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谷志歸十首 其四
浪走千山外,干忙四月余。
隔籬分濁蟻,共座擘枯魚。
婢瘦慵施粉,兒頑失寄書。
少陵亦曾爾,來往浣花居。
浪走千山外,干忙四月余。
隔籬分濁蟻,共座擘枯魚。
婢瘦慵施粉,兒頑失寄書。
少陵亦曾爾,來往浣花居。
我四處漂泊浪跡在千山之外,白白忙碌了四個多月。隔著籬笆分享濁酒,和人一起坐著掰食干魚。婢女瘦弱懶得搽粉,孩子頑皮弄丟了寄來的書信。杜甫也曾如此,在浣花溪畔的居所來來往往。
浪走:四處漂泊。
干忙:白白忙碌。
濁蟻:指濁酒,酒面上的泡沫如蟻。
擘:掰,分開。
慵:懶。
少陵:指杜甫,杜甫曾自稱少陵野老。
浣花居:指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居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看出詩人處于漂泊狀態。當時可能生活清苦,四處奔走卻無成果,心境應是無奈又感慨。或許是受到杜甫經歷的啟發,借詩抒發自身境遇。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漂泊生活的無奈與清苦。其特點是用白描寫生活細節,真實感人。雖在文學史上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普通人漂泊的心境。
歌風臺前河水黃,歌風臺前春草碧。黃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當時漢祖為帝王,龍泉三尺飛秋霜。五年馬上得天下,富貴樂在歸故鄉。里中父老爭拜跪,拄杖麻鞋見天子。龍顏自喜還自傷,一半隨龍半為鬼。翻思向日亭長時,一身捧檄日夜馳。只今宇宙極四海,一榻之外難撐持。卻思猛士衛神宇,安得長年在鄉土。可憐創業垂統君,卻使乾機付諸呂。淮陰年少韓將軍,金戈鐵馬立戰勛。藏弓烹犬太急迫,解衣推食何殷勤。倒使英雄遭婦手,血濺紅裙當斬首。蕭何下獄子房歸,左右功臣皆掣肘。還鄉卻賦《大風歌》,向來老將今無多。咸陽宮殿眼親見,今日荊棘埋銅駝。臺前老人淚如雨,為言不特漢高祖。古來此事無不然,稍稍升平忘險阻。荒涼古廟依高臺,前人已矣今人哀。悲歌感慨下臺去,斷碑春雨生莓苔。
別已三年久,情堪萬里余。常勞燕塞雁,不到蜀江魚。浩蕩心中事,遲回紙上書。白頭還好在,一淚滿朝裾。
不是天民與圣軍,黃泉螻蟻聚愛墳。衰顏襤褸何能樂,亦匱綾綢與眾分。
極目江波闊,驚心沙岸摧。倚巖誰搆閣,斷石自封苔。水鳥隨潮去,風帆逆浪來。江山千古恨,盡付掌中杯。
行尋春草徑,坐敞白云扉。展席面流水,抱琴看翠微。紛紛浮世改,落落故人稀。尚意陶徵士,柴車日暮歸。
三月云間同上日,理官判府總英髦。香風又動紅蓮幕,雨氣微侵白苧袍。刺史燕居邀論事,掾郎鵠立看揮毫。衰翁亦是淮南客,拭目青霄望爾曹。
雖然鼙鼓息,途次尚腰弓。殘燒枯桑外,愁陰大澤中。妖狐啼白日,新鬼哭秋風。道側仳離者,時時掩袂逢。
遠絡叢峰間,平流盤石上。月照欲成潭,風吹不生浪。聲兼寒葉下,色映秋苔漲。野客照羸顏,曾來倚筇杖。
上國鶯花,當年多少,紅袖烏紗。殢酒情懷,釀春天氣,不似京華。西郊芳樹鳴笳,問別夢依依謝家。絲竹消年,江湖聽雨,又指天涯。
瀟湘綠玉昆侖石,移向高堂之素壁。四座涼風帶雪吹,半窗疏雨和煙滴。九疑夢斷瑤瑟寒,貼云影落雙飛鸞。霓旌掩冉欲歸去,美人持贈青瑯玕。也曾拂拭蒼苔色,坐弄參差楚天碧。曲終日暮山鬼啼,自寫幽情寄相憶。
挐云揪石出天寰,屈突盤紆勢悍蠻。扼險蹈虛神氣足,斷崖絕壁綠回環。
吾慕竹溪逸,愛此竹樹林。悠然展幅素,綠玉何蕭森。萬竿挺寒翠,千畝橫素陰。亦有高節士,結廬江水潯。夾池亂橘柚,拂檻鏘球琳。詎開蔣詡徑,但撫山公琴。朅來仙省游,雙管耀華簪。截彼虬龍簳,寫茲鷟鸑音。無為眷荊渚,寤宿增遐心。此君在幾席,可以澹塵襟。念本孤生植,冉冉泰山岑。愿為瑯玕贈,徙倚一長吟。
草沒離宮舊路賒,錦帆曾說到天涯。孤城日暮東風急,落盡當年綵樹花。
交深交淺情俱好,花落花開宴屢嘗。佳會一時云乍合,虛亭六月水生涼。瓊芝成凍分金碗,蓮實泛杯擘翠房。公愨此時曾縱飲,錦箋寧有墨蜚香。
十羊煩九牧,自古貽笑嗤。任賢茍不貳,焉用多人為。師行仰供給,州縣方告疲。差徭逮所歷,添官有權宜。柰何乘此勢,爭先植其私。百司并效尤,貨賄從橫飛。列坐隘公堂,號令紛披離。名稱到輿隸,混雜無尊卑。正官反差出,道路不停馳。徇祿積日月,官吏之所希。此輩欲何求,朘剝圖身肥。世皇一宇宙,四海均惠慈。盜賊乘間發,咎實由官司。云胡未悔禍,救焚用膏脂。姻婭遂連茹,公介棄草茨。農郊日增壘,良民死無期。天關深虎豹,欲語當因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