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次前韻四首呈二袁君并王君申祿 其二
臥雪名家彥,諸孫耳又云。
永懷玉筍立,肯放紫荊分。
塤奏仍箎奏,賢醺復圣醺。
高才能下問,所謂孔文文。
臥雪名家彥,諸孫耳又云。
永懷玉筍立,肯放紫荊分。
塤奏仍箎奏,賢醺復圣醺。
高才能下問,所謂孔文文。
出身臥雪名家的才俊,其子孫也聲名遠揚。我一直懷念他們如玉筍般排列的風采,怎忍心看到兄弟分離。他們如塤和箎一樣相互應和,既沉浸于賢德又陶醉于圣道。有高才卻能虛心下問,真可謂有孔子那樣的文質彬彬。
臥雪名家:可能指東漢袁安,他有臥雪的典故,代表袁家是名門。彥:才俊。
諸孫:指袁家的后代。耳又云:表示聲名遠揚。
玉筍立:形容人姿態美好,排列整齊。
紫荊分:紫荊花常象征兄弟,“紫荊分”指兄弟分離。
塤奏仍箎奏:塤和箎是古代兩種樂器,常一起演奏,比喻兄弟和睦。
賢醺復圣醺:沉浸于賢德和圣道。
高才能下問:有高才卻能虛心向地位低的人請教。
孔文文:取自孔子“文質彬彬”,形容人有文采又有品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與二袁君和王君申祿交往,看到袁家子弟的風采和品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他們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袁家子弟的才德和兄弟間的和睦。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賢德的推崇。
六帝神游迥,諸陵御氣濃。泉飛千尺瀑,枝偃萬年松。一自仙城閉,徒看云壑重。遺弓小臣抱,悵望鼎湖龍。
盛年才氣自無雙,振鐸長沙佐泮黌。人物古來推楚產,文章天下說歐鄉。湘江春水云山近,岳麓秋風草樹蒼。豪杰功名須異路,定超天馬到長楊。
好友招邀一暢懷,湖光蕩漾向人開。春風若解詩情趣,化雨涓涓漫酒杯。
無人識得渠,棋局醉樵夫?;仡^斧柯爛,大海亦成枯。
朝云日日陽臺上,晻曖迷茫開綺帳,襄王一去勞相望。勞相望,夢難醒,湘水綠,湘山青。
岧岧南郡樓,到郡此重游。島沒云中樹,天浮海上漚。旌旗連戍色,鼓角動邊愁。萬里看西北,蒼茫見帝州。
山寒擬欲傍陽岡,病骨驚秋怯夜長。歸去已無揚子宅,亂來難覓鄭公鄉。有生宇內孰非寓,永死人間何處藏。木落天高無雁過,閒思往事立蒼茫。
月上離筵夜停燭,霜滿寒柯鴉競宿。登科曾喜花共簪,待漏終期佩聯玉。一尊莫慰征車早,欲挽銀河助傾倒。直道無憂行路難,旸谷云開碧天皛。
汝兄捧檄倅滄州,遠別常思共被秋。已效詩人詠棠棣,更從鄉老識松楸。季方論德難為弟,太史能文豈好游。此日甘旨頻在念,還家須早莫淹留。
青山渺渺水迢迢,王氣千年久未消。獨客重來睹風景,江頭猶有女吹簫。
孤月迎清夜,古楊生峭寒。樹底噪棲鳥,窗前照明玕。剛引愁深恨積,苦憶瑣尾凋殘。乍掀詞筆騰翻,荒江漾微瀾。蠹墨磨漸懶,怨曲理逾歡。秦淮漲粉,溶溶誰浴冰盤。羨雙鴛乘興,湖波凝碧,放懷還索圖畫看。
故人薄宦滯燕京,尚憶江都悵別情。三徙不離秦博士,六經空對魯諸生。西山晚映青氈色,北闕誰同白雪聲。朝罷九衢寒漏永,可能清夢到朱明。
綠鬢凋零??磶锥取⑷碎g春蝶秋螢。天地為室,山海為屏。收浩氣、入沉冥。便囊金探盡,猶自有、詩筆通靈。謝紅塵。且游心汗漫,濯發清泠。平生眼中豪杰,試屈指年來,稀似晨星?;⒈P深,風波路遠,幽夢不到王庭。任浮云千變,青山色、萬古長青。醉魂醒。有寒鐙一點,相伴熒熒。
巢龜君往好,涌翠我來遲。夜雨呼三韭,春風試一旗。飛花行客夢,芳草故人思。何日五湖上,同看浴海曦。
先朝趨禁陛,今日上陵臺。詎識龍驂遠,猶疑寶扇回。雨垂蒼柏淚,風動碧山哀。千歲岐周下,空傳鳳鳥來。