔痕。
屋少未成宅,地寬聊作園。
吾能甘菜食,或頗送花根。
蒔喜陽坡暖,澆憐凍井溫。
丁寧三徑客,緩步惜苔痕。
屋子少還不能稱作宅院,地方寬敞姑且當作園子。我能甘心吃著蔬菜,或許還能收到別人贈送的花根。栽種時喜歡陽坡溫暖,澆水時憐惜凍井的余溫。叮囑常來園中的友人,慢慢行走愛惜那青苔的痕跡。
至節:指冬至。
甘菜食:甘心吃蔬菜,形容生活簡樸。
蒔(shì):栽種。
丁寧:同“叮嚀”,囑咐。
三徑客:指隱士,出自蔣詡歸鄉后于院中辟三徑,唯與求仲、羊仲來往的典故。
“癸未”為具體年份,此詩創作于冬至時節,詩人因病晚起后寫下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的田園生活狀態,安于簡樸,從日常小事中獲得樂趣。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田園生活的閑適與恬淡。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寧靜。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詩人在特定時期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蟲沙多難萬方災,零碎河山我獨來。朱評家破荒龍技,莊叟詞窮笑雁才。換心神毒經旬醉,落魄長歌一里哀。茫茫滄海無人問,自鑿金函貯劫灰。
名酒吾當戀,行云不可招。素心丹自炯,衰鬢雪難消。短袖隨風葉,長镵刬芋苗。盡?書籍棄,買斷北山樵。
智士寧為暗主謨,范公曾不讀兵書。平生心力為誰盡,一事無成空背疽。
百里婁江路未遐,丹砂重問葛洪家。飛花似識尋源棹,古木如停上漢槎。織女機頭長日月,秦人洞里遍云霞。相逢莫話河東賦,一出春明鬢已華。
妙手何人為寫真。只難傳處是精神。一枝占斷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峽夢,西風莫障庾公塵。扁舟湖海要詩人。
端居得韻語,不作涼秋悲。快若彈丸轉,知是王家詩。
君王崇儉化邦家,禁掖承恩絕泰奢。只擬討尋鉤盾籍,何曾雕刻上林花。
獻賦論兵命未通,卻乘羸馬出關東。灞陵原上重回首,十載長安似夢中。
門外東風驚落塵,夜寒街鼓斷無人。江山長抱千年恨,雨雪虛銷一月春。紅蠟光深行酒罷,玉龍聲急落梅頻。鄰翁聞說兒時事,何異繁華夢里身。
奉詔修書白玉堂,朝朝騎馬傍宮墻。閘河東畔垂楊柳,時有鶯聲似故鄉。
赤精之君,位于朱明。茂育萬物,假然長嬴。我潔我盛,我蠲我誠。神其下來,云車是承。
稍稍離愁郁未開,展詩一讀一低徊。略談頓悟驅凡艷,盡睨須眉冀此才。寫字力嘗追絳閣,畫花品合置樓臺。蕭涼濠月如秋夕,得句能否托夢來。
危臺老石寄層巔,鶴駕逢迎不記年。今日歸來應一笑,山川城郭故依然。
同是瀛州冊府仙。只今聊結社中蓮。胡笳按拍酒如川。喚起封姨清晚景,更將荔子薦新圓。從今三夜看嬋娟。
鹿馬何難辨是非,寧勞卜筮問安危。權臣為亂多如此,亡國時君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